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9|回复: 1

有志者事竟成!丹阳一外地打工者回乡创业瓷瓶上雕出《清明上河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13: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菏泽网消息 8月18日上午,笔者来到成武县大田集镇河南王村王尧君的瓷器雕刻室。看到墙角上有个高1.30米,直径60公分的大白瓷瓶,上面雕刻着《清明上河图》。据王尧君介绍说:2006年春天,他开始设计在白瓷瓶上雕刻《清明上河图》,用了4年时间,才将《清明上河图》搬上瓷瓶。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画中有814人,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约180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笔墨章法都很巧妙。越是巧妙,雕刻的难度就越大,特别是在瓷瓶上雕刻,坚硬,光滑。如何能雕刻成功,没有多年的功底,别说亲手雕刻,怕是连想也不敢去想。王尧军在瓷瓶上雕刻的《清明上河图》人物高1.5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情趣。王尧军告诉笔者:“雕刻和书法、画画不同,大笔一挥而成。雕刻每一个线条一点也不能马虎,要精心投入。一天也就是雕刻像枣一样大小一片。”      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这位普通的农民民间艺术师生于1965年,从小喜欢山水,人物,花鸟。那时候家里买不起本子,王尧君就在地上用树枝画。1978年,王尧君进山东省成武县美术厂工作。一进厂,每月工资30元,比在家劳动强。那时候,还是生产队,集体劳动。后来工资长到40元,100元。成武县美术厂分三个车间,山水组,人物组,花鸟组。王尧君担任人物组车间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改革开放,分田到户,老百姓有了种田自由权,家家种小麦、玉米、棉花,生活水平一下子提高了不少。饭桌上的地瓜干窝窝头,变成了白面、玉米面卷子。当时王尧军家孩子多,家庭负担重,地里农活忙不过来,尽管成武县美术厂再三挽留,他还是辞职回了家。但王尧军没有忘记他的雕刻爱好。他农闲时就在家里研究,琢磨,不断创新雕刻技艺,哪怕是看着孩子,也拿出工具雕刻几下。      1984年,王尧军应邀到江苏丹阳做瓷器雕刻,月工资1500元,这一干就是12年。远离家乡,在异地工作,王尧军十分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但为了让父母生活好些,让孩子上学成才,王尧君一心投入到雕刻中。在他的影响和供应下,3个女儿都考上大学,其中2个女儿考上大学美术系,如今都走上工作岗位。最小的儿子在上兰州大学美术系。2006年,王尧君从江苏丹阳回到家乡成武县大田集镇河南王村,但他仍没有放下刻刀,他第一步就是成功把古典名画《清明上河图》搬上瓷瓶,下一步还想把《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名著都雕刻出来。
  通讯员 袁广义
     
发表于 2010-9-15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没图没真相{:1_5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 03:17 , Processed in 0.0631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