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80|回复: 4

教师:角色大转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5 18: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重温新课程精神 适应角色大转变
申卫平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转瞬间,又一个秋季时序开始,伴随新学期各项工作的准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紧锣密鼓地进入了实施阶段,并把“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指导方针,特别对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要和同仁们再聊一下新课程的精神。
我们知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笔者和老师一样,长期在一线执教课程教学,综合别人介绍的经验和自己探索的体会,认为新形势下的教师最好要逐步实现以下几项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引导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帮助学生“挖掘潜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发表于 2010-9-5 2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今天遇到初中一恩师,谈的很投机,喝了平身第二大量的酒,喝完大家都烂醉如泥,感觉:老师很近,老师也很远。
发表于 2010-12-3 09: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 大别山
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是良师益友!
发表于 2010-12-19 1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3# 两袖清风


    如果老师和学生能成为好朋友,教学质量会提高很多
发表于 2010-12-20 1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4# 枫叶落下

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0:44 , Processed in 0.0669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