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2|回复: 24

(视频)你有去图书馆的习惯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4 16: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你有去图书馆的习惯吗?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场所,是构架读者与知识的桥梁。我市图书馆阅览室升级改造已经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广大读者网友,你们平时有去图书馆阅览借书的习惯吗?欢迎网友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11-10-14 18: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会一如既往地去借书、看书。因为读书像火柴,点燃我们思维的火花。读书像绣线,缝制我们脑海的图案。读书像明星,照亮我们心灵的天空。
读书妙啊!妙哉读书!
发表于 2011-10-14 1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想办借书证但不想付押金,某某某网友能帮忙吗?{:1_497:}
     
发表于 2011-10-14 1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很惭愧,我还没去过呢,要查资料都是电脑查,儿子要看书,都是一家去书城逛逛,图书馆靠我很近,正准备去咧...^_^...
     
发表于 2011-10-16 10: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解放海南岛 发表于 2011-10-14 18:19
我想办借书证但不想付押金,某某某网友能帮忙吗?

不好意思,根据就近原则,我都是去乡镇书店、单位阅览室或者干脆去书城看书,新的丹阳市图书馆不知道在哪里。
     
发表于 2011-10-16 20: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尽管我藏书近千册,算的是坐拥书城,可我仍然向往图书馆这样的知识圣殿。
因为,在大学里我已经养成了泡图书馆的的习惯。可以求知识、怡兴情、查资料、阅报纸、读期刊、甚至可以埋首书中小憩片刻,如今想来该是多么惬意的往事啊!现在已经工作,自然没有那么多闲暇空余去逛图书馆了,所以上下班途中一瞥圣殿,又是多么地令人感叹!
客观的说,丹阳图书馆偏离市中心,没有公交车直达(3路车、5路车班次都太少 而且欧尚站点与东门站点距离图书馆太远),很不方便市民前往。
再有就是100元押金的门槛太没有道理,虽说仅仅是押金,可是有去无回,等于是借书证开户费。
其次图书馆采用城门式建筑,在中国绝对是笑话、是败笔。图书馆应该是采光通风、空间宽敞、环境优美、室内安静的场所,而今的图书馆不符合要求。
第三,图书馆的馆内设置是不很科学的,借书室空间狭小,号称20万册以上的藏书难以全部上架(估计堆在库房里)。
所以,我希望丹阳市政府能够重新选址,新建图书馆!!!

点评

建议很好, 说出了爱书之人的心声啊!  发表于 2011-10-20 09:26
     
发表于 2011-10-16 2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从来没去过
     
发表于 2011-10-17 07: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现在不去了。但很怀念80年代中期去市图书馆(那时在城河路)阅览的好时光,那时拥有一本借书证而感到很自豪。
     
发表于 2011-10-17 07: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以前想看书就得去图书馆,现在不同了,要看什么书查什么资料的,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万事大吉了.可是长期看电脑,眼睛吃不消的,要想看好书看长篇还是得去图书馆借来看,比较好些!{:1_502:}
     
