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曲阿布衣 于 2020-7-16 15:48 编辑
1840年以来,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史,是任人宰割、割地赔款的屈辱史。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无论当时的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都没有正视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诞生后是一场与帝国主义以弱胜强的较量,这场较量震惊了全世界。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出现在朝鲜战场与美国军队作战本身,就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依靠落后武器装备打败了完全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不但美国而且整个世界,包括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以来的耻辱,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可以说,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了不起的正气篇。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永远的宝贵财富。为了褒奖“最可爱的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小小纪念章,是历史的凝聚,是光荣的象征,是对所有参战老兵巨大的精神鼓励。这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闪亮坐标。一枚纪念章,是崇尚英雄、捍卫英雄的标志,是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具体行动,是鼓励后人为国而战的鲜活动力。
我初中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周钟秀老师就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是在血与火的抗美援朝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周老师1921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德县洋中镇。父亲周景丰系清末秀才,早年设馆教蒙学,继而发起创办青田小学并任教员。周老师家学渊源,自幼受文化熏陶,尤其对古典文学有极大的热情和修养。少年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自由独立”的思想的影响,她立志求学深造,力争与男子一样独立干一番事业。周老师从宁德县青田小学毕业后,因家庭人口多,经济困难,辍学在家四年,跟随父亲读些诗书。1938年至1945年,考取福安师范,在福安师范求学六年。毕业后先后在宁德县洋中中心学校、霞浦长溪小学、福州仓前山第二小学当四年教员。1948年9月,周老师升入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得到著名学者黄寿祺教授的器重。1950年5月12日,东山解放。至此,除金门、马祖等岛屿外,福建全境解放,在战火纷乱的1950年2月,周老师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教导团。参军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周老师所在的27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队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战场参战。周老师入朝时被任命为女兵排长,要负责保证每个同志的安全,不让有一个人掉队,并且要做好思想工作,照顾病号,安排好大家的生活。白天飞机炮弹在头顶轰炸不停,只有晚上稍微安全。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耽误进度,大家只能昼伏夜出争分夺秒前进。经过半个月的日夜兼程的艰苦行军,越过了重重封锁线,终于安全地抵达团部所在地。周老师立了三等功,并获朝鲜咸镜南道定平郡地方政府嘉奖。到达教导团团部后,周老师担任文化教员,主要任务是负责战地宣传鼓动工作和组织战士学文化。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每到达宿营地就组织战士读报、唱歌,以活跃战地生活气氛,鼓舞士气。那时候部队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买不起纸和笔,战士们就把大地当纸,木棍当笔,拿着木棍在地上写字,写完用手把土抹平再写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战士识字。有的人骑马送信时,嘴里还不停地发音念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遇到饲养员忙着喂马,就在马厩里教他们识字;炊事员在烧饭,就在锅边灶旁教他们学文化。利用战斗间隙教战士学文化。没有黑板,把硬纸板涂上墨汁当黑板用,敌机来了则及时隐蔽,随时准备战斗。第五次战役,部队奉命向“三八”线进军。在天上有飞机狂轰乱炸,地面有坦克大炮轻重武器不断扫射的恶劣环境下,周老师负责组织战士写战地墙报,编快板、相声,通报成绩,表扬英雄战迹。用文艺形式,歌颂战斗英雄刘文洲,介绍他与顽敌搏斗,打死了7个敌人的英雄事迹。初来乍到的南方人,难以适应东北的天寒地冻。