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18|回复: 8

导墅古街 未来的“路”怎么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4 18: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导墅古街 未来的“路”怎么走   时间: 2010-11-11
      导墅镇古街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古街道之一,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如今,由于历史的原因,老街面貌改变较大。
      近日特地对这条老街进行了一番探访——导墅集镇北侧的鹤溪河畔,有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道不算太长,但却很有特色(如图)。
      近日来到了这条已被列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街上。漫步老街,记 者体会到了古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感受到,在现代文明的“夹缝”中 ,老街“生存”可谓并不轻松。在未来的日子里,古街面目到底如何,值得人深思和关注。
      陪同来到老街的导墅镇文体中心主任陈琴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导墅人,她告诉说,过去导墅老街上非常繁华,商铺林立,在她成长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据了解,导墅老街形成于清代,过去是导墅镇的主要街道,目前是我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已被市政府公布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街上看到,老街上的青石路面保存完好,在老街上行走,可以看到许多老式的店铺,青砖黛瓦,别有一番古韵。老街还有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茶馆店———中和茶馆。在老街上,还可以看到通向老鹤溪河的石码头。过去,正是通过吸引鹤溪河上的过往船只驻足,老街才能这么兴旺。
      然而在老街上走了一趟后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除了少数老建筑和门面房保存较好外,大部分已经被改建成现代样式,从而削弱了老街原有的古韵。在街头经营面粉制品的项伟民告诉说,他家祖上过去在老街上开南货店,遗留有好几间门面房和住房。本来,这些老房子都是木结构的,古色古香。后来房屋破旧了,要想恢复原貌又请不到会老手艺的木匠。无奈之下,前几年只能把老房子拆了,改砌成楼房。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住在老式的房子里,老人家可能还习惯,我们已经不是很愿意,我们的子女就更不愿意住了。”老街上的一位中年妇女告诉说。采访中,老街上的一些居民表示说,如今生活在老街上,的确感到有些不便,因为随着经济中心向新集镇转移,老街上的商业味变淡了,居住在这里,明显感到交通不大便利,比如汽车不能开进老街。
     “如果国家补贴我们一些费用,我倒是愿意保持老房子的外貌和结构不变,而只是进行加固处理。”正在家干家务的杨夕和告诉说,他家祖上是在老街上开豆腐店的,目前老屋基本保持原貌,但近年来发现老屋年久失修,出现了一些房屋结构问题,家中正打算维修。他说,一般经过维修,房屋的外结构会改成现代式的。但由于老街是文物,如果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其改造旧房,他们还是愿意配合改造,修旧如旧的。
      据了解,导墅镇政府和市文物主管部门对导墅老街的保护态度是很积极的。为保护老街,从今年9月中旬起,政府部门投资38万元,对导墅老街的街面、下水道、消防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和更新了供电、通讯、数字电视线路,改造了公共照明系统。并规定“居民住房两侧的连接,需服从改造方案,由施工方按规划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统一施工。”利用好现有的条石街面,尽量保持原有风格;严禁损坏和私自窃取条石。”目前维护整修工作已经结束,老街常年排水不畅、街面高低不平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记 者 感 言:当前,老街的改造和保护是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城区旧城改造中,一些颇具历史文物价值的古街和古民居正在一点点消失,从而在全国各地引发了保护和拆迁的争论。记 者认为,古街的保护,首先取决于决策者的思想认识高度,其次在于灵活的保护性开发,要把老街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达到保护与开发“双赢 ”的局面。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导墅百年老店茶香浓  时间: 2010-11-12
