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9|回复: 7

要民生,还是要政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2 15: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木材 于 2010-11-12 16:47 编辑

看到标题,千万别以木材能起这样“出类拔萃”的标题,这是从“人民网”上摘来的。

看到这样的标题,我感到意外,甚至十分地震惊。因为我没有思考过,也更不清楚民生与政绩有多少差别。民生与政绩的含义是反义词吗?它们是我们从政人员必须的二选一吗?是宏观、长远与微观、近期利益的博弈吗?

真的,木材真的想请教专家:无关民生的政绩,是政绩吗?关系民生的政绩,不是政绩吗?搞不懂,民生就是普天下人民的生活?我们孙中山先生曾在《民生主义》一再论述,最为遗憾的是他讨论了民众的“衣”“食”之后,“住”“行”等其他方面没来得及著述下去而耽搁了。面对今日的PPI、CPI指数,面对公务员“车贴”……相信我们的孙先生如果在世,他会论述得更彻底、更深入、更全面。

近日,看到两个新闻,一个是丹阳某网上帖子:《寒冬将至 是否能为这些孩子捐一套过冬的衣服呢?》,“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都是孤儿,基本都是残疾  或者智力有问题……”是的,天冷了,这些孩子需要度过寒冷的冬天,需要保暖的衣服!热心的网友发布消息,帮他们募捐。另一则新闻是:公务员车贴,每人每月加500元或700元,方便他们的公务。二者对比起来,有人心的人不知作何感想!

我有理由相信,孩子需要免于寒冷是民生问题,公务员们“车贴”是因为政绩显著而获得的必然回报。在这里,木材想问问,公务员的政绩到底是什么而获得如此照顾?关心孩子的冻伤的小手难道又不是政绩吗?

佚墨君在“曲阿文坛”上讨论《巨资建寺是对谁负责?》,佚墨君认为南京朱书记号称建寺是对历史、对文化、对人民负责的话有点空,10亿元重建报恩寺不如解决民生问题。木材表示回应他一下:木材认同佚墨君的看法“重民生,轻形象工程”。在许多地方政府依靠狂修市府及办公大楼之后,又开始折腾各种类历史中曾经有的故事遗址、建筑等。

在此,木材认定朱先生讲的绝对是官话、空话,他不是对历史、对文化、对人民负责,他是对政绩负责,他是对自己的官位与收入负责。这里我们不得说我们的官员考核体系是有问题的,GDP、城市面貌、道路建设是考核官员政绩的标杆,如果这一方面做好了,有些百姓就会认为领导能干,上级就会该官员治理有方,晋升与收入就会得到相应回报;至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公平、经济适用房的建造等民间问题都放到了次等的位置。在这种考核体系下,所谓的政绩成了诸多官员追逐的目标,也有被动的动力支配着我们的官员为此乐此不疲。

对于政绩,我们应该让它与民生不矛盾,而且要一致起来,进一步地讲,就是把民生作为政府第一要务,作为真正的政绩,这样才可以体现政绩二字的尊严,这样才可以树立起我们政府在百姓面前日渐倒下去的形象,才可以挽回“为人民服务”的一点点颜面。当我们熟视无睹身边的民生问题,当我们充耳不闻身边民众的疾苦,后续可怕的问题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必然会以更为猛烈的形式来到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12 17: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在中国,已经没有官不要政绩的,“民生”只是91年江苏卫视提出来的一个新闻观点,是一个新生词汇,无关生活,可以忽视,不存在。
发表于 2010-11-12 19: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政绩却不关乎民生,听来是个笑话,但现实中就是这样的存在!
发表于 2010-11-13 09: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在天朝,政绩永远大于民生!
发表于 2010-11-13 2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关乎民生的政绩只有老百姓心里清楚,他的顶头上司看不见啊,他升不了啊
关乎政绩的政绩上司能看见啊,他升了我就升了啊,老百姓,你就暂时委屈点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8: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入境管制和戒严令虽能防范于一时,却不能根本解决台湾的社会问题。为此,陈诚就职之初就提出了“人民至上,民生第一”的施政纲领。民生第一,就是要优先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陈诚首先决定从农村入手,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问题。
发表于 2010-12-2 21: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民生问题大于天!
发表于 2011-2-14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不吃苹果 于 2011-2-14 16:59 编辑

民生可以理解为民不聊生吗?我个人是这样解读的{:1_177:}

具体可以剖析为:人民群众在一起闲聊天,
聊到繁衍,孩子生不起,
聊到教育,孩子教不起,
聊到住房,活人买不起,
聊到交通,汽油买不起,
聊到收入,赚的不够物涨,
大家聊聊发现生不如死。
聊到去死,墓地买不起。死了埋不起。

民生啊,生不如死,真正的民生就是民不聊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8 17:34 , Processed in 0.0589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