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62|回复: 0

药王庙河沿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0 1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题记
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童年有趣的往事,却历经磨难和坎坷的漫长岁月而始终是“心有千千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静静地离去,渐渐地一切都将成为回忆,往后想起那些过往,想起那些老邻居,想起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一幕幕由远及近浮现在脑海中,由模糊而逐渐清晰起来,再回首,是那么美好、那么纯真、那么温馨……
童年是匆匆的河流,一去不复返,童年是成长,周遭环境和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童年是经历,带着时代的烙印、背负着沉重的代价在自己的人生轨迹里“剪不断理还乱”;童年是绽放的花朵,绽放着无限的希望“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喜欢南宋宜兴人蒋捷 的《虞美人·听雨》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966年春我九岁那年随大人从大南门搬到药王庙河沿11号居住,到1986年秋二十九岁搬离此地,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

一、老宅院落
药王庙河沿11号院落是用青砌成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墙体是女儿墙,共两进,里面住着5户人家。院子并不大,却布置得很精致,院子东面有一棵石榴树,一到季节,树上总是挂满石榴。西边是花坛,有各色各样的花草。院子高高的围墙,大门一关,静谧安宁。解放前,这里是清节堂。据史料记载,“清节堂”是由政府官办的慈善机构,主要为无依无靠的寡妇提供庇护安身之所。早在清朝,江苏、湖北两省就在全国率先创办了“清节堂”。当年,刚搬来的时候,门前是一条内城河,河对面是蔬菜地,沿着河沿往西走是一块空地,空地上不知谁家种的蓖麻,对面是水关桥,水关桥附近有一座土墩,土墩上有一座老房子。1967年政府在西边紧靠西山墙的空地上盖了一座男女公厕,经过西边厕所转弯就是小东门桥河沿。院北面正对印染厂(后来是城镇五金厂),从我家窗户就能看得到厂内的情景,东边紧靠药王庙和天主堂,民生印刷厂、宗家巷。沿着河沿往东一直走,经过孙家弄,南板桥、南桥、沈家桥、可以到斜桥东门诊所。我小时候的活动范围大致西到小东门桥,东至南板桥。我们院子里靠河沿的南面一进房子里住着两户人家,唐子玉一家和王炳生一家。北面一进则住有三户人家,我家,周勇一家和范家。范家奶奶是革命烈士范超群的遗孀。范家奶奶生有三个子女,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远嫁上海,大儿子在县粮食局工作,媳妇在丹棉工作。小儿子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在北京成家立业。范奶奶和大儿子一起生活。范奶奶姓项,本名项小青。范奶奶有文化,经常看书、看报,温文尔雅,在周围邻里间受人尊敬。范奶奶待人和气,谁家有什么困难,她都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别人。我听我妈说,有一次我小弟弟发热,手头拮据,又不好意思向别人开口借钱。范奶奶看在眼里,悄悄地跟我妈说,嫂子,孩子发热不是小事,赶紧到医院去看,钱不够我先借给你。我妈不知说什么好。在范奶奶的帮助下,小弟得到了及时治疗,没有耽误。母亲说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那年头,家家都是多子女家庭,靠微薄的工资生活,入不敷出。范家相对来说,经济条件是我们院子最好的。我们院子里老周是抗美援朝的三级残废军人,在丹棉包装车间做打包工,老婆是家庭妇女,靠老周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4个人,范奶奶对老周家尤为关心。老周家无论发生什么困难,范家奶奶总是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想方设法帮他家解决。在范奶奶的影响下,院子里邻里关系和谐,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相互照应,现在想起来都很怀念。
二、记忆中的药王庙
在我们家附近的宗家巷南巷口门朝河沿有一座药王庙,是为纪念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而建的。庙宇不大,却很洁净、清静,院内种了很多太阳花和凤仙花,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玩,记得药王庙的主持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僧,小朋友到院内免不了叽叽喳喳,老主持(我们都跟大人学称呼他为当家佬)笑眯眯的用手指放在嘴里做一个嘘的动作,小朋友立刻就安静下了。偶尔,主持也会指着院内的花花草草考我们,我们答不上来时,他慈祥地说再想想看呢,当我们实在答不上来时,他会给我们讲这些花花草草叫什么名、有哪些用处。孩子们都喜欢这位有学问的老僧人。当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的黄昏时分,清晰听得到庙内传出悦耳的梵音和诵经声,香烟袅袅飘出墙外,一片宁静祥和景象。可是这种祥和宁静的景象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来势汹汹,万劫不复。1966年夏天的一天上午,听得庙前口号声震,我和院子里的小朋友好奇地到药王庙看个究竟,只见一群戴着红袖章的学生,把庙里的木鱼、经书搬到了巷口的垃圾箱内焚烧,老主持头戴纸糊的高帽子,在一旁瑟瑟发抖,泪流满面,嘴里不停地说着罪过、罪过,学生们则反复地唱着“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造反,就革命,就干社会主义”的语录歌曲,并不停地呼喊口号,还有几个人学生轮流砸庙宇里的泥菩萨和设施,焚烧经书。吓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回去把看到的情形告诉范奶奶时,奶奶说毁一座庙是要遭报应的。
从此,药王庙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留存在记忆里。

