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4|回复: 5

住建部官员:未来20年中国五成以上住房要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6 2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昨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地产金融年会特别对时下备受关注的旧城改造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分析指出,未来20年中国一半以上住宅得拆了重建。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旧城改造会推高房价。

在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看来,中国的旧城改造城市化进程在10年前就已经大规模展开了,“我们还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住房在未来15到20年得拆了重建。”

陈淮进一步指出,1949年以前的旧房子已经有60-70年以上的房龄,除了个别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比如黄埔军校还要留着,其他基本没有保留价值。而1949-1979年的房子也同样,由于历史原因,解放后30年建的住房中很多是战备房、过渡房、简易房,很多住房都成了现在需要改造的棚户区,除了个别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全部只有一个字“拆”。

“我们真正能够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房子就是1979年到1999年,在脱困过程中建设的所谓房改房,福利分房下建的房子还有一定的保留价值。”陈淮指出,这些房改房还能存在10-15年,但是这些房子由于当初的功能是脱困,所以位置小,小区管理格局以及配套设施都远不 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他认为,城市中真正能够长期保存的一些建筑物,不过就是1999年到现在十年间建的房子。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对陈淮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造成中国建国以来的建筑短命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生活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限,很多住房比如筒子楼都没有独立的洗手间没有电梯。未来城市房地产开发不能总是向新区扩展,而是要在存量土地上进行改造。

出席论坛的恒大地产董事局副主席李钢认为,三旧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助力器”,但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拆迁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同时会导致房价将走向新高,因为三旧改造的地点都是城市的核心地段,目前这块的土地供应量基本上是没有了。


为何要拆

●1949年以前的房子:

有60-70年以上房龄,除个别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其他基本没有保留价值。

●1949-1979年的房子: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是战备房、过渡房、简易房,很多成了棚户区,除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其余无保留价值。

●1979-1999年的房子:

还能存在10-15年,但其主要功能是脱困,所以位置小,小区格局以及配套设施都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1999年以后的房子:

这是城市中真正能够长期保存的一些建筑物。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22: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怕瓦落地 于 2010-8-6 22:16 编辑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 还不如住宾馆合算

31456435.jpg


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有学者认为,中国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其理想基点仍是世俗生活,没有超越性。孔子的理想是“少者怀之”“老者安之”,他关注的更多是物质层面的。而要说中国人的世俗性信仰,“安居乐业”该是最大的一个信仰吧。

但“安居”的信仰,似乎被一则新闻一下子击垮了。昨天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消耗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建筑平均寿命只有30年。

房屋产权70年,很多人家还贷就要30年,还清贷款,房屋的使用寿命也完了,这是谁都接受不了的。目前我国的建筑规范,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寿命为50~100年,很多家庭父母甘心做一辈子房奴,就是指望着把房子作为祖产留给子女的。早知房子这么短命,真还不如住宾馆合算。

不管造成建筑质量低劣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卖地财政导致的大跃进式乱规划、乱拆迁,还是异化成“搞地皮”的GDP政绩冲动,还是权钱交易导致的监管不力,等等,建筑短命造成心理震荡的结果,必然是民众一系列心理安全堤坝的坍塌。

所谓“安居”,第一是“安全地居住”,第二才是“安适地居住”。如果所居住的房子连“安全”都不能保障,何谈“安居”?杭州就曾曝出某楼盘用竹子做梁、用生活垃圾铺地,而竟然也能验收“合格”。这样的房子当然别提预防8级地震了,大概8级台风也能让它晃几晃的。

不过,对于建筑寿命30年,也没必要过度惊慌。平均寿命低,有建筑本身质量没问题但被不合理的规划所害,早早拆除的缘故,也有那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子寿命过短拉低了平均数的成分。

房子总会越造越好,越造越智能,希望不断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建筑能不断提高建筑的平均寿命。(钱江晚报 洪信良)

发表于 2010-8-6 22: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些人在后面偷偷的笑!
     
发表于 2010-8-6 23: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完全很无聊!鉴定完毕!!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住建部官员解读“20年内5成住房要拆”说法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今日在海口精确解说他的“二十年内现有中国城镇的住房得拆一半”说。
    陈淮在此间“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国际论坛”上演讲,他说未来五到二十年中国城镇住房有四个主要目标。第一个,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这正是当前正在做的,要扩大廉租房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简单说实现人人有房住,而不是大多数人有房住和得到改善,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第二,农民工进城的住房问题。中国的城镇化、城市化这个“化”字就落在农民工进城上,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是伪城市化,只要农民工这个词还存在,我们城市就没有“化”。第三,我们要解决中国城市中危旧房、老旧房改造问题,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第四个任务,我们要完成老百姓住房从脱困期向改善期的转变。
    陈淮分析指出:中国城镇发展中四个阶段中有三个阶段是在特殊的不正常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这决定了“二十年内现有中国城镇的住房就是得拆一半。”
    1949年以前的住房是在战乱和小农经济的情况下形成的,这样的城市根本就和现代大机器发展不相适应。1949年以前的房子除了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就是要拆。
    1949—1979年建的房子。一个是50年代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形成的工人新村。今年低端保障房建设580万套,300万套是廉租房,280万套的棚户区改造,其中“棚户区“指的就是50年代工人新村。统计局说了未卖出去的空置房近200万套,有什么了不起,今年光棚户区改造就是280万套,不需要拆吗?六、七十年代我们在准备打仗的状态下建设的城市,“工业学大庆”的背景下,大庆说“先生产,后生活”;“农业学大寨”背景下,大寨人说要“先治坡,后治窝”。什么叫简易房?就是只有公用的厨房、厕所的房子。北京很多房子一震就得散架,唐山地震之后用了三年时间把这些房子钢筋箍起来,当年建的时候就准备住三到五年,到今天四到五十年的房龄,拆不拆?
    1979—1999年建的是“房改”房的主力房源,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基本上是成套住宅,这是历史进步,当初是为了满足脱困而建的住房,当时鼓励单位自建住房,因此谈不上什么规划,拆了围墙就建宿舍,是受到鼓励的,虽然不符合规划,但是历史功绩不可埋没,开了中国大规模给老百姓建成套住房的先河。但是今天有三十年房龄了,再有五到十年的发展,老百姓有从脱困型到改善型住房的需求,这些房要不要改建?
     
发表于 2010-8-8 2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拆倒是不怕,关键别地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5 06:43 , Processed in 0.0920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