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6|回复: 5

《富春山居图》与丹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3 09: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富春山居图》与丹阳  2011年06月03日
  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于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前段《剩山图》、后段《无用师卷》合璧展出,举世瞩目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旷世杰作,野老邹之麟称它为“书中之右军,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如“右军之兰亭也,甚而神矣”。董其昌展观其画大呼:“吾师乎!吾师乎!”沈周背临此画题识中写道:“墨法、笔法深得董巨之妙,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明张丑在画论《清河书画舫》中称其“清真秀拔,繁简得中”。近代海上画家吴湖帆在他收藏的《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题签:“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惟《富春山居图》独存。
  《富春山居图》在世间流传的过程中也曾在镇江被收藏:丹阳的张范我收藏的火烧本《富春山居图》。王翚临仿《富春山居图》摹本赠送给镇江笪重光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于至正十年创作,用了四年时间而成。他的师友吴用师怕有人“巧取豪夺”,请黄公望在题词明示:“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吴用师是《富春山居图》第一位收藏者。沉寂一百多年后,此画给吴门沈周收藏,沈因遂为“其子干没”,背临此画,万历24年又被董其昌收藏,董又用千金卖给了宜兴吴之矩,之矩又传给儿子吴问卿。“问卿且死,爱有能割,直焚以为殉。其从子子文以他册易出,已烧焦前段四尺余矣,此图不能复全壁”。吴子文将焚烬本一分为二,前段卖给古董商吴其贞,后段卖给丹阳的张范我。后来被清宫内府收藏,编入《石渠宝笈》次等。前段后被王廷宾、吴湖帆收藏,1956年吴湖帆为浙博书法家沙孟海劝说下,赠予浙江博物馆收藏。
  张范我,名伯骏,丹阳人。善画山水,悠然清远,博雅好古,聪悟通诸技艺,性率直。“无钱即典田宅以为常”。张范我收藏四年,因“家道中落”又卖给了泰兴季因是。
  吴其贞是古董商人常往来于苏州、杭州、京口、扬州、宜兴、金陵、泰兴等地,和这里的收藏家、书画家交往甚密。顺治壬辰(九年)五月廿四日,吴偕庄澹庵同往丹阳张范我家中“往竭借观,虽日西落,犹不忍释手”。庄澹庵,武进人,仕至庶子侍读。工诗文古辞,善书画,山水小景荒率有笔趣,墨兰亦秀发。吴庄二人观看《富春山居图》后,心情异常激动,但张范我还不知道此图已被焚烧二段,他所收藏是“残卷”,吴其贞此时将前段买下,“尚有尺五六寸,而山水丘壑之景,全不似裁切者。今为余所得,名为《剩山图》。”吴其贞将这段交往记录在他的著作《书画记》中,足以资证明张范我收藏此画的真实性及《富春山居图》的“厄运”。
  明清以来,仿古之风日甚。《富春山居图》被众多的画家所临仿,有数十幅之多,是“师古人”范画之最。其中要数四王之一王翚临摹最多,有七幅。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清晖主人,常熟人。他的山水画“集古人之笔,尽趋笔端”,“有临尽天下名迹”之称,以“北宗”闲架而“南宗”气韵,画坛誉为“画圣”。他一生中共临仿《富春山居图》七次,存世只有三件:一件故宫收藏,一件是辽宁博物馆收藏,还有一件是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1672年,王翚为好友笪重光而临仿。此画长743.5厘米,阔38.4厘米。有王翚的老师王时敏题识和一封信札,画上还有笪重光的藏印。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这幅画的时间和地点是润州焦山。“旧冬石谷偶游润州,复为在翁侍御对临真本,今将赴焦山度夏之约,过娄话别,因携此卷见示。始见其笔墨纵横,超逸入神,有运斤成风之妙,而忽归于平淡,大痴二百年来翻身之作怪,白石翁所以自况者,征之今日,端不多识。”但王时敏想得到王翚的《富春山居图》摹本,将此卷“窃下”,请笪重光亲自题识。但笪重光的品质又使他崇敬,“残年何幸获此巨观,虽欣善有心,未敢轻清,乃承石谷慨话舐笔,兼谷索侍御题识见贻,闻之益不胜狂喜。盖侍御清风俊节,砥柱颓波,丽躁雄文,主盟风雅,余盼响亦有年。”
  笪重光(1623年-1692年)字在辛,号江上外史,丹徒人(一说句容人),官御史,风骨棱棱,虽权贵亦惮之。秦祖荣论及书画:风流儒雅,跌宕多姿,笔墨二字,阐微入妙,闲写山水,高情逸趣,横溢毫端,良由鉴赏精也。书法学苏米,与姜震英、汪士鋐、何焯称“四大书家”。所著《书筏》《画筌》曲尽精微,有裨后学。京江画派领袖王文治太守最为称服。故宫曾展出他的“仿元人小景轴”可资印证。
  明清之际,江南画坛兴盛是中国美术的“春天”。画派风起云涌,群星争辉。画家之间互相谈艺论道蔚然成风。苏州、常州、京口、金陵的著名画家彼此相互间长宵秉烛,谈讨古今,兴惬飞功,畅怀胸臆,笔墨之契,庶可千古。王翚、恽南田、笪重光、王时敏、查士标等人从康熙壬子到壬戌(即1672年至1682年)十年间交往甚密,也给后人留下许多精品力作,熠熠生辉,是清代画坛上最耀眼的明珠。
  笪重光在毗陵(即常州)与石谷、恽南田共同创作时,在《题石谷为南田正叔作徐幼文曹知白二图卷尾》写道:“壬子秋日,石谷王子与余同下榻毗陵之近园,友仁正叔,朝夕讨论书画不辍,石谷为余临子久《富春山居图》……”说明王翚为笪重光临仿《富春山居图》(弗利尔卷)的地点是毗陵,而不是润州。可以这样推测,王翚在来润州前,曾与老师王时敏说过,当王翚到润州时,笪重光在毗陵,后又去毗陵会笪重光,为他而临仿《富春山居图》,所以笪在题石谷画中将此事写出。地点的变故,王时敏是不知的,因而也就认为在润州。王翚为笪重光的摹本1950年流落海外,为美国华盛顿国家东方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真一仿,在百年流传中,在镇江落户,也是《富春山居图》在艺术历史长河游历中与镇江的一段情缘。
bc305bae43d60f51670d33.jpg
发表于 2011-6-3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一幅画,一段历史,抚古追昔,有泰山之重哦!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5: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一幅画,一段历史,抚古追昔,有泰山之重哦!
XJH1974 发表于 2011-6-3 11:37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发表于 2011-6-7 16: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3# 齐梁君子 {:1_194:}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6: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富春山居图》的前世今生  2011年06月01日 来源:中 国 新 闻 网
