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17 16: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文化体制改革,安徽又一次成了关注的焦点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率先拉开了改革的大幕。今天,敢为人先的安徽人,再次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传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捷报。在省、市、县三个层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电影公司与电影院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了全面覆盖,安徽再次走在全国第一方阵,又一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安徽文化体制的改革,概括起来,也就是三个字“早、真、实”。早——用安徽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文成的话来说,就是“早动手、抓先机,一直贯穿安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始终。”文化体制改革,已时机成熟势在必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迟改也是改,早改也是改,而且早改还能抢占先机。“早改早主动”,这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上下对于推进改革的共识。而最先尝到甜头的是安徽的出版业,农村改革使安徽人体会到,梆在一块跑不动,捆在一起反正是个死,不如放开各自找出路、奔前程。因而,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探索,致力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安徽出版业过去并不发达,但安徽出版集团通过转企改制、战略重组,成为全国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业整体上市企业。而改制前业绩平平的安徽新华发行集团,通过及时引入战略投资,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组建的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一跃成为全国公司市值第二的文化企业。真正是“不改不得活,改革全盘皆活”。
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迈出的第二步,就是“真”——真抓实干才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决不允许搞换个名称、翻块牌子的假改革。”省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周玉这样说。在安徽文化体制改革中,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着严格的验收标准,就是“五个必须”,必须注销事业法人,必须核销事业编制,必须完成企业工商注册,必须同职工签定劳动合同,必须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有一项做不到,都不能算作完成任务。”这一回,安徽省较了真。
之所以这次如此较真,源自安徽人在长期改革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 “真改真受益,假改害自己”。“真”——真抓实干,不光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也体现在政治、经济、民主建设等各个方面。安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在去年经济滑坡的情况下,还能跃入万亿俱乐部,恐怕与这个“真”字不无联系。曾记得有位伟人说过:共产党人最怕“认真”两字。只要我们能够真抓实干,把工作做到实处,我以为,是没有做不好的事的。安徽省的两次大的改革,充分证实了这条不变的规律,既然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这条规律,我相信,正在畜势待发的安徽,会充分利用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把安徽的事办的更好,做的更扎实。
文化体制改革,也不光是一个方面的改革,文化建设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事关实现安徽加速崛起大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而,安徽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勇于破解文化发展的难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从“就文化抓文化”、“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把奋斗目标变为具体行动、化为实际成果。
目前,改革已到了攻坚的关键时刻,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和发展的意识,善于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去谋划文化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克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坚持正确方向、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就一定能够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中,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开拓新局面。也一定能够促进安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安徽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成功,与教育、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徽省应从中认真总结,挖掘出成功的因素,积累改革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其它方面改革的力度,把改革进行到底,进一步推动安徽各方面的发展。我以为,此次改革,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改革彻底,不留后遗症;但也并不是简单的走市场化的道路,把文化推向市场一推了之,让其自生自灭,政府该承担的责任,政府决不推卸,而是“扶上马、送一程”,使其生产力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加快文化产业振兴。使其成了一项朝阳产业,成为安徽经济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