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1|回复: 3

站在“门”前,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1 0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丹阳日报特约评论员 陆廷荣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这首传诵至今的诗作,缘起唐代诗人崔护在西安城南的一次郊游: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灼灼的院落里,桃花般明媚的姑娘触动了诗人的诗情。穿越千年之后,那院门中的姑娘已不知去了何处。但是,那一扇农院小门已成为一扇“审美之门”永远定格在唐诗的殿堂之中。
    能站在这“审美”的门前,是崔护当年的万幸;当下,站在“审丑”的门前,恐怕是我们今人的不幸。
    门,当初的原始意思是:墙上开设的供人进出的道口。
    随着语义的演变,今天频频见诸媒体的“某某门”中的“门”,则引申为具有某种特     定效应的热点事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下台。此后,“门”被媒体广泛运用,用来表示政治上的一些丑闻。
    2006年,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之后,“门”如同决堤的祸水,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媒体上泛滥成灾,越出了政治层面,波及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学术、体育、演艺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尤以演艺界为盛。试看,近年见诸媒体的“门”吧:艳照门、摸奶门、KTV裸门、激吻门、破处门、性虐门、辟腿门、洗澡门、闪婚门、献身门、吸毒门、诈捐门、顶替门、日记门、间谍门、召回门、跪地门、秒杀门、疫苗门、排放门、录音门、兽兽门……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以上形形式式的“门”事件,或为色,或为名,或为权,或为利,反映出了当下世界芸芸众生的浮躁、丑陋、龌龊和罪恶。“门”,如一面哈哈镜,照射出了世人畸形变态的灵魂。
    “门”,如张开血盆大口的黑洞,吞噬着攘攘而来熙熙而往的欲望男女。
    站在这样的“门”前,我们是贸然而入,还是坚决地转身离开?糊涂者,自然是不明不白就身陷其“门”;只有清醒者,能够大彻大悟,视若无物,置身“门”外。
    真正的清醒者,不仅能够看清身外的世界,而且洞明自己内心的需求。他们看清了“门”上标识着美色、声名、权位和金钱,还看清了标识后面隐藏着的虚伪、陷阱、斗争和谋害。他们明白自己的人生志向,恪守自己的道德情操;他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他们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享受着真真实实的幸福。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志;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养天地之浩然正气;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外文化“潮”的冲击,大千世界打开了一 扇扇诱惑之“门”:挑逗着你的欲望,迷惑着你的情感,摇动着你的心旌,腐蚀着你的意识。我们惟有清醒,惟有坚定,惟有守住道德的底线,才能够坐怀不乱,才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才能够过其门而不入。
     
发表于 2010-6-12 11: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精彩,写得好。举世皆浊,尔辈独清。希望文章能唤醒一些麻木的人的良知。
发表于 2010-6-12 1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大部分读者都读不懂楼主的文章,2楼还这么捧!嘿嘿~
发表于 2010-6-13 08: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真正的“五花八门”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4 09:03 , Processed in 0.16562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