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单骑走京沪:丹阳北站威武大气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丹阳讯(特约记者 杜启弘)镇江的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夜。早上准备出发时,雨又下了起来。中午12时40左右,在接近丹阳北站的旷野中,铺天盖地的暴雨令我猝不及防,且四下空旷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到了车站候车厅楼下,人像从水里爬出来一样。
丹阳北站地处偏僻
丹阳北站,离城区偏远。顺着乡村公路北上十余公里才能赶到。且村道狭窄弯曲,好在每个路口都有方向提示,否则找到这个偏僻乡野的车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丹阳北站的规模,并没有受到地处偏僻的影响,远超想象中的县级市标准,大于此行见到的部分地级市车站。在旷野中,棱角分明的长方形主体建筑雄踞京沪高铁线上,在黑云密布的天空衬托下,越发威武大气。
丹阳北站宽阔的广场上,地面已铺设完毕,周边附属设施建设接近尾声。工人说,车站大厅主要工作已结束,站区连通外面的通道会在三天内结束施工,除部分不影响客运运行的附属设施之外,本月底广场和候车大厅基本可以竣工。
附近镇子里,关于高铁的议论此起彼伏,对即将投入使用的丹阳北站,居民们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这座原本偏僻的简陋小镇随着高铁的开通开始热闹起来,距城区十余公里的路程会在开发建设中渐渐缩短,小镇会与丹阳城一样因京沪高铁而改变。
丹阳人文温和内敛
丹阳的历史与长三角层层叠加的冲击土壤一样厚重,早在秦时就以“县”的行政地位存在,成为“市”也有20余年历史了。
漫步丹阳街头,充斥着现代的匆忙步履和历史的舒缓沧桑。这座虽谈不上繁华也不具备鲜明个性的小城,整洁有序,城市设施周详到位。作为长三角地区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丹阳的实力在国内县级市中处于前列。
晚饭时,记者在丹阳城区餐馆里点了一盘韭菜炒鸡蛋。菜上来时,却只看到绿生生的韭菜。用筷子拨了一下,黄澄澄的鸡蛋饼才从韭菜中露出头来。饭后,走在雨中的丹阳街头,那盘韭菜炒鸡蛋不断在眼前浮现,丹阳城、丹阳人,就如这盘“内敛”的菜,颇具实力却又含蓄温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