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中过客 于 2011-8-16 11:01 编辑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即中元节,也称“鬼节”。 “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距访仙镇向东三里左右的杨坞沟,是丹阳境内不多的一个大村 。全村东西约两华里多,村上居住的,几乎清一色是邱姓人家 。该村风景秀丽,物产丰足,文化底蕴深厚,已有近800年历史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黄昏,明月初升,全村男女老少照例要到村中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放荷灯,邻村的青年男女也会慕名而来欣赏。听村里的长辈讲:放荷灯亦称放河灯,其含意是导引鬼魂进入极乐世界或及早托生转世。现在的荷灯制作材质五花八门的,除了纸质品还有塑料做的、泡沫板做的甚至还有桔子皮做的!而以前荷灯之样式,其上半部皆为彩纸叠成之莲花儿,下半部之载体各异,或西瓜或冬瓜或南瓜或倭瓜,取其半并掏空瓤肉,中插点燃之蜡烛,于夜幕初降时放入河湖,烛影摇曳,随波荡漾,与水中倒影上下映带,灿若繁星。正如清宣宗《养正书屋全集》(道光三年刻本)之《中元河灯》诗所云:“万盏莲灯水面浮,中元佳夕荡轻舟;繁星朗月光同映,点缀前汀一段秋。” 我去的时候,池塘边已聚集了不少放荷灯的人,拖家带口,老老小小其乐融融,相约来到大池塘边点亮亲手制作的荷灯,缓缓放入池塘中,随风漂远。水中的红烛灯苗,倒显得星星点点,明明灭灭,未成气候。对岸的焰火没有停过,各色各样,亏得有了池塘,天上一个绚烂,水中一波彩漪,点点游移的红烛成了缀于其中的星辰。被彩光映亮了脸庞的孩子,小手兴奋地挥来挥去,指指点点,嚷着这个唤着那个。人头攒动,在烛光的照映下,是一个个温馨的轮廓和侧影。看到的,都是大人给蜡烛点灯,交由孩子将其放在纸灯罩子里,再一起蹲下小心翼翼地把荷灯置于水中。小荷灯下水,总晃晃悠悠赖在堤边不肯走,调皮的孩子折了长长的树枝,伸入河中,将小灯推得更远一些。常常这树枝也成了抢手货,被借来借去,都希望自己的灯漂向河心,再漂得远一些,借此希冀祈福能成真。 从岸上望过去,一盏又一盏的荷灯随流水一起一伏,如一队挑灯夜行的士兵,又如一队秉烛夜游的小精灵。池塘中的荷灯渐渐多了起来,有的彼此离散,有的彼此聚集,有模有样。也有上档次一点的人家,特意去丹阳城里买了电动的花灯,回家后稍加改装便竭力躲开灯群放入水中,风驰电掣的电动荷灯驶过河心之时,掀起的涟漪总会将飘过来的荷灯撵回去,每每这时,堤岸上的人们总要发出一阵惊呼,有埋怨,也有热闹,大多是欢笑。 电动荷灯走远了,小荷灯又依势汇拢至池心,再朝电动荷灯远看去,好像在拖着一线一串的灵动光点,驶向夜幕里最朦胧的画意。各式各样的荷灯将把水面点缀得流光溢彩、五彩缤纷、莹光璀璨,营造出一个童话般的美丽世界。星夜随波,寄托无限情怀。随着荷灯的漂流,大家一个个在这里许了愿。 忽然,对岸升起一个孔明灯,很轻灵地飞了上去,很快,便与月牙、金星连成一线,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这呼应了水中的星,孔明灯飞升的倒影,就是水中穿线的梭。多么热闹啊。人们渐渐散去了,只有池塘上的灯火依旧畅意。我急匆匆做了个小荷灯,找人借了火,放它下水,找来树枝,推它前行,看它摇曳着走,并许了个愿。 放荷灯,借此希冀祈福能成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一份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想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也莫过于是家人的健康,合家团圆的欢乐罢。
护碑亭
护碑亭
前清石碑
前清石碑 这是千百年来,全国罕见的一块石质墓碑,在这块碑上,人们读到了儒家的“孝悌”,读到了朴素的中华古老文化 。这不但是一块普通的民间墓碑,也是曲阿丹阳文化大地上一尊很有价值的文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