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72|回复: 85

出与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17: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时光溢出自身的轨道,倒退着向我走来。一些尘封的日子逐渐开始清晰,不知不觉,我已经活在记忆里了。
   那个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古琴曲《太古遗音》的古琴演奏家陈雷激先生,受作曲家刘湲邀请,曾于1990年的冬天,携法国夫人安娜与混血儿子陈养和来丹小住。
   出于对文学艺术的崇尚与向往,陈雷激及其家眷的到来,给原本已经热情高涨的一帮朋友带来了新的欣喜。尤其是胜华兄长(道可道)倾其所有的真诚招待,在那个年代对于禳中羞涩的我们来说更是难能可贵。朱大可在〈古琴.被尘封的大音〉一文已略有记叙。现在想来仍然倍感珍惜。
   许多美妙、欢喜的交谈、演奏,已随岁月淡淡模糊。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影响我以后人生态度甚至轨迹的,却是陈雷激先生法国夫人安娜的一句话。记得在谈到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这一类话题的时候,安娜用生硬却很深刻的中文说“我们、要、努力、摆脱、社会化、的、人”。
   起初,我并不明了安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更不明白以后的岁月为理解这句话所付出的代价。当安娜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尽管有点如梦方醒,却依然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以我们那时开门办学所学习到的知识,要想完全领悟安娜这句话的道理,是困难的。但我至今仍然记得安娜那淡远的眼神与超然的口吻。
   三十岁,是人生的上升期,精力饱满、精神旺盛。可以说正是入世拼搏、奋斗的时候,而我却过早地受到出世的影响。安娜的一句话似乎为自己的懒惰、消极找到了现存的理由。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一直迷迷糊糊地在努力摆脱所谓的社会化,但什么是社会化到至今我却还是一直弄不太清楚,因为我知道,我从来都没有从根本上进入过社会。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圈,那么我就是一个一辈子都游离在这个圈子外面的橡皮人。一个生活在社会外面、完全与社会绝缘的人又从何谈起摆脱社会呢?
   对于安娜那句话的理解,从那时到现在都是断章取义、莫名其妙的。乃至于有时把自己弄到啼笑皆非的境地。其实,摆脱社会化,并不是摆脱现实,对于社会,也并不是不参与。摆脱,不是人生的逃避,而是应当积极地去了解,知道其规律,然后努力使自己能很好地融入,找到自己的定位,去完成人生的轨迹。   
   多年来和老季兄茶余饭后的交谈,更多的是回顾与总结我们所走过的路。其实当我们把自己原本没有的身段再放低,把原本不是很高的道德门槛再提一提,心里应该还是豁然开朗的。虽然自己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年纪,但是人生的大半辈子已经过去,现在来谈出世入世这个话题,未免有些苦笑的成分。想当年,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
   有一点,多少可以慰藉自己的就是,在面对诸事诸物时,心态虽然不能完全清静下来,但努力“不动心”确是我这么多年来努力坚守的一个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7: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 古琴:被尘封的大音

我是在西洋音乐的摇篮里长大的。我自幼学习钢琴,迷恋贝多芬、萧邦和舒曼,坚信钢琴与小提琴的魅力,而对所谓“民乐”充满了轻蔑。但1990年冬天在苏南的小城丹阳,我意外地窥见了古琴的力量。

我和作曲家刘湲蛰居在那里写作。长江里的阴寒,越过数十公里的土地向我们涌来。气温是零下六度,而室内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脸盆里的水结了厚厚的冰层,写作已经难以为继。刘湲跟我商议之后,打了一个电话。当天下午,一个瘦骨嶙峋的青年,携着他的法国妻子和混血儿子,出现在我们下榻的招待所里。这就是琴师陈雷激,杰出古琴家龚一的入室高徒。他的来到改变了我们的冷冻状态。

琴师把琴放在床上,用一首只有十分钟长度的《广陵散》简本做了开场白。这支古曲,相传由先秦隐士所作,因稽康受刑赴死前的弹奏而著称于世。那琴也是一件古物,据说来自明代,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形状看起来是如此弱小,却出乎意料地发出了悲怆而博大的声音。演奏结束时,两位当地的不通音律的诗歌青年,突然伏在床上嚎啕大哭。而我则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奇怪的开场白,哭泣者事后都有些腼腆,仿佛是做了错事的孩子。后来我才意识到,在那个悲剧性的年代,只有古琴的力量才能撕开坚韧的苦痛,并给所有无望者以最高的慰藉。

第二天,我们在一栋清代老宅里举行了正式的古琴演奏会。我点燃印度的奇南香,沏上一壶由台湾制壶家赠我的冻顶乌龙,开始了虔诚的倾听。在场只有寥寥数人。窗外是呼啸而过的寒风,古老的屋子空旷而凄清,冷得犹如冰窟,却弥漫着难以形容的香气和暖意。

琴师演奏了《平沙落雁》、《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和《胡笳十八拍》的节本。《平沙落雁》的宇宙叙事,超越了我以往的全部艺术经验。我无法描述当时的震惊:手指在七条细弦上抚动和滑行,似乎在悄然触摸着世界的边界。乐音犹如天籁,有时则发出裂帛般的声音,仿佛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总体性叹息。这是唯一没有尘土的声音,勾勒出月华浩大、星光灿烂的图景。到处弥漫着无限的光线,它们推开了所有存在物的阴影,也推开了我内心的寒冷、纠缠与焦虑。
  
