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嘉阳 于 2011-8-17 10:23 编辑
今年父亲节有幸收到女儿的礼物,一张她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画面比例不太协调,可以看到一位小女孩趴在一书生气的男人背上,俩人脸上都露出会心的微笑,小女孩嘴边有一行小楷“爸爸的背是最舒服的床”,卡片的右下角用较粗的线条勾勒出五个字:父亲节快乐!一瞬间,有一丝久违的欣慰和感动掠过心头,莫名地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曾经这样肆无忌惮地趴在父亲的背上。
父亲今年68岁,岁月的足迹悄无声息地在他的额头、手掌和两鬓留下了烙印,或许是临近古稀之年洞悉了世间的冷暖沧桑,原本不苟言笑的性情也变得豁达开朗。父亲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两个姑妈和叔叔的人生履历都曾经历了高低不平的起伏错落,只有父亲的生活比较平淡,几十年的光阴波澜不惊,没有值得“需尽欢”的精彩片断。四人当中他性格最为中庸和内向,但他为人随和,待人坦诚,也算是农村知识份子,在村上同辈当中很有几分威望,大伙有事总会找他商量。
父亲早年毕业于丹师,后到外乡有过短暂的从教生涯,文革期间,因忍受不了到处痛批“臭老九”的境遇,一气跑回了农村老家,以后阴差阳错,就再也没能落实教师待遇。二十多岁到乡水利站工作,还不是正式编制。在我读小学五年级那年,依靠做服装生意的表哥照应在镇上开了小饭馆,由于生性不够精明圆滑,饭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将近退休年龄终因精力不济关门歇业,后在原址开了小麻将馆,兼顾营生和娱乐,一直持续到现在。
父亲个子中等,看上去有点瘦弱,却足够坚强。记忆中父亲很少感时伤怀或哀怨自怜,也很少流眼泪,就连爷爷走的时候、姑妈遇车祸身亡的时候、母亲被诊断出患胃癌的时候,他也只是有眼泪从眼眶溢出,然后无声地从脸颊滑落。记得母亲患病住院的那年,因病痛折磨,性格也变得喜怒无常,只是不管母亲有什么要求,父亲总是要求我和姐姐无条件地尽力满足,他自己更是一脸陪笑地细心呵护。最近几年,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病情稳定,身体有了好转,父亲皱褶纵横的脸上洋溢着满心地欢喜。
小时候,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座厚重的大山,脸上总是固守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可以信赖却难以接近。因为爷爷是村上的私塾先生,父亲这辈也以书香门第自居,家教比较严格。印像最深的是从很小的时候,不管酷暑严寒,父亲都要求我每天练习写毛笔字,听到别的小伙伴在家门前追逐打闹的声音,内心曾升腾起对父亲的埋怨,现在却体会到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尽管从小我在学校就没让父亲操心过,学习成绩也一直为老师和其他家长称道,父亲却难得表扬我,也很少有拉拉我小手或摸摸我脑袋的爱怜举动,这让我很羡慕那些和父亲亲密无间的小伙伴。
长大后,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以“鱼”更重要。从懂事起,无论是待人接物、干农家活还是学习玩耍方面,父亲从不庇护我,遇到困难或矛盾总是让我自己独立去面对和解决。年少学骑自行车时摔倒了,父亲总是要求我自己爬起来;夏天学游泳时呛到水了,父亲总是不屑一顾地让我继续练习;读高一时去省丹中上学,我是一人骑自行车带着行李过去的……很多次,也曾在心里责怪父亲的冷酷无情,后来才领悟到父亲在无形中让我学会了承受和担当。去外地读大学那年,我已习惯了一个人去报到,让父亲安心料理小饭馆生意。
工作后的闲暇时间和父亲聊天,对我从小到大的种种表现,他尽然如数家珍,哪次考试没拿第一名赌气不吃饭,哪次和村上小伙伴打架撕破了衣服,哪一年收到了我上交的第一笔工资,哪一年抽到了我买的第一包香烟……他都能娓娓道来,我惊叹于父亲的记忆力,也明白了他对我的关爱只是没有说出口而已。
等到自己也为人父的时候,终于明白,这世上有一种爱寂静无声,却绵延不绝,不虚张声势,却宽广无边,尽管这种爱因缺少温情曾经被我遗忘在角落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