发表于 2011-10-17 23: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呵呵。一直想去看看来着。有机会得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0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典藏丹阳回帖
      看到这个调查题目,我几乎捧腹大笑。为什么,难道大家不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吗?
      在我们五后、六O后还年轻的时候,当我们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如梦憧憬时候,当年轻的异性相亲相恋之时,大都将未来即将托付的另一半是否喜爱读书作为选择意中人的一个重要取舍条件:对方是不是酷爱学习?能不能即兴朗诵一两首著名诗人的小品?在谈到某个知名外国作家与其作品时,会不会对其中的华彩段落侃侃而谈并适时作出评论,这几乎就是令异性俯首倾慕的必杀计,这几乎就是给对方第一印象完满与否的必要桥段。当然,我们不知道传说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相订终身、文君夜奔相如等千古佳话是否与我们今天的文学青年心史渊源一脉相传,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速爆发的今天,在科技进化至能够将区区20万册图书储存于手中一枚小小电子芯片之中的情况之下,在边品啜香茶或咖啡,边随手打开或关闭电脑中几个资源的数字化书籍的情况下,朋友,你还用劳神费事地去图书馆吗?
      追溯丹阳图书馆历史,《丹阳县志》记载:1932年创建丹阳县图书馆,藏书3700余册。1936年,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将其在沪的乐善堂藏书8700多册赠给丹阳旅沪同乡会。后同乡会集议,转赠丹阳县图书馆,馆名改为相伯图书馆。时馆内藏书1.5万余册。日军飞机轰炸时,馆楼、图籍均毁于战火。图籍中有马相伯出使高丽日记1巨册及康有为未刊行的著作手卷等珍贵图书。另据2011年8月4日《镇江日报》“丹阳图书馆‘搬’进了社区一文透露,丹阳图书馆收藏图书量为27万册。假使解放前丹阳相伯图书馆未遭兵燹,文革期间的出版图书行业基本停滞不前等情况忽略不计,从那时的1.5万余册图书到今天的27万册图书,弹指一挥间75年过去,全市平均每年仅增加3600册图书;如果从1949年图书收藏为零开始计算,61年间,全市每年增加图书4426.23本。又据镇江市图书馆网站数据,该馆收藏图书85万册(其中有古籍20万册)。依据镇江市第五次总人口普查数据,全市人口为289.76万人,丹阳89.33万人。镇江市图书人均拥有量为0.29本,丹阳人均图书占有量为0.30本。丹阳比镇江还富余0.01本图书。
      据知情人士透露,丹阳图书馆办公经费24万元年,2009年前为6万元年,此纯属人头办公费用;专项购书经费,2009年前为20万元年,现在为30万元年。按照时下流行的购书折扣率,集团采购可以比普通购书者享有1015%的优惠扣率,即便如此,一年也难能购买几千本图书,购书费用增长率与图书价格上扬率相比只是略有胜出。按照市场行情,图书价格的上扬比例要远远超过现在的物价指数以及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水平,所以依靠市民用自己的微薄收入来购买学习所用图书,显然是件不靠谱的事情:因为每个当家长都背负着教育、购房、医疗三座大山。在全国百强县排名18的丹阳,用于文化教育文博事业方面的经费投入仍然无法与其它地区相比,也远远落后于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层面需求。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制约着丹阳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有很多读者,到了图书馆这个精神殿堂之圣地,仅仅为其酷似故宫的建筑“金玉其外”所震慑,而登堂入室之后,始发觉其宏伟外表与其内在蕴含是极其不对称的,好在丹阳没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否则你拿什么来奉献给教学研的芸芸众生?
面对精神需求与供给的严重倒挂现实,我们怎么办?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造纸作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从汉代造纸技术逐渐成熟由官方到民间的推广使用直至今天实行无纸化自动办公技术,其间花费了二千余年时间;从国外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问世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第四代计算机正在由设想到可能的逐步展现,其间只不过用了60年时间,今天电脑已进入了亿家亿户,人手一部手机亦即小型电脑真不是盖的;从图书出版物向数字出版物发展只不过经历了10年时间,新浪爱问共享开始向全球用户服务不过4年时间,今天中国新浪爱问共享上的数字化图书已经可以用亿册来作为计算单位。
      “自古华山一条路”,如今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学习的途径手段在高科技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完全不成其为问题。“与其坐而羡鱼,不如临渊结网”,动手吧,一旦解开你的固有心结,一个新的境界、你未曾领略过的全新世界,便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发表于 2011-10-18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去过,不是看书去的,不知道收不收费呢
发表于 2011-10-18 09: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很怀念以前畅游书海的日子,可现在因为琐事少有去了,有时间的朋友请将玩乐的时间匀点给那吧。
     
发表于 2011-10-19 16: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山中过客 发表于 2011-10-16 10:40
不好意思,根据就近原则,我都是去乡镇书店、单位阅览室或者干脆去书城看书,新的丹阳市图书馆不知道在哪 ...

万善城,丹金路1号
     
发表于 2011-10-19 16: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小忧 发表于 2011-10-17 23:15
呵呵。一直想去看看来着。有机会得去!

图书馆常年不休,除星期三上午例行馆务学习。
     
发表于 2011-10-19 16: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书中浪子 发表于 2011-10-17 07:53
以前想看书就得去图书馆,现在不同了,要看什么书查什么资料的,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万事大吉了.可是长期看电脑, ...

我比较喜欢纸质书的感觉,觉得书还是握在手里有感觉。
     
发表于 2011-10-19 16: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期待奥运 发表于 2011-10-17 07:40
现在不去了。但很怀念80年代中期去市图书馆(那时在城河路)阅览的好时光,那时拥有一本借书证而感到很自豪 ...

现在读书的人还是比较多,只是现在电子书比较方便了。
     
发表于 2011-10-19 16: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11-10-14 18:56
很惭愧,我还没去过呢,要查资料都是电脑查,儿子要看书,都是一家去书城逛逛,图书馆靠我很近,正准备去咧 ...

期待萍水相逢能到图书馆来。
     
发表于 2011-10-19 16: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智商一米二 于 2011-10-19 16:59 编辑
齐梁君子 发表于 2011-10-16 20:30
尽管我藏书近千册,算的是坐拥书城,可我仍然向往图书馆这样的知识圣殿。
因为,在大学里我已经养成了泡图 ...


看来楼主是个关注图书馆的热心人,楼主所关注的几个问题1、图书馆的选址问题,是由市政府调配决定的,而且按照楼层的结构及承重等问题,图书馆都是有特殊要求的。作为图书馆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只能按体载衣,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周到服务。而且一直在努力,今年的图书室阅览室的升级改造就是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有利的阅读环境。2、关于借书押金的问题,只是一种约束机制,现在书价普遍偏高,每次借阅三本的价值单纯从金钱角度来说有时是远远超过一百元押金,有押金的情况下还存在拖欠书不还,或者丢失书的问题,设想下,如果没有押金的约束,书丢失率的问题肯定还会增加。当然我想图书馆本身也希望有人能献计献策,既可以不需要押金机制的约束,又能保持丢书率的下降。
     
发表于 2011-10-19 18: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智商一米二 发表于 2011-10-19 16:12
万善城,丹金路1号

谢谢一米二,有空定去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2 11:12 , Processed in 0.0752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