       6月1日,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拉开序幕。传世名画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成画660多年后,被分开360多年后,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完成于1350年(元顺宗至正十年),是黄公望为友人无用师和尚所绘。该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对后世画风极具影响,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在明代《富春山居图》曾被书画家沈周、董其昌收藏。
  1650年(清顺治七年),宜兴收藏家吴洪裕病危,竟以此图投火为殉,幸被其侄从炉火中抢出,前段数尺已焚毁。该图焚后分成两段,前段为剩山图长51.4厘米;后段世称无用师卷长达636.9厘米。
  重新装裱后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让与王廷宾,后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
  至抗日战争时期,剩山图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
  1956年,《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成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而无用师卷1652年由江苏丹阳张范我转手泰兴季国是收藏,后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岐诸人之手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见后爱不释手,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其实,这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后世称之为子明卷。
  1746年,乾隆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他一边坚定地宣布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从此进入宫廷,在乾清宫里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
  1816年,胡敬等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始得正名为真品被编入。
  1933年,日军攻占了山海关,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由北京经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南京,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中国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世纪90年代,浙江省开始谋划两岸《富春山居图》的合璧。
  1999年,浙江省举行“海峡两岸书画家《富春山居图》圆合暨富春江雅集活动”,《富春山居图》在两岸现代画家的笔下实现了一次合璧。
  2008年开始,浙江省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就合璧展出之事直接进行了通函协商和会晤洽谈。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jizhe提问时谈到《富春山居图》时说:“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由此极大推动了两岸对“富春合璧”的关注。
  2010年6月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访问台湾,表示浙江愿意为《富春山居图》合展走出第一步,将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先到台湾合璧展出,同时也希望未来在合适的时候,请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所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到大陆来合璧展出。
  2010年8月20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何传馨访问浙江省博物馆。11月10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再次来访,最终形成合展备忘录。备忘录明确,浙江省博物馆愿意先将馆藏文物《富春山居图》剩山图送到台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联合展出。为推动双向交流,展览主办单位(即台北故宫博物院)愿意在适当的时候,促成所藏文物《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到大陆联合展出。
  2011年1月16日,台湾广达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百里先生受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委托,与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在《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浙江富春江畔的富阳市举行“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签署仪式,双方确定“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于2011年6月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
  5月11日,《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合璧展览点交启运仪式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举行,剩山图启程赴京。
  5月18日,《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等12件大陆各大博物馆黄公望相关文物点交仪式在京举办,剩山图启程赴台。
  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富春山居图》实现历史性的合璧。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1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后段称《无用师卷》,1652年归于江苏丹阳张范我,张氏酷爱收藏,常至“无钱则典田宅以为常”的地步。后转入泰兴季寓庸之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9 16:27 , Processed in 0.0576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