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9|回复: 2

读张宗子散文《菊花之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1 1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释放阅读而来的恐惧
                                           ——解读《菊花之墙》   
        从未见过这样一堵墙,牵连地怒放,挤挤挨挨着各种菊花。也许可以回想夏日里爬满篱笆,或墙壁,或棚架的牵牛`爬山虎和葡萄。在肃杀的秋季里,艺术功力极其深厚的张宗字先生把读书人推倒了菊墙旁,他似乎在对我们说:去享受灿烂明媚的秋阳吧,绽放开波斯菊般的笑颜。
文章从“我”站在昨天的办公室里干活的时空里,进入回忆。他毫无知觉于外面的天空,出门看见地上有水痕,而且感觉到风确确实实凉了。由此,开始阅读纽约的秋天,在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性的下意识里,他被迫选择了眼镜。因为他眼睛近视的厉害,却又不喜欢眼镜;为了读书,他被迫地接受了眼镜,不顺自我心意的接受;非比自己身上的肉!
        风凉人也凉。人未醒,被窝已冷下来的“不平常”来了。以往拥有的“平常”割弃我们而去,接下来的“不平常”日益又将成为下一个“平常”。他说鸟是最平常的,鸟总在飞着,一刻不停。树是不平常的。他把它比作成群的疯女人的头发,而疯女人是最不平常的。树是季节更替的象征,低低的调子,灰黑的色彩。
       时间之车经过了穿衣`洗漱`喝水等站点,在同样灰色的街上不紧不慢的开。随便选上一张CD听,却被迫的要去接受莫扎特实实在在的死亡。而他原想在街上走走的。他也应该出去走走。可读书的习惯却使他留下来,听完。因为他猜想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承受的住生命的终结,尽管《安魂曲》展示的是生命终结时分最美丽的一面。所以他把自己沉浸到一系列回忆里感受音乐的力量。
        他说列宁因无法平静的接受死亡,自由选择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列宁是被迫地接受死亡的,他需要壮胆。
他还说不乏幽默的赵丹,自由选择了柴可夫斯机协奏曲,因为他心有未甘的接受了死亡。
        他还说生活在纽约吃上一个“真‘苹果就有了不起的幸福的人,自由选择了,田园交响曲》,在临死之前。
        而他自己,选择《1905》第二乐章的金铁交鸣。他也不选择《安魂曲》,为什么?因为他热爱生命,留恋在生之年,无法坦然面对生命的终结。在35岁的人生旅途上,他不无感伤的放逐精神上的自我在回家的归途。所以,还是上街吧,也许可以暂时摆脱读书的习惯。可是习惯又使他上了图书馆三楼。积习又让他被迫的赶紧出来,碰上了一盆一盆的菊花。积习让他阅读菊花,回味从前的读书以及读书所带来得恐惧。
        十多年来的夏天,飞鸟不来;而十多年后的一盆菊花,意外的释放了多年积累的阅读恐惧,“我”终于轻松起来,飞翔起来。所以“我‘平静的度过了下午,并在地铁的车厢里晃动的阅读卡夫卡,把平常心态的自己折成为一盆菊花。
        一道道“被迫”之墙下的自由选择都是一朵朵压成墙状的菊花,它们是最甜美的生活,如同一串又一串紧挨着的葡萄。会品尝的你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阅读延展的“日常”恐惧和“平常”压力之墙,它们是菊花之墙。
  

     
发表于 2011-10-11 12: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张宗子的《菊花之墙》听说过,但没有认真去读过,惭愧的。谢谢楼主分享。有机会去读一读。
     
发表于 2011-10-12 17: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没有看过,拜读了打雷的美文,可以肯定值得一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5-19 14:25 , Processed in 0.0540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