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8|回复: 1

读南子的诗《走散的人》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3: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南子的诗,敏感、克制、偶尔放纵又瞬间被收敛,充满着女性生活细节的全部内容,但又有着执拗的私人化表述。她的诗歌总让人觉得言未尽、意难平,有着女性最优雅的自我沉醉,也有着诗人最本能的叙事激情。记得一次闲聊,她说她不太喜欢自己早期的这本诗歌集,但我却觉得《走散的人》暗藏着南子独有的诗歌品性和抒情气质。这本诗集里集中了南子诗歌中一贯拥有的视觉空隙、个体位置和由此阐发的主体效应。 “眼睛”——视觉空隙

    每次读南子的诗,总错觉是在看一系列画面的蒙太奇,或者正反打的肖像特写。她对文字的领悟习惯于借助眼睛的画面摄入感,而她的诗歌也充满着眼睛的视觉窥视。“你盯着我,用白天的呼吸和夜晚的寂寞”(《壁虎》),“像一个人从你的体内向外眺望”(《我日日在这狂想中现身》),“孩子不安的目光”、“夏日的红眸子”、“一片眼睛带来的纯白”、“眼里的霜雪”……还有像眼睛的雪花、被眼睛打量和表述的“我”、眼里有火的怒气以及目光深邃的“他”。南子痴迷于对眼睛的关注,她诗歌中的情绪和故事仿佛是在窥视和被窥视感中完成。而她诗歌的张力或者说那些不期而至的阅读效果,正是通过她所描述的眼睛的视觉空隙里种种精微的细节力量来建构。少女的梦想、生命的价值、世界的丰富意义和爱情的智慧都是通过尽情到有些极端的眼睛描写来体现,再在眼睛描写之余的视觉空隙中借助一些落空或者反面的细节补充开启一个常规性的情感言说。比如,“从你眼里/我看到冬天的年龄/与我一样的表情……从你眼里我看到/我们的婚期一误再误”,其中省略号略去的那些诗句正是南子在这首诗歌的视觉经验描写之余对视觉空隙的叙述,而这些视觉空隙在缓和视觉冲击的同时,恰恰将我们引向诗歌真正的主旨。 “脸”——个体位置

    南子的诗歌总是在一张张放大的面孔上定格,这些面孔或者用来呈现生活的杂色状态,或者用来记录寂寞的心理无意识,或者用来凭吊如歌岁月、似水流年。“一张脸在空气中凝聚……都在往昔的树脂中凝住”,“沉默是我的另一副面孔”,“你把遥远的脸孔朝我转了过来”……脸是南子诗歌中一个迷人的意象,一个想象的能指。它所负载的意义远远超过现实中单调刻板的含义。记得吴宇森导演的影片《变脸》,换了一张面孔就换了一种身份,换了一个处境,甚而换了一种人生。面孔就像一个IP地址,是一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体标识,是诗人南子深入抵达内心的方式。那些昨天的面孔、远处的面孔、模糊的面孔,那些抽象的面孔、深情的面孔、暧昧的面孔,无论怎样描写都不厌倦的过去的和未来的面孔,它们缀合成独属于南子个人的意象群,最终“所有的面孔成为一个面孔”,将我们控制在一个为面孔所代表的个体所迷惑的世界,而有时候,一张脸或者说一个人,只是他人与他人之间的一个位置,一个有待填充的位置,我们明知这种填充会使我们面临自我迷失的危险,却仍然不得不去期盼这种填充,除非我们不在乎个人在他人之间的位置,结果是我们只能“以离开自己的方式,向自己靠近”,于是才有了个体的痛苦和忧伤。 “我”——主体效应

    “我”是南子诗歌中的叙述主体。当“我”的面孔在众多的面孔中无法识别时,镜子就成了重新确立主体身份的唯一方式。而这面镜子可以是每天晨起梳妆的物质实体,也可以是反射个体存在的他人目光,如前所述,南子的诗歌总是在他人的目光中建立个人的叙事,因而,那么多目光窥视下的“我”,为了识别出自身,不得不在他人和他人之间确认自己的位置,越想确认越会陷入自我迷失的泥淖,若想挣扎地不去陷入,意味着主体只能面临灵魂和身体、情感和意志的永恒分裂。所以诗人笔下才能有为了寻找自我,重新确立主体身份的那许多挣扎和反抗,容忍和牺牲。“我的身体里,有一个幻想,两个飞翔”却无人能懂,“我的灵魂因扑翅而受伤”,“容纳过流言、被打破的晶体以及爱的事件”,即便“我在自己的叙述中迷失”,“我也要为你所知”。这种偏执的热烈的语句表述,成了南子诗歌中反映主体效应的鲜活注脚。

    这样去看南子的诗,让我想起芬兰著名女诗人索德格朗的一首诗来,诗的名字叫《我》,全诗记不详细了,只记得那几句敲人心板、催人神伤的句子:“我是一块被人扔进海底的石头?我是一枚在枝头过重的果实?我是潜伏在这里喃喃低语的树脚。我将怎样爬上这溜滑的树干?”多么异曲同工,“我”是谁,“我”要为你所知,但“我”怎样才能被你识别?对这些疑问的困惑和有感于这些困惑的诸多挣扎构成了南子诗歌生命的完整形式,就像这本书的名字——《走散的人》一样,到哪里去收拢我们的灵魂呢?最终南子在诗中给我们指出了解决之途,“我像蝉以蛹的方式,迅速逃离为爱而死的自己……全部安置在诗歌的灵堂”,丢失的梦想,失去的年华,迷失的自我,种种生命难以承受之痛最终在诗歌艺术中得以升华成一种安慰、一种幸福。
作者:伽蓝 稿源: 亚心网
     
发表于 2011-11-1 13: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美文如诗如画,感谢楼主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1 09:26 , Processed in 0.0915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