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7-16 1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距离最近一次召开已有11年。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7月15日新华网)
当前,老百姓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不少意见。但客观分析,我国教育事业这些年还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教育体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全面推动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恰逢其时,甚为必要。
笔者认为,教育需要改革的问题不少,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大教育投入是否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就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牛鼻子”。
本次会议提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对于这一多年的梦想,如何让它变成现实?仅有纲领性的目标仍显不够,还须有操作层面的监督执行,不仅要在账面上实现投入,更应实实在在投向基层,投向困难地区、困难学校、困难家庭。这需要审计,需要各级财政预算的公开与监督,需要各级行政部门扎扎实实地工作。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另一个重大课题。这些年,有些学校拿到了财政拨款,不是去培养大师,而是用巨资建设超豪华的大学校门,盖漂亮的大楼,好像大学之大,是凭大门、大楼,而不是凭大师。要是都这样,再多的钱投到教育中去,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钱投到教育中去,就是要投到学校去,投到学生和老师身上去,投到大师的培养中去,投到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中去。
加大教育投入,更要注重教育公平。新教改在正式实施之前,早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中教育公平是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强调加大教育投入,当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准。所以,在改革过程中,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改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扶持财政不足的中西部地区,重点照顾农民工子弟入学和贫困大学生都应是政策关注的重点。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人民对中国教育事业充满希望。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部门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公平优先,中国一定会早日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