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塘镇
该镇紧扣“立足苏南,面向常州,打造常州‘后花园’,建设百亿新皇塘”日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认真做好“发展、改革、稳定、党建”四篇文章,扎扎实实打好“载体建设、品牌建设、集聚吸纳、科技创新、资本运作、软环境建设”六张牌,深入开展“双越”和“烈做”活动,全力推进“五大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实事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打造“五大品牌”(魅力皇塘、活力皇塘、特色皇塘、人文皇塘、和谐皇塘),奋力实现皇塘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向更高层次小康社会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93亿元,增长33.6%;实现利税总额3.56亿元,增长23.8%;实现财政总收入2.06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79元,增长15%。完成工业销售收入63.96亿元,增长28.1%;工业增加值18.71亿元,增长26.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4.50亿元,增长60.5%;新注册企业40家,新注册资本达1.12亿元;全镇500万元以上定报企业已达82家。
“早起的鸟儿吃虫多。”皇塘镇党委书记林丹如幽默的“开场白”,引出了这样的崭新发展理念:“十二五”期间,是该镇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迈上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拉开城镇新框架、加速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抓住转型升级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跻身现代化苏南强镇之林的攻坚时期。为此,我们必须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优先,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社会和谐化融合之路,努力把皇塘打造成具有现代工业竞争力、生态文化吸引力、三产服务辐射力、投资创业感召力、宜居宜游亲和力的现代化工业型新市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皇塘镇有着良好的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皇塘镇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比“九五”翻一番以上。尤其是近三年来,该镇着力发展以废旧橡胶高质化利用、陶芯、ACS树脂等项目为代表的新材料、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多晶硅等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循环硫化床锅炉、成套碾米加工设备、汽配核心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70%以上,并储备和上马了一大批重点项目。“事实上,近三年是我们转型发展的‘磨刀期’,这一时期为皇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夯实了基础。”林丹如的解释,切中肯綮。
基于当前的转型发展形势,综合考虑已有的发展基础,林丹如认为,皇塘镇“十二五”发展必须高点定位:到2015年,全镇GDP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力争达到69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力争突破6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7%;工业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围绕皇塘“十二五”转型发展,林丹如说:我们将积极实施四大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快速推进转型发展的‘左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与人才的支撑作用,构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促进科技和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城市现代化战略,按照“双突破、双超越”的要求,把城市化作为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加快构建“农村特色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国际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战争,坚持“三外齐上”,提高经济外向度。
协调发展战略,以“万顷良田”建设为突破口,以新市区、新市镇、新社区建设为主要特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走出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平衡发展;全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役,林丹如称为是皇塘快速推进转型发展的“右臂”。打好产业升级攻坚战役,重点是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着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大力发展高端商贸、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生态和文化旅游等,把皇塘建成人气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城、生态文化旅游区和行政商贸中心区;实施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计划,推动精品纺织、精工机械、精品包装等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规模工业企业提升价值链、拓展产业链;实施重大项目带动计划,坚持以质量优、体量大的项目来带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倾力扶持现有的一批重大项目,引进更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打好科技人才攻坚战役,重点是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推进科技创新联盟工程等人才工程,大力引进国内外领军型、精英型人才,力争三到五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科技创业孵化器5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创建科技产业园1个,培育3家产值超10亿元、7家超5亿元、8家超2亿元、18家超1亿元的大企业集团。打好新市镇建设攻坚战役,结合“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和新孟河开挖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全面、强势推进新市镇建设中的拆迁安置工程、新丰桥建设工程、北环路建设工程等一大批工程,加快形成“一核一心一带”为主体的城镇格局。打好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提升攻坚战役,主要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吸纳“三资”投入农业,加快“万顷良田”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城镇。打好统筹发展攻坚战役,在提升城乡基础一体化水平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产业布局、就业社保、金融服务、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大力实施“东进、西延、南优、北拓、中兴”的发展空间拓展战略,使建成区面积达到6.1平方公里;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健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尧塘镇:
打造百亿强镇 提前实现翻番
去年,金坛市提出“三年翻番、跨越发展”奋斗目标;今年,尧塘镇将“十二五”开局之年确定为“打造百亿强镇、提前实现翻番”攻坚之年,并围绕金坛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尧塘发挥与开发区融合和产业基础优势,建设承担中心城市主导经济功能的副中心”战略任务,将尧塘镇打造成金坛跨越腾飞的东大门。
3月20日,在尧塘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镇长吕洪力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39亿元,增长20%;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00亿元,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4650元,增长11%。今年,尧塘镇将完善提升八大民生工程:新建尧塘中心大街富民工程,新建水北中心卫生院健康工程,新建尧塘派出所和尧塘交巡警大楼平安工程,新建农民安置小区“紫薇花园”安居工程,新建农村客运服务中心大楼公交畅通工程,实施尧塘和水北集镇大街黑色化提升工程,实施天然气管网延伸便民工程,实施区域供水惠民工程。
围绕今年发展目标,尧塘镇将推进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做强光伏新能源产业,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做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强化“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园区推动、科技牵动、龙头带动”三大战略,打造以花卉苗木为中心的生态高效设施农业,做强做大10亿元苗木产业园,争创省级万亩花卉苗木科技产业园;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加快推进中心镇建设,空间布局上全面拉开“尧塘、汤庄中心集镇——水北、岸头中心村——集中居住点”框架,产业布局上立足现有产业特色,全力打造东部特色花卉苗木、中部现代服务业、西部新型工业三大板块。
尧塘镇“十二五”目标鼓舞人心,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镇党委书记冯锁强满怀信心地介绍,该镇将实施三大战略。一是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构建具有尧塘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旅游休闲、文化产业、社区服务四大生活休闲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壮大光伏新能源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速、规模做大、比重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镇工业销售收入超30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15家,其中超200亿元企业1家、30亿元企业1家、上市企业3家。二是城镇拓展提升战略,规划建设安置农户512户的紫薇花园小区,投资18亿元重点建设尧塘中心大街,逐步将尧塘镇建成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南名镇”。三是社会和谐进步战略,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尧塘,取浩淼洮湖之丰饶,得沿江高速之便捷,占省级园区之优势,先后跻身常州活力乡镇、江苏无公害粮油产地、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行列……金坛东大门近百平方公里土地上,正描绘出实力新尧塘、活力新尧塘、宜居新尧塘、平安新尧塘、幸福新尧塘一幅幅美景。
尧塘镇“十二五”发展目标
金坛率先首富区。产业发达、实力雄厚,重点实现“三个同步人均倍增”:人均GDP11万元左右,人均一般预算收入6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550元。
转型发展先行区。三产兴旺、科技先进,重点实现“三个占比提升”:三产占比20%、科技进步贡献率65%以上、研发投入占GDP2.8%。
城镇文明示范区。环境优美、人文繁荣,城镇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持续提升,重点实现“三个明显提高”:城镇公共文明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城镇绿化率明显提高。
人民幸福和谐区。社会和谐、管理创新,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重点实现“三个全面覆盖”: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实现100%全覆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