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高原邂逅“马背医生”吴登云
来源:乌鲁木齐在线原创 2010-07-05 15:47:00 | |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马少兵) 7月2日,记者在位于帕米尔高原的乌恰县采访“戈壁产业”之一的设施农业,途中路过乌恰县人民医院。
一栋新建的9层高的黄色的楼座落在医院的院子里,在这个小县城那些不高的建筑群里显得鹤立鸡群。
“来了乌恰县,不采访一下我们的吴老吗?”乌恰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汪清云提醒记者。
吴老,正是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白衣圣人”、“马背医生”的吴登云。吴老,是乌恰人对退休后的吴登云的敬称。
来到医院门诊楼二楼的院长办公室,大家正在开会。这时,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吴登云。
他看起来已经苍老多了,扶着椅子扶手站起来的时候,显得有点吃力。
“你们怎么来了?是宣传部安排的吗?……”吴登云抛给记者一长串问题。
当记者说明来意后,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你们还是采访院长和书记吧,我已经是不管事的人了。”
“吴老身体不好。”医院的书记孟双虎解释。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吴老答应接受采访。
从门诊楼走出来,站在医院正在装修的综合楼前,吴登云感慨,“现在的这个条件,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那个时候,医院就一排土平房,你看现在,已经有4栋楼了。”他回忆起40多年前医院的艰苦环境,“盖这个新楼,花了1700多万,有对口援建乌恰县的辽宁省大连市的援助资金,还有卫生厅拨付的专项资金,县里也挤出了1000万,真不容易。”
他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和各级政府对边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分不开。“今年有机会了,要到北京去感谢一下自治区支持过乌恰县医疗卫生事业的老领导。”
采访的时间很短,不到10分钟,因为“吴老身体不好”。
孟双虎说,虽然吴老退休多年了,在乌鲁木齐安了家,但是一直牵挂着乌恰县的医疗卫生事业,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在乌恰县。
医院门诊楼二楼靠近楼梯的一间办公室挂着“第一院长办公室”的牌子。
孟双虎说,那是吴老的办公室。“医院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是吴老一生的心血。如今,他还经常亲自指导医院的工作。”
在医院门诊楼门口,病人家属看到吴登云,都过来跟他打招呼。
医院新的综合楼前的空地上,树立着白求恩的塑像,而吴登云的巨幅照片则挂在医院大门口的一侧,照片上的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慈祥的老人。
吴登云: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志愿从江苏扬州来到祖国版图最西端的乌恰县工作。为了抢救民族兄弟,他先后无偿献血30余次计7000多毫升;为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割下13块皮肤移植到患者身上。他充满仁爱之心,只要有病人求医,不管多远,都随叫随到,遇到经济贫困的病人,还帮助垫支医药费。 乌恰县地广人稀,牧民缺医少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他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足迹踏遍了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给草原人民带去了生命的阳光,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被誉为“白衣圣人”、“马背医生”。 为了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治病,改变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他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精心培养少数民族医务骨干,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迅速成长起来。他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