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5|回复: 2

政协委员:心脏支架暴利超过贩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5 1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11年03月14日 14:56:15   
     “从医药代表到药房医生再到开处方的大夫,药品回扣已经形成了一条龙,医院院长都很难查出来。”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李佩文说,人们都意识到药品回扣的严重性,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却很少能发现问题的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重华则大胆估算,药品回扣,除了占比较低的普药外,按医药行业的潜规则,药品回扣是药品零售价的20%~25%,即使按15%计算,全国一年也达450亿元之多,如果算上在回扣驱使下所开不该用药的金额,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一个小感冒要花上百元,许多老百姓对此已‘当怪不怪’,但是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董协良说,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究其原因,在于医生开药收受回扣的利益链未能真正斩断。”董协良委员直言,“尽管《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明确,医院如因不合理处方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监管仍集中在医保处方领域,对单次处方的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这为‘大处方’的产生留存了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赵平说,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让医生自己找食吃,难免不生出事情来。”

    如何从根本上确保患者利益不受损?董协良委员建议从4点着手:引入第三方监管,设立医院、患者之外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应由独立于医院的医政部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部门等第三方监督;通畅患者投诉渠道,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对规范处方亦起着关键作用;启动“阳光用药”监控体系建设,加大中间流通环节的监控,实现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医生开方用药、药品使用的规范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并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医生用药情况进行实时在线跟踪监控;用“标准化治疗”遏制大处方。

    陈重华委员也给出建议,各医院应开展反商业贿赂行动,严惩行贿者。同时,应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限期在各级医疗机构组建专门的医院药事与治疗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不断完善医院的药品处方集,以减少医生处方的随意裁量权,并配以主要药品以通用名处方等措施,给患者知情权,从技术上减少回扣的可能性。此外,在遏制回扣、控制费用的情况下,医院的收入不可避免地会减少,这就需要财政、医保等多渠道有更多的补偿机制,比如,将医保从中获益的一部分用于对医院的补偿。

    今年两会前夕,对全国各地民众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30.1%的受访者期待,通过“消除医疗领域商业贿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稿源: 中国青年报
发表于 2011-3-15 10: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人心之黑啊! 制度之差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2: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心脏支架暴利链,谁来“强拆”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11年03月16日 09:52:29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董协良说,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与其说这是一种“暴利”,不如说这是一种“暴力”,是一种对公民财富的公然抢劫。最可奇怪的是,这样的抢劫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患者发现被抢劫也不是一年两年了,2008年就有媒体曝光心脏支架黑色利益链,可以说早就“报案”了,可几年过去了,尽管媒体一再“报案”,却始终无人受理,无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在一幢幢平民的房子被当成钉子肆意强拆的时代,却似乎找不到一种力量来“强拆”罪恶的医药、医疗器械利益链。

    沈阳的张女士的母亲要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在萎缩的冠状动脉中植入了两个支架,该手术全部费用为5.4万多元,其中两个支架和其他辅助器械的费用为4.6万多元,占手术全部费用的85%,而诊疗费和手术费加起来才2000元,还不到手术全部费用的4%。试想,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下,原本可以服用药物保守治疗却“被支架”,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

    这样高额的医疗费用,一次手术,就可以摧毁很多家庭的经济基础,即便不必借贷做手术,家也很可能被掏空了。

    记者调查得知,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利润并不高,虚高的部分都产生于流通环节。与药品大体一样,其链条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独家代理商——区域代理商——省级经销商——次区域各级经销商——医院。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困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不能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直接销售产品给医院呢?这不明摆着增设一道又一道盘剥的关卡吗?原来按“现行政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销售医疗器械产品,需要经过医疗器械公司。

    虽则在利益链的最后一关,经销商私下按医院进价百分之十几的比例付给医生回扣,而医院还要光明正大地按规定加价10%―15%,但利润的大头毕竟还是在各级经销商手里。在销售过程中种种多余的环节,为什么不“强拆”?是“有关部门”不敢还是不舍得?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委发布的数字,200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67亿,有心脏问题的老人很多,据说每年安装支架的人群在以30%的速度递增,如果任由黑色利益链继续存在下去,支架也许能医治心脏,却会伤透民众的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 07:39 , Processed in 0.0697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