      在著名作家老舍的笔下,茶馆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茶馆》家喻户晓。而在我市导墅镇的老街上,有这么一家茶馆店,它的历史已有100余年,仍然保持着老茶馆店的原貌,符氏祖孙三代一直经营至今。
      近日在导墅老街上看到,这家老茶馆共有三间,仍保持着原貌。茶馆内铺设着老式拼木地板,小方桌、长板凳、木屋梁、老灶台,柔和的阳光透过屋顶的玻璃小窗射进来,使这家茶馆显得格外古朴。每天中午前后,来这里的茶客便多了起来,他们几个围坐一桌,喝着从茶壶里倒出的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或玩着牌,或谈天说地,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在经历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茶馆的结构仍然完好,灰瓦的墙砖上依稀看得见岁月流淌的痕迹。置身茶馆,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茶馆店内见到了老板符菊平。这位中年男子从20多岁起开始担任“大掌柜”以来,已经20多年了。符菊平告诉说,茶馆是他祖父符锡庚开的,传到他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大约在八十多年前,导墅后庄村的符锡庚在金坛县城开了一家当铺,生意很是红火。
      有一天当铺突然失火,损失惨重,符锡庚无奈之下回到导墅老家,在最繁华的老街上花720块大洋盘下了一家四开间的店面。这家店铺原本就是一家老茶馆,符锡庚接收后继续经营,生意很是红火,逐渐成为老街上规模最大的一家茶馆。
      “解放以前,这里相当于一个信息中心和小型法庭,外面就是老鹤溪河,来往商人都喜欢来这里喝茶,交换贸易信息;当邻里出现纠纷了,就请大先生来茶馆主持调解纷争,谁输谁给茶钱。”符锡庚文化水平很高,他自创“中正协福,和平处世”对联,给茶馆取名“中和茶馆”。
      符锡庚47岁那年就去世了,茶馆店由其儿子符锦涛接手经营。符锦涛一直经营到全国解放。后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茶馆一度由镇商业公司经营。后仍归符锦涛经营。
      27年前,年轻的符菊平从父亲符锦涛手中接过茶馆,成为“中和茶馆”第三代掌门人。
      后来,符菊平将茶馆向南延伸,扩大了茶馆的营业面积,但他20多年来从未对茶馆结构和设施进行过改造,这使得这家茶馆至今仍完好地保持着老式茶馆的风味,堪称老街上的“百年老字号”。
      与其他茶馆不一样的是,20多年来,符菊平始终把茶馆经营成中老年人喝茶、聊天、休闲的场所,从不允许茶客在此从事赌博活动。符菊平说,这与他父亲的教育有关,父亲生前常对他说,赌博害人害己,容留他人在自己的店内赌博,等于是砸了自己的牌子。为此,多年来,中和茶馆深受茶客欢迎,每天有80多人前来喝茶,多时达到150多人
     “说不清为什么,这里的茶就是比其他的茶馆店的要好喝,可能就是用老式的炉灶烧水直接泡的吧。可能也是我感情深了,习惯了吧。”82岁的罗良生是茶馆店的常客,每天吃过中饭,他就一个人晃晃悠悠来到茶馆店点一壶茶,下棋、打牌或者跟邻里街坊聊聊天,20年无论刮风下雨,他从未间断过。只需一块钱一壶,就能在这里泡一个下午。我一天不来就不舒服,如果哪天茶馆关门了,我还真不知道去哪里透气了。”像罗良生这样的老人有很多,下午来这里喝茶是他们的必修课。
     据了解,导墅老街上曾经有18家茶馆店,随着集镇中心的转移和老街的冷落,茶馆店只剩下两家,人气也大不如前。
    “现在生意不好做哦,也赚不到什么钱,烧茶水的柴火也是个大问题。我曾经想过关门,但是很多老人说如果门关了,他们也不想出门了,所以我坚持开了下来。”现在谈到茶馆的未来,符菊平显得有点担忧,现在老街逐渐冷落,来店里喝茶的大多都是怀旧的老人,年轻人不喜欢到这里来,所以没有什么新的客源。不过他表示,要尽力让“中和茶馆”这家百年老字号延续下去,这样才对得起先人
导墅老街 中和茶馆.jpg
发表于 2010-11-14 18: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479:}  小时候就在这里听过说书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9: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类似的老街有很多很多,像已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的老西门大街、访仙老街、导墅老街、九里老街等等,还有很多尚未列入文保单位的老街,像吕城老街、麦溪老街等等,其实珥陵、皇塘、新桥也几乎都有老街!只是政府财政没有专项资金、文保部门没有任何计划、地方政府更是没当回事,在这种情况下,老街的存在真的非常尴尬!而南门大街的拆迁,让我们又几乎看不到丹阳老街有任何恢复的希望!!!