琴、乌龙茶、奇南香、清代古屋和冰封的小城,这些物体就像是零散的字词和短语,被诗性的句法交织起来,重组了正在时间中湮灭的灵魂。我有了脱茧而出、焕然一新的奇异感受。没有任何一种记忆能够让我从这样的光线里离开。这是伟大的经验,它描绘了中国文化所能企及的精神顶点。

但琴的地位已经被十四弦的筝所篡夺。我们看到,古筝手成了国乐团的核心,他通常坐在舞台中央,像弹奏竖琴一样快速推动着琴弦,令它发出流水般轻盈的琶音。在世界各地的豪华演出中,筝与二胡、琵琶、阮、埙、笛、唢呐和编钟的合奏,演绎着东方国家主义的宏大趣味,但那种凌乱、嘈杂及其不和谐的声音狂欢,却掩蔽了古乐器的灵魂之声。国乐团的队伍越发庞大,其音量也越发嘹亮,但它的内在力量却变得日益轻忽,一如毛泽东所笑指的道德鸿毛。

遗世独立的古琴已被人淡忘。2004年初,北京知识界举行了一场古琴会,两百多位学者、诗人和警察济济一堂,高谈阔论,大声喧哗,到处弥漫着喧嚣的话语尘土。陈雷激的古琴孤立无援地躺在一边。它所发出的微弱声音,淹没在鼎沸的人声里。这就是古琴的命运,它的寒伧容貌及其吟唱,遭到了人们的轻蔑。
  
我的一位朋友家里,也陈放着一具晚清的古琴,琴弦已经松弛或中断,琴身上的生漆也已剥落,其上布满了日常生活的尘埃,仿佛是一具收藏声音骨灰的木匣。是的,早在先秦时代,古琴的知音就已难以寻觅。伯牙和钟子期的默契,竟然会成为一种流传久远的神话,它向我们证实了琴及其乐音的脆弱。它的喑哑性和孤独性从诞生时就已被注定。但它的伟大性却依然延续了两千年之久,存活于音乐学院课堂和民间琴社之间,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我意识到,基于倾听者的普遍缺席,及其它沦落为附庸风雅的道具,历史正在回收这个奇迹。它向世人宣告了古琴湮灭的噩耗。(作者:朱大可,原载《南方周末》)
     
发表于 2011-7-12 17: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当一个人经常回忆和总结时,那他就开始老了。O(∩_∩)O~
发表于 2011-7-12 17: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212:}举贤不避亲,先来加个精。嘿。
强哥的朋友都是名人哇。
出世与入世,我支持一条道走到底吧。纯粹一点,免去一些矛盾与痛苦。
第一段的那一句话,我非常喜欢!
最后一段的不动心,好,心不动则身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发表于 2011-7-12 1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老仙此文,非赞不可!
努力摆脱社会化的人。首先要融入社会,懂得什么是社会化,然后再去体会个体精神与社会的冲突,冲突导致痛苦,痛苦是摆脱的力量。
所以人的一生应该是“融入”与“摆脱”两种力量的抗衡,经由这样的抗衡,才能导致社会形态不断演变,以达到相对更适合个体生存的社会。
发表于 2011-7-12 17: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想养活一家老小就要入世,不入也得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8: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3# 孤独的舞者
非常赞成你的说法,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回忆更值得他做的事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8: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4# 凌寒如雪

谢谢如雪妹妹!我这篇文字是承受不起加精这样的褒奖的。
只不过到了现在这样的年纪有些无可奈何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8: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5# 思想的芦苇
芦苇妹妹思想的深刻是大家公认的,“融入”与“摆脱”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8: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6# 萧若秋
若秋兄所言及是!
发表于 2011-7-12 19: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蝶之灵 于 2011-7-12 19:24 编辑

一张琴,一盏茶,一点生活的禅,静听,泪盈,香浮……
发表于 2011-7-12 19: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也被楼主的音乐莫名感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9: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1# 蝶之灵

蝶儿你好!禅谈不上。只是想把人生的过往回顾一下,其中觉悟些什么。
     
发表于 2011-7-12 19: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1-7-12 1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社会化的人——生计的人!
自 由的人——个性化的人,也就是活出自己,特重与精神层面。在于坚持,但这个坚持满是苦涩,满是无奈,有时还有些可笑,笑这世界,笑这世间,笑这人情冷暖,但是,回过头时,想想,又不得不笑笑自己这个所谓的“自 由的自己”!
强哥平实中见积攒,生活将我们都摸成了一面细沙,在上面可以随意的创作!
发表于 2011-7-12 19: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3# 张强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生活是“缠”,被名利情愁缠。生活是禅 回归朴素并是 农夫(妇)·山泉·有点“田”{:1_169:}读先生的文字,自是有一份从容淡定在心间了 有此等心境 便是人生好时节{:1_207:}
发表于 2011-7-12 2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好辩证的心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2: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5# 猎犬
菊哥如握,创作一说在我来说真的谈不上,喜欢文字,只是自己找到的一种情绪的排泻方式。在这个有些扭曲的社会,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出与入都是无所谓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能够善待自己就已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2: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7# 味道江湖

味道晚上好!哲学我没有学习过。我想讲的,就是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对世界或者社会有个正确的认识,那么对于自己的一生将是受用不尽的。当然,如果有许多良师益友那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3: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回复 14# 山中过客
谢谢过客驻足访问!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2-23 11:23 , Processed in 0.0910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