三、乱糟糟的年代
1967年文革进入白炙热化,文攻武斗盛行。丹阳县城里的两派造反组织革联会和三代会八一三武斗,把整个小县城搞得乌烟瘴气。有一天半夜,听得大门乒乒乓乓一阵急促的乱敲,邻居老唐开开门一看,是学生,问他们深更半夜为什么敲门,其中一个人说他们是省丹中的学生,造反派正在抓他们,吓得这些学生到处乱窜,他们几乎带着哭腔对老唐说,叔叔,让我们躲一躲吧。只听得老唐说:去,去,去,你们到别处去吧。正要关门的时候,范家奶奶在楼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唐,放他们进来吧。于是,一下进来六七个学生,其中还有三个女生。奶奶下楼亲自安排这些学生躲在楼梯间。第二天天亮后,范家奶奶让老周家大儿子大毛去外面探听消息,大毛回来告诉范家奶奶,另一派造反派到乡下去了,奶奶煮了粥,买了油条,这六七个学生吃了早饭才离开。

四、内城河里的故事
家门口有两个石头垒起来的码头,东边的是夏家码头,西边的是我们大院的码头。平时附近居民淘米洗菜,洗衣服都在两个码头上,夏天,孩子们下河游泳,码头就成了孩子的热闹所在。每年到夏季闷热、天气阴沉的时候,内城河里鱼虾就会浮出水面(我们的土话叫泛塘),这时院子里几乎家家出动在河里捉鱼、摸虾、摸螺蛳。在那个短缺年代泛塘为改善伙食提供了机会。每次泛塘,我们院内算老周家收获最丰,老周家大毛水性最好,在弟弟三毛的配合下,用网、叉、勾等工具,捕得的鱼虾比别人家多一倍左右。在这条内城河上我也遇到过一件稀奇的事。1970年春夏之交,县水利部门对河道进行清淤,抽干了内城河的水,组织城郊公社的农民来挑河里的淤泥,天气很热,范家奶奶组织附近的居民烧开水,用干净的水桶凉透后,提供给挑淤泥的农民喝,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在这次清淤泥的一天傍晚,我在夏家码头挖蚯蚓时,挖到了一个铁盒,锈迹斑斑,好奇的打开铁盒,发现铁盒内用油纸左一层、右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托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时,隔壁夏家大院的吴伯根叔叔正在河边乘凉,我说吴叔叔,我捡到了一个铁盒,不知是什么东西?吴叔叔是志愿军老兵,他指导我一层层打开包装,发现包着的是一枚光泽闪亮的勋章、还有六枚银元、一枚金戒指和一副金耳环。吴叔叔高兴地对我说,小鬼,你发财啦,这枚勋章是国民党的。我飞也似的将铁盒抱回家,我妈妈在家烧晚饭,喜滋滋把挖到铁盒的经过和吴叔叔的话告诉了妈妈。我妈对我说不义之财不能拿,原来是什么样的你还是按原来的样子包好。我按妈妈的要求原封不动包裹好,我妈晚饭也来不及吃,就带我到四牌楼居委会李秀英家,把东西交公了。第二天上午李主任到我所在的东方红小学通报了我拾的物件交公的事,学校敲锣打鼓把拾金不昧的红小兵表扬信贴到了家门口,这件事在我家附近引起不小的轰动。范家奶奶知道了事情经过后,对我说,你是个好孩子。

