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大保护”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化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实现沿江生态本质改善、产业发展优化重组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全力探索沿江地区绿色转型发展路径,用绿色铺就长江大保护最美底色。 今天长江岸边的常州城,展现出对生态的尊重、对绿色经济的追求,对高质量发展的全力追求。 常州高铁公园人工湿地
“五大行动”推动化工企业关停转型,追求生态“高颜值”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18公里,滨江化工园区沿江而建,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长江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业最密集、“化工围江”特征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因规划粗放、能级较低、无序开发,这里,曾一度集中了常州全市45%的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一触即发,沿江地区生态负荷偏重,日益成为突出短板。 近年来,紧盯“破解化工围江、打造常州样板”任务积极开展了“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加快沿江化工园区和企业关停整治。 距离长江常州段江堤50米的常州华大明化工有限公司,7月开始这家占地90多亩的企业全面拆除。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大保护指挥部企业腾退组工作人员周金成表示,“前期都是要做方案的,包括拆设备、还有拆房子,安全是绝对第一位的,还要保证环保。这些化工原料都有第三方公司进行处理。拆迁结束之后土壤要修复。”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已基本拆除,正在实施生态复绿,未来,这里将成为生态绿地和生态教育基地向市民开放,从“生产锈带”向“生态绣带”转变。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侯金松介绍,“种上一些苗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把这边打造成开放性的公园,整个面积大概27万平方,现在已经完成了40%左右的苗木量,预计在9月底10月初就能完成大面积的施工。” 今年以来,高新区列排关停企业35家,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剩余的24家企业计划年内关停21家,仅保留光辉化工、意特化工、捷达油品3家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明确未来坚决化工园区不再新批任何化工项目,确保只减不增;明确年度企业签约关停进度,5月底完成签约关停7家,8月底新增12家,12月底前再新增16家,全面完成35家企业关停签约任务;明确凡是异味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立即落实停产整顿;明确沿江1公里范围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应拆快拆,加快推进沿江300米连片覆绿,8月底前,基本完成沿江300米(重点节点500米)内土方堆坡和湿地系统土方建设,到年底完成1250亩腾退覆绿任务,确保长江大保护呈现新亮点。 常州市江边污水处理厂 还江于民,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生态和经济同步“高质量” 到2019年底,化工园区内仍有化工生产企业84家、危化品仓储企业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工业产值超百亿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39家。2019年化工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实缴税收12亿元,基本形成了以先进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涂料、特种化学品及创新药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说,化工产业是该区域中的重要产业和税收来源。 还江于民,关注人的利益,才是最优的生态环境。针对有意愿转型的化工企业,常州不是一关了之、一拆完事,而是积极帮助企业寻找新出路,目前,已有12家签订了新的投资协议。同时,常州滨开区梳理出3500多个新岗位,帮助腾退企业员工再就业,通过今年首场专项招聘会,已先期解决了近600人的就业问题。滨开区还不断加大培育新兴产业力度,全方位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将产业调整与长江生态提升融合发展。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文君表示,“围绕减总量、优存量和提质量,我们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彻底的要进行一次蝶变。我们要把这种以生态优先的底气,要通过这一轮长江大保护,要筑牢,然后为更多的高质量的企业有更好的营商环境、基础环境、发展环境,真正迈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同步,传统优势产业谋求转型,已成为常州企业的共识。作为2020年江苏省重特大产业项目,中天钢铁绿色精品钢项目建成后,将围绕“生产洁净化、厂区园林化、制造智能化”目标,主要生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精品棒线材产品,全力打造标杆示范的“江苏新名片”。中天钢铁集团绿色精品钢项目筹建指挥部副总指挥张俊杰表示,“现有常州本部是沿江布局,未来落成到南通是沿海布局,一个是响应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政策,第二严格落实国家提出“长江大保护”的政策的产业布局,打造绿色化、智能化的精品钢基地,为整个江苏产业经济作出一些贡献。” 以大保护倒逼大转型,以大转型推动高质量成为“常州共识” 近年来,常州从全域范围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 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常州先后制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定》和《常州沿江地区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12项工程40项重点工作,以生态大治理、产业大转型、融合大发展为主线,全力实施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创**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涌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市十大产业链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3.4%。 常州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李卫平表示,“这就是我们强调的产业转型,向绿色化转型、向生态转型、向高端转型,在长江经济带上的每个城市都是颗明珠,每个明珠都要擦得更加绿色,通过长江串成的整个链珠更加散发出绿色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