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4|回复: 3

药驾=酒驾?药驾危险不亚于酒驾!吃感冒止咳药后驾车将严重影响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春节将至,自驾游又将成潮;寒冬腊月,感冒频频发生。当感冒遇上了自驾游,将会有何风险?

从药理学角度看,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一些中药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响到驾驶安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列出了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共有7大类!

采访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蒋宇利

1 有些药让司机头脑恍惚

所谓“药驾”,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

国外调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人员中,近两成是药驾。如,2010年,苏州一司机服用感冒药犯困,误踩油门,将一路人撞出了3米多远。

差点酿成事故的就更多了。

2011年12月8日9时许,南昌市张先生驾车行驶至马家池附近时,一个恍惚,车子突然擦到了一位正在路边行走的老太太。惊魂未定的张先生说:“我当时开着车,察觉到前面有人,正准备打方向盘时,却感觉头很晕,整个人飘起来似的,分不清方向,手脚也不听使唤。”据知,张先生早上出门时吃了一些感冒药。

12月10日,张店的刘女士因受凉感冒吃了点感冒药,开车出门去父母家送东西,开着开着她就有些迷迷糊糊了,险些撞到小区的花坛上。

12月19日,太原刘先生驾驶一辆丰田越野车行驶至涧河路龙城小区门口时,因为躲避从小区内驶出的一辆车,一头撞在小区门前的石柱上,车辆前保险杠受损。刘先生也是因患重感冒,服用了感冒和止痛类药物。由于药效发作,感到困倦,当发现来车时已经反应不及。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7大类药物,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这些药物,有的服用后可引起头晕、嗜睡、倦怠、大脑思维迟钝,使反应能力显著降低。

有的服用后会出现共济失调,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明显延长,动作协调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挂挡、方向盘的操作,俗称“手脚不听使唤”。

有的服用后会造成视力、听力减退,注意力分散,不能正常接受灯光刺激反应,甚至不能正确分辨道路上的行驶线、斑马线、岔路口、红绿灯以及其他车辆和行人,极易导致判断失误。

还有的服用后导致兴奋不已、易激惹,往往会因情绪失控而酿成不安全事故等。

2 感冒药最容易被忽视

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吃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

组胺,是我们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种种过敏症状。抗组胺药,是用来抗过敏的。

为什么抗感冒,也会用抗组胺药?

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

第一代抗组胺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前在抗感冒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起效较快的扑尔敏,就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会影响驾驶。

含抗组胺药者,属于中西结合类型药物,如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起效慢,一般不用于感冒药中,而用在其他慢性过敏性疾病中。

尽管第二代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少,但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少数人仍可产生困倦,因此驾车者仍应有所警惕。

3 镇咳、镇痛药最危险

上面那份《调查》还表明:吃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南京王先生驾车上路了,不知怎么回事,他发现交通标志突然消失了。这时,一辆迎面而来的汽车在他眼前一晃,而他一下子晕了……事故就这样发生了。原来,他这几天头痛咳嗽,服用了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和止痛药。

可待因,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

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 “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其他镇痛药呢?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等,作用于中枢神经,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

另外,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如,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等苯二氮药物,该类药物也常用于抗焦虑药。

苯巴比妥,偶尔用于顽固性失眠,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

中药呢?中药成分麻黄碱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常见失眠、情绪不安、眩晕、头痛和心悸等不良反应症状,也请注意。

4 降压和降糖药榜上有名

降压药和降糖药对驾驶的影响,与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有本质上的不同。

降压药:

降压药造成的问题是降压药选用不当。

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

而新型降压药物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再则,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降糖药:

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或偶然因素引起的低血糖,也会影响驾车安全。因此,驾车时,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

消渴丸中,含有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优降糖),虽然剂量不大,但格列本脲降糖作用很强,仍然具有诱发低血糖反应的潜力。

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5 保健品也会引发“药驾”

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在欧洲甚至不准作为保健品销售。

中药天麻也常作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6 开药时请亮出司机身份

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怎么办?请注意以下几点——

(1)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对于普通常见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如日夜百服宁中的“日片”;白加黑中的“白片”等。

2)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标识,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

(3)不可超剂量用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

(4)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

(5)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据知:在美国2010年时,已有37个州通过了禁止药后驾驶的法律。

发表于 2012-1-9 12: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为了安全,应该的!
发表于 2012-1-9 14: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soso_e126:}
发表于 2012-1-9 14: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2 23:44 , Processed in 0.0555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