“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新品种——苏白山羊,这种羊不仅外形秀美、产羔率和出肉率也高。”三伏天,江苏省徐州丰县梁寨镇标准化养羊车间内,年逾六旬的高级畜牧师陈家振正在例行巡查,他身形消瘦、腿有残疾,走路时要用手一直扶着右腿缓慢前行,讲起话来却中气十足:“标准化养羊解放了劳动力,一个人养几千只羊再不是问题。”
很难想象,这个外表朴实、言语可亲的“农民羊倌”,就是远近闻名的“苏北羊王”。从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奋斗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扎根基层40年,用最初的几十只羊滚出10亿元大产业,带动千万农民创业致富。
身残志坚,用科学武装自己
1959年,陈家振出生在梁寨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3岁时一场大病,使他右腿落下了终身残疾,让他此后的求学之路布满荆棘。
“正常人走一步,我得走两步,所以只有加倍努力才能不掉队。”陈家振成绩优异,机缘巧合下被推荐去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这么好的机会给了我一个残疾人,我不能辜负政府和乡亲的信任,得干出个样来!”
“光实践还不够,得用科学理论指导。”那时,专业书籍奇缺,陈家振反复打听,得知附近宋楼村一位姓黄的老兽医有专业的兽医书籍,于是便借了副拐杖,独自步行30多里地上门求书。陈家振对知识的渴望感动了黄医生,他把收藏的6本兽医专业书籍倾囊相借,陈家振如获至宝,拿回家后废寝忘食地阅读。
借来的书总要还的,很多知识看一遍看不懂怎么办?抄!就这样,除了白天工作,陈家振把所有自由时间都用来抄书,短短一年多,6本书,几百万字,从陈家振的笔端流出。
“有了理论知识,工作起来就更有底了!”陈家振说,刚开始是理论指导实践,后来实践多了升华了理论,很多传统畜牧领域的做法在工作期间得到了更科学的修正和改进。
从业40年,知识改变命运在陈家振身上得到了鲜活体现。他省吃俭用,花费60余万元,建成江苏全省唯一的私人畜牧兽医图书馆。
埋头苦干,用科技奉献产业
“羊场占地130亩,常年存栏近5000只羊,算上管理人员5人就足够运行。”陈家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走进陈家振的养殖场,园内绿植郁郁葱葱,标准化的养羊车间排排矗立,羊舍内干净整洁,全自动的饮水、喂食系统让羊吃上了“自助餐”。
然而20年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农业地区,这样大规模养羊遥不可及。丰县地处黄淮海农区腹地,人均土地1.4亩,由于没有放牧场所,过去养羊只能各家散养,不仅效益低,人力消耗也大。
“要养羊,先种草!牧区能够种草养畜,农区同样能行。”1998年,陈家振东拼西凑建起本地第一个规模化养羊场。为了攻克“种草”这一技术难题,他拄拐跑去北京、兰州,咨询相关业内专家,终于找到了适宜种植的饲料种子。
“从来都听要除草,哪有种草的?”面对乡亲们的犹豫,陈家振结合多年实践储备,又做了充分调研,鼓励大家说:“种出效益大家赚,亏了我赔!”
沉下心、俯下身,此后的一年里,陈家振实验种植了30多个牧草品种,详细记录其播种、出苗、生长等各项指标参数,积累近万个数据,终于筛选出近10种优良牧草品种进行推广,同时他自己的羊群也扩大到600只,成为当地第一个名副其实的规模羊场。
“40年来,我一直信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10年,陈家振在全国率先提出工厂化养羊概念,带头攻克了关键技术和配套科技,形成了工厂化养羊技术体系,创造了钢构养羊车间,实现自动通风、自动清粪、自动饮水、自动消毒、自动控温、智能监控,大幅改善了长久以来羊舍脏差的卫生环境。
据统计,这套工厂化养羊技术如今已推广至国内6个省30多个县市,新建养羊车间近60万平方米,新增养羊300余万只,新增产值27亿元,效益6亿元以上。
言传身教,用科普富裕农民
“农民养育了我,我要用毕生精力服务农民。”尽管已是蜚声全国的养羊业科技先锋,陈家振依然扎根基层。
2001年,陈家振给当地养殖户进行畜牧知识讲座,一位乡亲打趣道:“你光理论讲得好,其实都是‘空对空’,真要养羊你能行吗?”“要让农民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学得会,才算真正让多年习得的理论学有所用!”陈家振由此义无反顾踏上养羊路。
十几年来,他将自己的养羊技术传授给家乡父老乡亲和远来取经的各地养羊户,并在场里开起食堂,腾出床铺,接待前来学习的农民已达数千人次。有人一待就是一个月,从消毒称重到数据统计,陈家振把自己多年的“干货”慷慨相授,却不收分毫钱财。
“一个残疾人能做到这样,谁不佩服?”梁寨镇养羊大户李峰涛告诉记者,2014年他返乡创业,在陈家振的帮助下投资养羊,从波尔山羊到湖羊,如今他的养殖场已存栏近千只羊,年收入达50万元。
为了更好地服务养羊户,陈家振建起苏北活羊交易市场和国内首家羊业科技超市,为苏鲁豫皖的养羊企业、养羊户提供了规范活跃的交易市场,还向其提供书籍光盘、牧草良种、饲草饲料、兽药疫苗、设施设备,实现技物结合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陈家振还在规划试点无人养羊、手机养羊等智能养殖模式,他说:“我愿意为农民蹚路,让科技造福更多养羊户。” 记者 岳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