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宇文晴空 于 2011-1-12 09:27 编辑
少点浮躁 想写这篇稿之前,我一直在费心琢磨怎样把文章的标题起得耸动一些,让我发言的姿态张狂一点,也许我写的东西意义不大,但文章的笔调和内在的姿态总会让人看见,显示我的存在。这样好吗?
好与不好是不能用一句话去界定,也不是我极力就能辩护的下来,毕竟当今社会的通病也在于此。只是通过这次假期,又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我们还能每天自觉的花点时间去看会书吗?
我们可以算作知识分子,但我更想把它说成知识人,那么作为一个知识人,我们就应该有一定的自律性,可如今,至少在我周围是荡然无存的,更不要奢求有知识人的社会责任感。那是什么在阻挠我们,难道是有人经常说的寂寞?寂寞的背后是什么,是浮躁。我们耐不住自己,开始对网络的任意摆布,有谁会去留意开学借的那些书呢?书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单单是传播知识这么简单了,我的新理解是:看书可以作为一种修行。
什么叫作修行,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你吃饭的时候,注意过你是用舌头先将饭推向左边还是右边,是嚼了几口下肚,吃块鸡肉,你要嚼几下,如果你能专注一心,不胡思乱想,那就是修行,可是你可以吗?估计很少有人可以,那么在无人约束的情况下,看书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一种修行,面对诱惑,面对多彩的网络,能自觉的先暂别一下,回归一下自己,用心去探测自己内存还剩下些什么,会发觉自己竟然一直处于饥饿,而那些沾满浮躁的麻药让自己毫无知觉,你还能坐视不管吗?这样通过读书,你会从旁观者的视角看到浮躁,看到它是如何缠着我们,慢慢吞噬时间。
那么,现在大家所认识的浮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浮躁其实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其实对此时的我们来说就是耐不住寂寞,耐不住享受取得成功的过程。就说我在假期的一个感触,谁能一开电脑,不开QQ,哪怕是隐身,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开着,或许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可它导致的后果是,你心不在焉,总希望有人会来找你,或在你空间留言,哪怕是一句“来踩踩”,你有时都会异常兴奋,你也迟迟不忍将它关了,怕在下一秒或许又有人会找你,其实你那时通过网络应该完成的任务已经结束,但你为了那迟来的问候,还是在默默的等待,于是你就百无聊赖的在网络里瞎逛着,心里越想越急,然后变的懒散,倦怠,试问,在你终于忍心关了之后,你还有心情去看看书吗?当然这只是某一群人的表现形式,但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就对现在发达通讯联络来讲,不是我们用联络来刺激通讯发展,而是越来越发达的通讯形式在逼迫我们制造联络。这样久而久之,能不浮躁吗?
可以再举个例子,试想在一家很嘈杂的房间里,里头窝着一群人在高声的扯着嗓子,都想让其他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于是,每个人只能更加提高自己的声音,最后,谁都不会听到你的声音,一片混乱。
我们不能像佛教徒那样,通过参禅,行禅来消除内心的浮躁,只需每日读读书,独立思考一些东西,别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就可以少点浮躁,浪费时间真的是很伤心的事。
少点浮躁,可以纠正一点我们的精神意识形态,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一直秉承“沉稳,含蓄”,到了我们这一代,别给它变了异,毁了容,要有一个作为知识人的责任,将它好好的传承下去。
此为十一假期之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