但是,只要我们环顾一下四周,就可以发现:宜兴集中力量,修复了蜀山南街和东风巷两个古街区,仅八个月就成功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高淳更是凭借明清老街一枝独秀,在没有任何国家级文保单位的情况下,也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兴化老街、高邮老街更是早已成了旅游景点;而扬州的东关街、苏州的山塘街、无锡的清明桥更加是大名鼎鼎,无需多言!凡此种种,为什么丹阳不行呢???
热心文化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习惯老街生活的平民百姓翘首以盼,丹阳这些老街的路在何方?我觉得,真正要做的话,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周边成功的示例太多太多了。我们不要说花多大代价,整体拆迁复建为假古董;也不要说,招商引资欺骗群众;更不要扯什么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变身成为房地产开发!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建立规划、组建班子、积累资金、修旧如旧、以点带面、逐步恢复,用三到五年时间,还老街以本来的面目,把号称江南文物之邦的丹阳的底蕴精华留住,就足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9: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齐梁君子 于 2010-11-14 20:02 编辑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古代区域性政。治、经济或者文化中心,建成历史在明代或明代以前,目前仍保存着丰富的地上、地下历史文化遗迹或者实物遗存,口述及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或者近代发生过重要事件,对近代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二是城市传统风貌的格局具有特色,并具有代表古城风貌的历史街区,至少要有一条以上的古街,其两侧建筑物为原物。三是文物古迹特别丰富,在市区或者近郊区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十处以上,其中必须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处以上,且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对城市的性质、布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对照条件,丹阳完全具备资格,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江南文物之邦理应该名至实归!
附件: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名录!
第一:国家级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苏3个) 南京市、扬州市、苏州市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江苏4个) 徐州市、淮安市(今淮安市楚州区)、镇江市、常熟市
2007年9月15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无锡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通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3年10月8日 建村[2003]199号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5年9月16日 建规[2005]159号
05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06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07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08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07年5月31日  建规[2007]137号
6. 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7.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1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 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第二:江苏省级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公布,共2个) 高邮市、泰州市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公布,共3个) 苏政发〔2001〕31号 常州市、兴化市、江阴市
2008年11月4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8)114号),公布宜兴市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1月9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9〕125号),公布高淳县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1995年公布,共4个) 东山镇、甪直镇、周庄镇、同里镇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公布,共6个)苏政发〔2001〕31号 西山镇、光福镇、木渎镇、震泽镇、沙溪镇、丁蜀镇
2004年1月18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4〕3号)公告昆山市千灯镇、泰兴市黄桥镇、无锡市荡口镇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2008年5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8〕28号)公告吴江汾湖镇、海门余东镇、昆山锦溪镇、姜堰溱潼镇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第四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2006年12月26日公布)苏政办发〔2006〕144号
一、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1.南京市淳溪镇2.东台市安丰镇3.江都市邵伯镇4.常熟市沙家浜镇
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1.苏州市明月湾村2.苏州市陆巷村3.无锡市严家桥村4.丹阳市九里村
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1995年公布,共2个) 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区、南通濠河历史文化保护区
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公布,共1个) 盐城大丰草堰镇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
2009年10月29日,江苏省办公厅发文(苏政办发〔2009〕117号),公布江苏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村。
同意兴化市沙沟镇、江阴市长泾镇、新沂市窑湾镇、张家港市凤凰镇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无锡市礼社村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发表于 2010-11-14 2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4_4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希望媒体持续关注
     
发表于 2010-11-15 20: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导墅百年老店茶香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22: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希望丹阳积极保护老字号商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7 15:02 , Processed in 0.0605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