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兄老弟”
人生在世,首先要与人打交道,互相接触,如何称呼是很有讲究的。
过去都称同志。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因为他们各自都有着自己追求的理想,故“同志”中人称同志恰如其分,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后来历史前进、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了,经济发展了,“阶级”淡化了,言论自由了,彼此之间的称呼也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对企业家称老板了,对学者称先生了,对女同志称小姐或女士了(后来又一律称美女),对领导的称呼也开始简化了,在科长、局长、处长、厅长前面冠以姓,后边一律省略“长”;也有叫老板的,甚至叫“老大”的。总之有点乱,不置可否。这也就算了,可一些人干脆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统统来了一个“老兄老弟”,叫人听起来似乎感动,想想激动……再想想却又不是个滋味。
从亲情意义上说,只有父母所生或三代之内血脉兄弟,尚可称老兄老弟,怎么又从其他地方冒出了个“老兄老弟”呢。如果存在你又如何体验,在什么地方有“老兄老弟”的感觉呢!所以我看大凡动不动叫“老兄老弟”的只不过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罢了,大可不必当其真,更不必放在心上,随它自生自灭为好。其次据我观察,大凡“老兄老弟”常挂在嘴边的人,甚至第一次见面就称对方为“老兄老弟”的,大都外热内冷之人,只不过是一种市侩功利在作怪,本身可能就是俗不可耐的虚套之人。一声“老兄老弟”只是他们庸俗的思维定势,一声“老兄老弟”后其实没有任何老兄老弟的情份。不信你可以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接触的人中,那些热衷称“老兄老弟”之人,是你真正的老兄老弟吗!是你亲情中的老兄老弟吗!真是你心目中的“老兄老弟”吗!我看都不是,你不是他们的“老兄老弟”,他也根本没有把你当作真正意义上的老兄老弟。一旦事过境迁,也就成了过眼烟云。我曾经工作的某个乡镇,是一个喜欢拜“寄爹”“寄娘”的地方,很多人都拜了“寄爹”“寄娘”。一个集镇的队长让儿子拜了十几个“寄爹”“寄娘”,可怜小朋友春节时小小年纪背着礼品到处送礼,弄得大人小孩彼此都尴尬,到最后还是一个个不了了之,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再见到面,常常难以称呼,尴尬不已。生拉硬拽的“寄爹”“寄娘”,没有弄出亲情,反而弄出了不和谐的局面。前不久,据美联社报道说,澳大利亚禁止在议会大厦使用“老兄老弟”的称呼,原来国外的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这个称呼的负面作用。
“君子之交淡如水”,总而言之,称呼还是实在一点好,还是简单一点好,还是平常、平淡、平凡一点好,那样才真实、真诚、真情,那才是常人、常态、常理,也才有可能常来、常往、长久、长新……
刊登于2010年12月2日《丹阳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