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4|回复: 16

地级巢湖市被撤销了,镇江还会远吗?(句容将铁定入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6 19: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1-8-6 19:38 编辑

2011年6月上旬,中央批复文件已下达,将巢湖和六安的部分区域并入合肥,撤销地级市巢湖市。合肥将在短期内基本实现政区面积、人口数量翻番,合肥市辖县区数量也可能会增加到10多个。

《中国发展报告2010》对“十二五”期间及今后全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做了清晰的概括,江淮地区首次被列入全国重点发展的8大城市群当中,而合肥是江淮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因此“在全国最新的生产力布局中,合肥承担起重要的战略功能,向区域性特大城市新跨越就具有了必然性。

合肥滨临巢湖,得天独厚。但是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却是两个城市共管,缺乏统一的政策和管理,导致巢湖存在问题很多。历史上的巢湖市区域,很多也曾经就是庐州所辖。巢湖市地处巢湖和长江之间,是合肥通江达海的必然通道。
有关大合肥组建坊间已流传已久,一位网友分析:扩大合肥市行政区域,将巢湖市部分县市划归合肥市,使合肥从“环城”走向“环湖”和“滨江”,使合肥的辐射带动、规模发展、权重提高都上升一个层次,是个多赢的好办法。
合肥现状:四个区,3个县;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7%。

     1、从全国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剔除四个直辖市和港澳台特别区,余下的27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13,79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33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12%。而合肥市辖区县只有7个,辖区县(区)差4个,面积差快一半,人口差90万人,连全国平均数都达不上。

     2、从华东地区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剔除上海市,余下的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9,640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6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市离这个平均数也有不小的差距。


     3、从中部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晋、豫、鄂、湘、赣、皖6个中部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0个,平均面积8,1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5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也没有达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平均数。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客观地看出,合肥偏小。所辖区域差3-4个,人口占全省比例差2-5个百分点。这显然制约了合肥的发展,也使合肥在全国横向比较中吃亏,在省内纵向带动中分量不重。


     4  已泄密的消息是:2011年6月上旬,国务院已批准将巢湖市部分区域并入合肥。目前,基本能确定的是2011年8月16日开始,巢湖市的无为县将划入芜湖;含山县、和县将划入马鞍山市;居巢区、庐江县划入合肥。
六安的舒城、寿县以及合肥的长丰部分区域具体如何区划目前尚不明确。


据合肥市ZF有关专家分析:巢湖部分区域划入合肥后,合肥将建成一个环巢湖的大城市,巢湖将变成合肥市的“内湖”。合肥将在巢湖边建两个新区:一是合肥至居巢区之间的大圩、烔杨、黄麓一线加合肥目前正在建设的滨湖区合并建成巢湖区;二是肥西三河和舒城、庐江部分沿湖区域建成三河区(或肥西县),现肥西县北部紫蓬山地区和山南长安区域将建一个旅游区作为合肥的后花园,名称可能会叫作紫蓬山区。
合肥市政务新区尚处于蜀山区辖区内,区划调整后政务区将从蜀山区剥离与肥西县桃花工业区、大学城合并成政务区(或桃花区),而蜀山区西北部的新桥机场和寿县部分乡镇则划归蜀山区管辖。


合肥北部是整个区划最复杂的区域,由于长丰县远离合肥,县城发展远不如靠近合肥的长丰县双凤开发区,所以长丰划给离的较近的淮南是基本敲定的,但是长丰南部临近合肥市区的几个乡镇和双凤开发区并入合肥市区后是归市区北部的庐阳区管辖还是单独成立新区尚未明确。


合肥西北以合肥东站(高铁站)和磨店为中心的区域也在酝酿新的区划,但是前提是位于磨店的职教基地人口要达到20万,否则单靠高铁辐射也难以实现短期建制的目标。


综合以上,合肥区划至少会有这些: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区、居巢区、紫蓬山区、桃花区(政务新区)、三河区(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舒城县。


调整区划后,新合肥市所辖区县达到至少10个,面积100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800万人,人口占全省比例12%,与全国省会平均水平相仿。


合肥正在建设的高铁枢纽、环巢湖大道和国际机场等将有力带动合肥的发展。



从2011年8月16日以后,中部地区、长江流域一个新兴的滨湖大都市合肥将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有分量的大城市之一。

附一:巢湖撤并大纪事(网络版): 


    1,2005年,安徽省ZF委托合肥工业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对于巢湖,有三种方案。

    2,2009年、2010年、2011年,安徽省人大连续三年向中央提出调整安徽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请求。

    3,2011年6月上旬,中央批复文件已下达,合肥市泄密,闹得沸沸扬扬(一般情况,此段时间属于绝对严格保密期)。

    4,2011年7月5日,安徽省委约谈巢湖市及四县一区领导通气,要求巢湖市从即刻起停止行政命令调动以及停止筹备今年9月份巢湖市第三届**会。


    5,2011年7月14日,巢湖市委、市ZF召开小范围会议,讨论拆分后,GWY的去向问题,会议倾向于1958年之前鼓励提前退休,1958年后(即53岁)分流至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各县区领导及GWY不变。(以上保留细节变化)

    6、2011年8月16日,撤并方案将正式公布。
(中国民生在线独家刊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发表于 2011-8-6 22: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网上流传的两张图,目前都只是传说

11080417234cf312222caf7960.jpg

223.jpg
发表于 2011-8-6 22: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这么个市就这样没了。。。。
     
发表于 2011-8-6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镇江也会被撤销?你信归你信,我还是不信!
发表于 2011-8-7 0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传说而已。
发表于 2011-8-7 15: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好像是传闻啊。
发表于 2011-8-7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237:}快把镇江也撤销吧,是鸡肋,食之无味。
发表于 2011-8-8 23: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191:}我女朋友家就是句容的,哈哈并进南京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6: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传说而已。
70后 发表于 2011-8-7 09:53


国务院批复“大合肥” 安徽首次确认“三分巢湖”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静宇 本网记者昨日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关于安徽省巢湖市将被一拆为三,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一事,安徽省已收到国务院下发文件,并于昨日召开了省内专项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这是安徽省政府首次证实坊间已流传数月的“巢湖拆分”一事。
安徽省民政厅一位负责人介绍,巢湖拆分的工作仍在推进之中,具体何时启动正在研究。
据安徽省政府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巢湖的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无为县划归芜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此划分方案已确定,目前研究的重点在于巢湖市政府公务员的人事安排问题。
此前有网友曝料称,现巢湖市政府53周岁以上的公务员,可能鼓励提前退休。对此,上述人士并未证实,称“情况比较复杂,但肯定会有一些人受到影响。”
据了解,巢湖市政府目前共有49个工作机构,其中,政府工作部门30个,直属机构9个,部门管理机构1个,双重或垂直管理机构9个。
部分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巢湖拆分对做大“合肥经济圈”,使其与周边的南京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形成竞争、合作的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表于 2011-8-20 08: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喳,喳。把镇江拆了。
发表于 2011-8-20 2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喳,喳。把镇江拆了
发表于 2011-8-21 09: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何去何从?
     
发表于 2011-8-21 20: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不是谣言啊。
发表于 2011-8-22 11: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早撤早安!
发表于 2011-8-22 1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谣盐”可怕的啊,
发表于 2011-8-22 13: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那可能只是个"传说"
发表于 2011-8-22 23: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楼主牛人,传言成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2 01:39 , Processed in 0.11288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