周老师在练兵场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地训练和劳动,还顶着风霜雨雪,坚持不懈地在最前线采写新闻报道、编写黑板报、组织文艺演出,晚上也活跃在连队,为战士们读报、讲故事、谈心,鼓舞将士们的斗志。1952年,全军推广速成识字法。周老师在速成识字法培训班担任主任教员。战士刻苦学文化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周老师,周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创新教学方法,部队首长要求指标是:三个月要使学员掌握3000多个生字,能阅读课文,能写简单的文章。周老师愉快接受了任务,全力以赴,每天上八节课,晚上备课,还要辅导,经常工作到深夜。周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先教注音字母,然后用拼音作拐棍突击教生字,大力加强课外辅导。五十年代的战士都是贫苦出身,他们思想觉悟高,学文化的要求如饥如渴,意志坚韧刚强,能勤学苦练,与教员的教学默契配合。通过二个月速成教学,出现了奇迹,原来是文盲的学员一下子能看书了(部队编的初小课本),他们的阅读兴趣十分高涨。“睁眼瞎子,眼睛亮了”无不欢欣鼓舞!许多学员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不仅能识3000个左右常用字,阅读一些易读的书,还边读边搞些写作练习,用粗浅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结业时学员们在周老师的纪念册上写了临别留言。当周老师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时,心中感到无限欣慰!周老师在教学中苦干实干,成绩显著,平时不仅热忱关心学员的学习,还耐心帮助同事备课、写教案,深得**和学员的好评,曾先后立三等功三次。1954年从部队转业,回原大学——福建师范学院继续学习,后又转学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完四年制本科,毕业后,分配江苏省丹阳市省立中学任教。我有幸成为周老师的学生是在1971年9月。那年我由小学升入初中。那时的省丹中正处于文革时期,学校不是以年级编排,而是以连、排、班编制,我被编在9连2排,班主任是周钟秀老师。那时的周老师五十开外年纪,和蔼可亲。在学习无用论的思潮下,学校教学秩序未恢复正常,学工、学农、学军是我们一学期的主要安排,在课堂的时间很少,她从不服老,和我们学生一起下乡劳动。她对学生很有爱心,教育学生很有耐心,从不对学生发脾气。在初中期间,我学习成绩很差,是比较淘气的男孩,经常和别的班的同学打架。记得有一天晚上,学校组织紧急结合军训,八连的一个同学给我起绰号,为此我动手打了人家,别的老师找到了周老师,要求严肃处理我。第二天,周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并没有严厉地训斥我,而是和颜悦色的让我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然后说,这件事你认为对的对在哪里?错的错在哪里?让我自己去思考。最后我向周老师承认了错误。周老师鼓励我说:承认错了,是好的开始,但是还不够。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我想了想,我愿意赔礼道歉。周老师说很好。后来,周老师带我到八连向那位同学道了歉,事情圆满解决。周老师爱生如爱子,现在想起非常感动。文革期间,学生课堂纪律普遍不大好,老师能维持好课堂纪律就不错了,谈不上教学质量。我记忆深刻的是徐保和老师上物理课,班上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用粉笔头砸老师,老师无奈的说,45分钟是他的职责所在,请同学们帮帮忙。愿意听课的,继续,不愿意听课的可以出去,也可以伏在桌子上休息。周老师的语文课,课堂秩序井然,从来没发生过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周老师教案很规范,字迹工整秀丽。她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周老师上课始终是那样认真,尤其注重语文基本功教学,别具老教师的风格。由于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亲切优美的音调,对教材精辟的分析,往往让同学们听得入神。初二的时候,是1972年,邓小平恢复党内外职务,开始抓全面恢复秩序,我们的语文课增添了古文,记得周老师讲杞人忧天、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等课文时声情并茂,极有感染力,周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总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我们体验、轮流做小老师;总是引导我们总结、归纳、运用语文公式;更重要的是解析课文总是从一件件身边小事中提炼人生的哲理,教我们做人,让我们知晓人生,明白事理。现在回想起来,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四十多年,但周老师教过的那些名篇力作,仍耳熟能详,有些篇章至今仍倍感亲切,仍能熟练背诵,让人终生受益。周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两年多,这位志愿军功臣从未向她的学生炫耀辉煌过去,只有走进周老师的历史,你才能理解她的精神境界。原来这位令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语文老师,就是我们崇拜的“最可爱的人”。
我用这篇拙文向我敬爱的老师、向志愿军老前辈们致敬,向英雄的志愿军女兵们致敬!
你们昨天是,今天还是,明天仍然是“最可爱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