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为首批12个“千年古镇”树碑建亭2010-11-16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李清照诗中的“秣陵”是南京地区秦汉时期的地名,而如今位于江宁区的秣陵镇(又名秣陵关),就是秦汉时南京地区的政。治中心。像秣陵镇具有上千年历史,记录并见证了南京的沧桑与辉煌的古镇在我市还有不少。近日,我市首批认定了12个千年古镇,并将陆续为其树碑建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各地行政区划调整、旧城改造,先后有众多行政镇改为街道,一些 “千年古镇”也随之消失,不少人为这些凝结着南京历史的古镇和老地名而遗憾。为弥补这一缺憾,今年开始,南京市民政局在全市开展了“千年古镇”的认定命名、树碑建亭工作。经各区县申报、专家评选,最终江宁镇、雄州镇、淳溪镇等首批12个“千年古镇”被确定。
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常务理事、地名专家薛光参与千年古镇认定工作,他告诉说,千年古镇认定的标准是至少具有1千年历史演变,同时是自然形成的集镇,它与现在的行政集镇不一样。今年以来,他和几名专家还一起到当地收集资料、考证,为每个古镇撰写碑文,碑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古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典故、文物古迹、乡土文化等内容。12个古镇,每个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和说不尽的典故传奇。从很多历史遗迹可以看出,一些古镇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历史古镇凝聚着丰富的人类文化,是历史的见证,为古镇认定命名、树碑建亭,是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经得起历史打磨的文化遗产。
被撤销的“千年古镇”仍被命名
在命名的古镇当中,还有因为行政区域变更的原因,已撤销的行政镇。比如江宁区的陶吴镇、丹阳镇都已被合并到了横溪街道,此次同样被认定为千年古镇。
地名专家徐钊介绍,从可以查实的历史资料来看,12个古镇当中,历史最悠久的当属江宁的小丹阳。小丹阳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当年吴太伯南奔的第一站就是此地。后来吴太伯向东北方向迁徙,来到了今丹徒附近,建立都城朱方城。历史上最早称“丹阳”的就是这里。后来有了镇江的丹阳县,这里就被称为了“小丹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曾经丹阳到钱塘江。唐代大诗人李太白也在这里留下足迹并诗作《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陶吴镇位于江宁区南部,历史上的陶吴非常繁华,建于宋景德年间,初名为金陵镇,后改为陶吴镇。宋朝时,陶、吴二姓的家族一直居住在此,开始这里就叫“陶吴铺”,后改为陶吴镇。晚清时,陶吴是江宁的三大镇之一,民国时期仍为江宁重镇。
薛光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有的古镇名字变为行政区域的命名,也有的古镇名字渐渐消失。因为历史上这两个古镇都非常有名,所以虽然两镇被撤销,但仍被列为首批“千年古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