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5|回复: 3

《富春山居图》与丹阳的渊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4 22: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图为王翚临仿《富春山居图》

学署烟异(《点石斋画报》)


  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于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前段《剩山图》、后段《无用师卷》合璧展出,举世瞩目。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旷世杰作,野老邹之麟称它为“书中之右军,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如“右军之兰亭也,甚而神矣”。董其昌展观其画大呼:“吾师乎!吾师乎!”沈周背临此画题识中写道:“墨法、笔法深得董巨之妙,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明张丑在画论《清河书画舫》中称其“清真秀拔,繁简得中”。近代海上画家吴湖帆在他收藏的《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题签:“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惟《富春山居图》独存。
  《富春山居图》在世间流传的过程中也曾在镇江被收藏:丹阳的张范我收藏的火烧本《富春山居图》。王翚临仿《富春山居图》摹本赠送给镇江笪重光。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于至正十年创作,用了四年时间而成。他的师友吴用师怕有人“巧取豪夺”,请黄公望在题词明示:“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吴用师是《富春山居图》第一位收藏者。沉寂一百多年后,此画给吴门沈周收藏,沈因遂为“其子干没”,背临此画,万历24年又被董其昌收藏,董又用千金卖给了宜兴吴之矩,之矩又传给儿子吴问卿。“问卿且死,爱有能割,直焚以为殉。其从子子文以他册易出,已烧焦前段四尺余矣,此图不能复全壁”。吴子文将焚烬本一分为二,前段卖给古董商吴其贞,后段卖给丹阳的张范我。后来被清宫内府收藏,编入《石渠宝笈》次等。前段后被王廷宾、吴湖帆收藏,1956年吴湖帆为浙博书法家沙孟海劝说下,赠予浙江博物馆收藏。
  张范我,名伯骏,丹阳人。善画山水,悠然清远,博雅好古,聪悟通诸技艺,性率直。“无钱即典田宅以为常”。张范我收藏四年,因“家道中落”又卖给了泰兴季因是。
  吴其贞是古董商人常往来于苏州、杭州、京口、扬州、宜兴、金陵、泰兴等地,和这里的收藏家、书画家交往甚密。顺治壬辰(九年)五月廿四日,吴偕庄澹庵同往丹阳张范我家中“往竭借观,虽日西落,犹不忍释手”。庄澹庵,武进人,仕至庶子侍读。工诗文古辞,善书画,山水小景荒率有笔趣,墨兰亦秀发。吴庄二人观看《富春山居图》后,心情异常激动,但张范我还不知道此图已被焚烧二段,他所收藏是“残卷”,吴其贞此时将前段买下,“尚有尺五六寸,而山水丘壑之景,全不似裁切者。今为余所得,名为《剩山图》。”吴其贞将这段交往记录在他的著作《书画记》中,足以资证明张范我收藏此画的真实性及《富春山居图》的“厄运”。
  明清以来,仿古之风日甚。《富春山居图》被众多的画家所临仿,有数十幅之多,是“师古人”范画之最。其中要数四王之一王翚临摹最多,有七幅。
  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清晖主人,常熟人。他的山水画“集古人之笔,尽趋笔端”,“有临尽天下名迹”之称,以“北宗”闲架而“南宗”气韵,画坛誉为“画圣”。他一生中共临仿《富春山居图》七次,存世只有三件:一件故宫收藏,一件是辽宁博物馆收藏,还有一件是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1672年,王翚为好友笪重光而临仿。此画长743.5厘米,阔38.4厘米。有王翚的老师王时敏题识和一封信札,画上还有笪重光的藏印。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这幅画的时间和地点是润州焦山。“旧冬石谷偶游润州,复为在翁侍御对临真本,今将赴焦山度夏之约,过娄话别,因携此卷见示。始见其笔墨纵横,超逸入神,有运斤成风之妙,而忽归于平淡,大痴二百年来翻身之作怪,白石翁所以自况者,征之今日,端不多识。”但王时敏想得到王翚的《富春山居图》摹本,将此卷“窃下”,请笪重光亲自题识。但笪重光的品质又使他崇敬,“残年何幸获此巨观,虽欣善有心,未敢轻清,乃承石谷慨话舐笔,兼谷索侍御题识见贻,闻之益不胜狂喜。盖侍御清风俊节,砥柱颓波,丽躁雄文,主盟风雅,余盼响亦有年。”
  笪重光(1623年-1692年)字在辛,号江上外史,丹徒人(一说句容人),官御史,风骨棱棱,虽权贵亦惮之。秦祖荣论及书画:风流儒雅,跌宕多姿,笔墨二字,阐微入妙,闲写山水,高情逸趣,横溢毫端,良由鉴赏精也。书法学苏米,与姜震英、汪士鋐、何焯称“四大书家”。所著《书筏》《画筌》曲尽精微,有裨后学。京江画派领袖王文治太守最为称服。故宫曾展出他的“仿元人小景轴”可资印证。
  明清之际,江南画坛兴盛是中国美术的“春天”。画派风起云涌,群星争辉。画家之间互相谈艺论道蔚然成风。苏州、常州、京口、金陵的著名画家彼此相互间长宵秉烛,谈讨古今,兴惬飞功,畅怀胸臆,笔墨之契,庶可千古。王翚、恽南田、笪重光、王时敏、查士标等人从康熙壬子到壬戌(即1672年至1682年)十年间交往甚密,也给后人留下许多精品力作,熠熠生辉,是清代画坛上最耀眼的明珠。
  笪重光在毗陵(即常州)与石谷、恽南田共同创作时,在《题石谷为南田正叔作徐幼文曹知白二图卷尾》写道:“壬子秋日,石谷王子与余同下榻毗陵之近园,友仁正叔,朝夕讨论书画不辍,石谷为余临子久《富春山居图》……”说明王翚为笪重光临仿《富春山居图》(弗利尔卷)的地点是毗陵,而不是润州。可以这样推测,王翚在来润州前,曾与老师王时敏说过,当王翚到润州时,笪重光在毗陵,后又去毗陵会笪重光,为他而临仿《富春山居图》,所以笪在题石谷画中将此事写出。地点的变故,王时敏是不知的,因而也就认为在润州。王翚为笪重光的摹本1950年流落海外,为美国华盛顿国家东方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收藏。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真一仿,在百年流传中,在镇江落户,也是《富春山居图》在艺术历史长河游历中与镇江的一段情缘。
     
发表于 2011-6-4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237:}多谢楼主,长见识了。。。
     
发表于 2011-6-4 22: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没艺术细胞啊,不太会欣赏
发表于 2011-6-5 2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点牵强附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19 16:42 , Processed in 0.0529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