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最热词汇非“幸福”莫属。然而,究竟“幸福是‘神马’?”昨天,广东省人大代表纷纷就此“造句”。这是22日《广州日报》“广东人大代表提议用幸福指数取代GDP统计引热议”报道中的一段话。
欣赏着诸多人大代表“幸福是‘神马’” 的纷纷“造句”,笔者感到,每一个代表所造之句确实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心愿。这些幸福心愿包括:幸福心愿一,工资要能跑赢CPI;幸福心愿二,孩子都能享受平等教育;幸福心愿三,贫困户都能盖新房;幸福心愿四,好山好水环抱、呼吸新鲜空气;幸福心愿五,荷包更鼓一点,社会更加安全。
对于人民群众的这些幸福期待和幸福心愿,虽然不是“幸福是‘神马’”的全部涵义,但却道出了他们对民生幸福的热切期待和民生幸福的合理诉求,作为党和政府来说,理应顺应人民群众这些幸福期待和幸福诉求,努力把抽象“幸福”量化成具体的目标加以实施。
尤其是广东,经济总量相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我国香港,2007年首次超过我国台湾地区。从2005年开始,广东GDP增量首次超过韩国,去年广东人均GDP近7000美元,已达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有了这样较为雄厚的的经济基础,只要今后在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努力把“蛋糕”分好,努力满足民众对民生幸福的合理诉求,还是有物质优势条件的。
不过也要看到,究竟“幸福是‘神马’?”,绝不仅仅是数字,也不单纯是物质幸福那么简单,按照专家的解释,“幸福是‘神马’?” 应该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基本的要素是安全,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基本的人格尊重和健康;其次是文化的享受,精神的享受,自我的实现;还包括环境的需求,优美的生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制度;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心理的要素,也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幸福也是不同的。
正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幸福也是不同的,所以就会呈现出当人人在面对、在思考、在回答究竟“幸福是‘神马’?”时,可能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的特殊景观。比如有人认为坐拥金山、锦衣玉食是幸福,有人认为位高权重、号令一方是幸福,有人认为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幸福……更会有郭明义 “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的不同回答。他以助人为乐,以奉献为荣,以做好事、献爱心为幸福,郭明义的言行诠释了他的幸福观。20多年来,他义务献血50多次,帮助困难学生180多人,扶贫救灾捐掉他一半的工资收入,他的义举善行不知给多少人带来了快乐。
看来,究竟“幸福是‘神马’?”的问题,还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当前,地方两会正在召开之际,不少地方都在讨论如何提高社会“幸福指数”。此时此刻,如果郭明义的幸福观得以弘扬,如果郭明义的幸福观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大家都像郭明义一样——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师尽心尽力为学生教书,医生精益求精为患者看病……人人都能“我为人人”,那我们的社会自然会处处呈现出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幸福指数自然会不断提升。由此说来,在探讨究竟“幸福是‘神马’?”的时候,既要从物质建设层面深入研究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更要从精神层面深入研究如何引导幸福的价值追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人们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幸福观。因为幸福指数是与幸福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源于社会精神文明层面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