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考的结束,女儿炼狱般的初中学习生涯宣告结束。
回想这三年,尤其初三这年,对女儿是煎熬,对我们同样是难以忍受的折磨,简直就是处在刀口浪尖上。
初三一年,一直迷恋电视、动画片的女儿,只能和电视说拜拜,只在除夕,看了一晚春节文艺晚会,大年初一,女儿给自己放一天假,看了半天电视,还是被我强行关掉了,女儿特别反感,气鼓鼓地嘟囔:“放一天假都不行!”我厉声回:“你放假,可人家在学习啊。”女儿寄宿,一周回来一次,在家的时间也就一个晚上和半天,偶尔在完成作业后放松一下,都会遭到我的呵斥:“都火烧眉毛了,到现在还不认真,等中考考不好,哭都来不及了!”在我的高压下,女儿虽然停止了玩耍,但心里很不服气的。有时甚至会强烈抗议,母女之间的纷争往往在所难免。唉,有时我很伤心,总想放任不管,随她去,为她好她还不领情,何苦呢。这种想法只是暂时的,下次看到她贪玩,仍然会义愤填膺。为了给女儿节省几分钟的时间,初三我们也加入了为孩子拿洗澡换洗衣服的行列(初一、初二很多家长就去了,我们没去)。每天下班后,拿好衣服,匆匆忙忙赶往学校,站在食堂外面等候。
中考前的每次考试,变得那样重要,仿佛生命攸关,每次考完,赶忙和她班主任联系,不但问总分,还要问名次,名次好,甚感安慰,名次差,总是忧心忡忡,女儿反应更强烈,考好了,她会主动给联系我们,提一些要求,比如要零食,若分数不理想,回家脸上总是浓云密布,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敢问的,若问,肯定会看到暴雨梨花。
中考前报志愿,对女儿、对我们,又是不小的折磨。想报城区竞争指标,怕她考不到,她也有压力,又担心她压力过大反而考不好。因为她有绘画特长,我又与各校的美术老师联系,看是否可以通过艺术特长生进去。志愿改过来改过去,改了好几次。急得我夜不成寐。后来志愿报丹阳了,我竟然又追过去修改。
中考前,女儿很多同学去医院挂盐水(可能挂葡萄糖吧),女儿也吵着去挂,我觉得没必要。老公看到很多学生喝葡萄糖,向女儿建议,她怕胖,没答应。老师关照要吃好点,我带女儿去超市,让她挑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中考期间,学生全部回家,只在学校吃中饭。班主任特地关照要休息好,女儿每晚八点就上床休息,知道班主任打电话,她竟然说:我这样休息还不好?虽然我们也想她休息好,但也没必要那么早就休息啊。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她要休息,我们又不好说。只能和老公在背后嘀咕:这孩子怎么这么定性啊。
第一天中考,中午我想去学校看看,又不敢去,去了也不敢问,一天心神不宁。晚上回来,想从女儿的脸上分辨考试情况,竟然丝毫看不出,没想到她这么深沉。但也没发现有愁云,实在忍不住,我就改变策略,用迂回方式打听,问她作文情况如何,没想到她哇啦哇啦都说出来了,感觉还不错,再说语文和化学一直是她的强项(老公过后批评我问了)。最后一天,我认为考完了,总可以问了吧,可一想问,就被她顶了回来:烦死了,别和我提中考的事情。我心里一沉:完了,看来没考好。
女儿中考,她倒休息好了(上床早,至于睡着没,我没问),我是几夜没休息好的。总是莫名其妙醒来。白天上班,总是呵欠连天,没精打采的。
等待分数的滋味也很不好过,不知她到底考得如何。一天女儿突然问我:考不取是不是就没学上了啊?我更加紧张了,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分数公布。22日晚听别人说可以查分数了,我们一家三口紧张地守着电话,屏住呼吸,像等待宣判的死刑犯,心脏似乎都停止了。老公拨号码的手微微颤抖,以至于拨错了好几次。589,不错,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虽然分数不是特别高,至少发挥正常。
有两个同事花钱报了省丹中的自费班(据说半夜就去排队了),女儿也达自费分数线,征求她意见,她说出钱去上自卑的,不肯去。也好,毕竟要三万元的,对于我们不是小数目。再说,进了省丹中也属于差生,也没什么意思。觉得上城区的重点班应该没问题。25号,突然听同事说重点班要590分,刚刚平静的心又紧张起来,打电话到处询问,没人说590,但还是不放心。年轻同事说我太患得患失了。我说:你们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临到你们,也许比我更紧张呢。这样的折磨,要持续到报名,若是只读了普通班,那又是一块长久的心病。
这样的遭遇,很多经历过中考的家长都会有的,这样的考试制度,不但折磨孩子,连同家长一起受罪,这一遭算过去了,高考将是更严峻的考验,真不知何时是尽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