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29|回复: 0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常州迪庄村:一方好水土 致富小渔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8 17: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远眺,蓝天上白云追逐;近看,碧水旁芦苇青青。江苏常州金坛区直溪镇迪庄村前,是万亩天荒湖。
万亩天荒湖
    迪庄村属于茅山革命老区,地处太湖流域第一大圩建昌圩,原名荻庄,意思是芦苇丛中的小渔村。如今,这里的一方好水土致富了一方人。
村里建起建昌圩文化广场
    家鱼,“跃”上餐桌
    上世纪50年代末,相邻迪庄村的建昌水产养殖场因人工繁育“四大家鱼”取得成功,解决了“鱼米之乡”人们“吃鱼难”的问题,受到由周总理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嘉奖,渔业合作社代表应邀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
    此后,迪庄村养殖“四大家鱼”一直坚持至今,并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不像螃蟹季节性强,餐桌上一年到头离不开鱼。”今年53岁的第11村民小组长缪国清,就抱着这种朴素想法,已养了30年“四大家鱼”。
    “这几年养殖面积都在180亩左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分塘养,每年净收入超过40万元。”缪国清介绍,今年情况有点不同,前段时间多地发大水,七八两重的鲫鱼卖到12-13元一斤。他今年的养殖效益要比往年高出30%左右,全年净收入将超过50万元。
    芋头,“飘”香千家
    “像缪国清这样的种养大户,在村里还有好多。并且,由他们牵头组建了7个合作社和14个家庭农场。”迪庄村党总支书记周竞介绍,其中就有常州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种植红香芋,影响力不小。
    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冬生介绍,包括迪庄村在内的建昌圩,种植红香芋已有400多年历史。圩内大都为高磷矿砂土,又可引天荒湖水灌溉,长出的芋头顶端呈鲜红色,蒸煮熟后散发扑鼻香气,故名建昌红香芋。
蔡冬生种红香芋
    建昌红香芋,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不久前被评为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昌玉红香芋合作社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现有社员211户,其中包括43户少数民族家庭。社员种植面积近3000亩,辐射带动5000多亩,平均亩净效益8000元,最高的达1.26万元。合作社正通过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上淘宝、苏宁易购、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销售提高附加值,社员参与二次分红。
    牛蛙,“跳”出国门
    同样坚持养殖30年的,还有杨舍自然村村民谢粉祥。他从养殖5对种蛙开始,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30亩。他牵头领办永乐蛙业专业合作社,社员103户,牛蛙养殖面积超过1000亩。
谢粉祥养牛蛙(资料图片)
    “成品蛙多了,能不能走出口这条路?”谢粉祥说,这在17年前对一帮农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他做到了,养殖按要求达到出口标准,先后出口美国及东南亚。为降低活体牛蛙出口风险,合作社还新上生产线加工生产速冻牛蛙制品,6年前开始出口日本。
    “5月放苗,10月上市,平均可长到半斤以上。养得好的,亩产8000斤左右,净效益超过3万元。”谢粉祥介绍,合作社生产的“永乐”牌牛蛙系列产品,在几届全省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上都获得“畅销产品金奖”,他也被评为常州市劳模和全省第五届“创业之星”。2020年,合作社产品已出口澳大利亚,价格高出国内销售价格的30%以上。(赵鹤茂)
    来源:常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4-4 21:26 , Processed in 0.1540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