五、收音机与广播
文革时期,收音机是稀罕物。我们院内家家见不到收音机,就连条件最好的范家也没有收音机。倒是大院外隔壁邻居王士珍家有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我常到他家去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少儿节目。有一天,我去他家,王士珍的儿子小胖说,妈妈不让开收音机了,妈妈说有人检举他家收听敌台。我和小胖年龄相仿,玩得最好,我还以为小胖骗我、吓唬我,是小气鬼,我还生气了。几天不和小胖玩。有一天,小胖家门口闹哄哄,原来小胖的妈妈被造反派抓走了,说小胖的妈妈是“五一六分子。”不久小胖全家不知搬到哪里去了,儿时的伙伴小胖全家搬走后再没了音讯。只记得他们家姓李,有三个孩子,小胖的姐姐叫小姑,小胖的妹妹叫小瑜。差不多有五十年了,儿时的玩伴小胖,你还好吗?
七十年代,家家都有一个有线小广播,是政府配给的,免费安装到城市的各家各户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播音,晚上十点钟全天播音结束。开始曲是《东方红》,结束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林彪事件后,结束曲改《国际歌》。广播除随时聆听毛主席“最高指示”、“苏修美帝”的新动向、文革的伟大成就外,轮番播得最多的是八个样板戏。范家奶奶最爱听的样板戏是《红灯记》中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戏。记得有一次广播里正在播送《红灯记》中痛说革命家史,范家奶奶坐在堂屋里抽泣,我和小伙伴们从外面玩耍回来,问奶奶是不是不舒服,奶奶摆了摆手,指着广播示意我不要讲话,原来广播正播李奶奶给铁梅讲家史。范家奶奶说,你们不知道日本鬼子有多坏。它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继续说,小鹤(范奶奶的孙子)的爷爷就是被东洋人活活烧死的。那个时候小鹤的爸爸才3岁,小鹤的叔叔刚满一岁。那段日子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陆陆续续听范家奶奶讲过范家爷爷的抗日故事。范家爷爷范超群烈士,生于1905年,是丹阳城里人,年轻的时候,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任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军全面侵略中国。范超群烈士不满国民党腐败,毅然返回家乡。1938年初,参加了由管文蔚**组织的丹阳抗日民团,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受命在丹徒大路、大港、姚家桥一带任区长。1939年4月28日范超群被日寇残害在丹徒大路镇王巷村附近小山上。
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人是物非。老邻居范奶奶早已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听奶奶说过,她与邓小平同岁,生于1904年,丹阳县人,娘家在北门的柴家弄附近,吕凤子和她家隔墙隔壁。药王庙河沿虽然还在,老宅院落还在,究竟已不是旧时模样了。
几十年沧桑巨变,抹不去的是记忆。
暮年之旅注定和回忆相伴终生。
人生值得回忆和记忆的东西并不是都是美好的。但是,那些曾经影响过自己的人,值得永远珍藏在心中。
范奶奶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怀念、永远不会忘记的人。

[attachimg]**663[/attachimg][attachimg]**662[/attachimg]



psb9.jpg
psb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4-25 08:24 , Processed in 0.0567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