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味道江湖 于 2011-4-18 14:31 编辑
钦差:受皇帝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比喻由上级特地派来处理重大事件的人员,有讽刺意。
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明巡抚之名,始见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命懿文太子巡抚陕西,亦系临时差遣。
“不举报,我们不会有行动”——这是笔者与很多执法部门私下沟通得到的回答!
举报了,他们也不会有行动——这是笔者多次亲身经历的实际感受。
事实上,无论中央部门多么声撕力竭的喊话要求保证老百姓食品安全,地方首长们仍然如过耳旁风。连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在地方首长高升的指标上没有食品安全这一项。就算出了问题,也只需要拿下属的有关局办负责人顶罪。
而各有关食品安全的局办负责人在多年没有修订的工作流程和惯例下,理所当然的期想象着所有的商贩都流着道德的血液,一如既往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做着良心事。只是商贩们已经超出了官员们的期望,广大官员的劣根性已经传染到他们身上。他们已经可以“自主创新”去创造更廉价、更美观的食品去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从而通过销量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种情况在人均GDP3000-10000美金期间,人性之上的罪恶遍地开花。
打着“舆论监督”这面招牌的媒体,显然比各政府局办更亢奋。在追求发行量、点击量的市场运营机制下,媒体扮演着“宣传者”与“钦差大人”的双重角色,而这些钦差大人们比那些执法安检人员更加内行和细致。所到之处,问题凸显。这不,原创文学版块『四月散文』的征途才过一半,“问题馒头”,“公款茅台”,“牛肉精”,已经接连发生。而这些都源于“钦差大人”的尽心尽责。
接二连三的问题事件曝光,一方面凸显了钦差大人的尽心尽责,另一方面映衬了各局办的不作为。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不是一般的本末倒置。
老百姓为新钦差大人的行为叫好,但是我们更期望有关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其实我们最希望的是新钦差大人发现的问题越少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