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0|回复: 1

宋朝“市长”的政绩工程让今人汗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5 12: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近期,长江沿线10省市洪灾严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加固了6次仍是“豆腐渣”的抚州唱凯堤在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后轰然崩溃时,当广州、重庆等诸多城市在暴雨突袭下变成一片汪洋时,江西省千年古城赣州的不涝,就成为媒体关注的重大新闻。

    据7月14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市区却没有出现明显内涝,甚至“没有一辆汽车泡水”。而此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惨遭水浸。这一切的不同,都源于赣州市至今发挥作用的,以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城市排水系统。包括广东省一位城管局局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都承认,城市排水系统做得最好的是江西赣州,不过,“这个系统是古人留下的”。

    千年古城不涝之谜的破解,不能不让我们为900多年前的赣州城市防洪工程唏嘘:当我们把防洪大堤频频崩塌、城市纷纷变成泽国的原因,习惯性地归结于“百年一遇”或“50年一遇”的洪水时,北宋虔州(今赣州)知州刘彝打造的“福寿沟”,这个造福当地百姓近千年的城建工程,就不能不令我们今人汗颜。现在的中国市长,几乎都是硕士、博士学历——至于是不是克莱登大学或者有没有抄袭论文,因与本文无关姑且不论——也都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雄心,争相把经营城市作为政绩来抓,但能有几位敢拍下胸脯,承诺自己的“政绩工程”能够让1000年后的老百姓还能看到,还能记得?

    这位叫刘彝的虔州知州,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长,是一位著名的城市水利专家,因为赣州治水方面的业绩,后来被朝廷提拔重用,调入京城任“都水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副部级干部。所以,称“福寿沟”是刘彝“市长”的政绩工程,并不为过,但这样的政绩工程,是永远不会被百姓称为“面子工程”、“花架子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的;这样的政绩工程,才是真正的民心工程。

    不过,古人的前瞻性往往赶不上后人的破坏性。就拿赣州为例,按照刘彝当初的设计理念,福寿沟仅是整个赣州排水防洪体系中的一环。修建于宋代的坚固城墙是最好的防洪堤坝,还有城内的数百口水塘。刘彝曾差人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以发挥重要的调蓄作用。然而,让古人想不到的是后人竟会填塘造房,现在赣州城水塘只剩下两口,护城河早已被填平了。有专家痛心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塘被填平后,连接着它们的福寿沟也已经死了”。

    同样的人祸在中国多个城市不断地上演。被称为“江城”、“百湖之市”、“梦里水乡”的武汉,就是填湖的集大成者。权威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城区湖泊由建国初的127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且仍面临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曾经优于水的武汉,如今却忧于水。在今年的洪灾中,武汉同样沦为“东方威尼斯”,城市严重内涝,百姓受创惨重。

    面对千年福寿沟,我们无法平静。在拥有发达的高科技的今天,我们仍然泽被古代城市管理者的余荫。想一想唱凯堤,如果能有福寿沟一半的坚固,也不会决堤,造成14.5万百姓流离失,而这个国家投入巨资的防洪工程,6次加固仍是豆腐渣工程。不知道中国城市的管理者们,面对古人的工程,是否汗流浃背坐立难安呢?中国有数百个城市,大大小小的市长不知凡几,为什么不能利用现在的科技条件多建一些流芳千古的利民工程,而不是与民争利,或者与后人争利,热衷搞一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北宋的赣州“市长”刘彝,给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据此评价,刘彝属于那种“不是光练嘴或纸上谈兵的实干派官员”。但愿900多年后的中国城市管理者们,能去一趟赣州,实地看一看福寿沟这个政绩工程,到底福在哪里,因何长寿,又是如何让政绩工程同时成为造福百姓的利民工程的。

    作者:周寿鸿
     
发表于 2011-8-25 0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主要当时不是共产党执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3 08:06 , Processed in 0.1002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