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3|回复: 5

丹阳真的该好好保护正则绣(乱针绣)了!宝应居然称乱针绣为宝应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3: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宝应绣
  中国的刺绣文化历经千年,中国四大名绣榜首_苏绣,享誉国内外,近年来苏绣里的乱针绣在市场声望颇高,素以精细,雅洁,不但有平绣的特点,更甚似油画的魅力,是以后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商家们一直为乱针绣而忙碌着,这不是商家的需要,而是市场的需求,是人类文明进一步的需求.宝应乱针绣在近两界连续荣获全国金质奖!这是宝应人民殊荣和自豪. 宝应乱针绣作为含金量最高的苏绣创作基地,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古城造就了一代代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乱针绣工艺大师。
宝应绣 朱军成
      朱军成字俊存,宝应的乱针绣主要创始人之一。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工艺名人、市工艺美术大师、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美中教科文组织首席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刺绣专业协会理事、扬州美术家协会会员。
  86年淮安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88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毕业。89年在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进修刺绣。受到陈亚先等老一辈刺绣艺术家指点。现任宝应华艺苑刺绣研究所所长、艺术总监。
  1997年参加江苏省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礼品《归程》的绣制,并担任艺术指导。
  2002年为世博会绣制礼品(国际展览局7位领导的肖像),并担任艺术指导。
作品《抱》、《等待》分别荣获华东地区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的“金奖”和“银奖”。
  2003年作品《开国大典》荣获第37届全国旅游品,工艺品和国际礼品博览会“二等奖”。
  10月,作品《橡树林》、《放牧》荣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优秀奖”。
  2004年,作品《父亲》获得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
参与绣制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壁挂《浦江两岸尽朝晖》等两幅作品,并担任艺术总指导。
  2006年作品《秋雨》获得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
  2007年作品《母亲》获得中国(深圳)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11月,作品《母爱》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铜奖”。
朱军成:一“绣”成名
■许仁峰
     认识朱军成,是缘于他的乱针绣作品。2003年,当看到他的作品《橡树林》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捧回惟一的金奖时,我很难想象那一针一线精心绣出的艺术品会和这个清瘦的艺术青年有瓜葛。然而,就是他,宝应华艺苑刺绣研究所所长、大华绣庄的当家人,凭借出色的艺术领悟能力和精湛的刺绣技巧,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这样的全国顶级赛事上蝉联金奖,这在全国的工艺美术大师中还绝无仅有!令人不禁暗自赞叹:朱军成,真的有一手!

“宝应乱针绣”第一人

      乱针绣是苏绣的一个流派,发源于常州、丹阳等地,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缺乏艺术创新,从业人员稀少,已经处于逐渐萎缩的境地。乱针绣对宝应来说,是泊来品。毕业于淮阴师院美术专业的朱军成在常州学习乱针绣期间,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并暗下决心,尽己所能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1989年,学成归来的朱军成,在鲁垛镇租了两间厂房,办起了刺绣厂,这也是宝应第一家乱针绣绣庄。他从当地挑选了20 多名心灵手巧的农村姑娘,送到常州进行专业培训。这批姑娘也成为我县最早的乱针绣熟练绣姑。在朱军成手把手的教诲下,她们的刺绣技艺日趋成熟,“宝应乱针绣”开始走向市场,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在朱军成的办公室里,仿佛置身一个艺术殿堂。墙上挂满了他获奖的作品,令人眼花缭乱。朱军成是我县刺绣高级职称第一人,看着他中美教科文组织首席工艺美术家、“省工艺名人”、市工艺美术大师等一大堆头衔,我还是心存纳闷。毕竟,男人绣花在的我传统思维里还是不能接受的。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干我们这一行,绣出名的无一例外全是男性。象广东的粤绣,大师也全是男的。”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一个潜规则,就象厨师一样,都说女人会做饭,可出了名的大厨却几乎全是男同胞。这么一想,对朱军成的心灵手巧便释然了。

“宝应绣”创始人

      宝应“乱针绣”被称作“宝应绣”,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专家的首肯。在前年举办的一次华东工艺品博览会上,省工艺美术协会的侯秘书长就直言:“宝应的乱针绣在继承中创新,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叫‘宝应绣’是名副其实了!”作为“宝应绣”的创始人,朱军成为此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朱军成深深认识到,乱针绣在常州等地逐步萎缩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朱军成吸收了苏绣和乱针绣之长,大胆地把中国画用笔技法巧妙地演变出30余种刺绣针法,使针法更加丰富,所表现的物体更加有质感。同时,他也借鉴了油画的色彩原理,对比着色,使色彩更加丰富,厚重透明,立体感强。使“宝应绣”具备了自己的独特品格:近看错综杂乱远观栩栩如生,错综之内含有纹理,近似油画或摄影。“宝应绣”凭借自己的传承和创新,开创了现代刺绣变革的先河,奠定了“宝应绣”在刺绣家族中的特有地位。
      一直走精品之路的朱军成,刺绣作品也炙手可热,成为收藏佳品和珍贵礼品。大家或许还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时,省政府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珍贵礼品《归程》,就是大华绣庄的绣姑们历时数月精心绣制的。他们还在上海申办世博会期间,为国际展览局的七位常委和主席绣制了肖像,被上海市政府作为特殊礼品赠送,栩栩如生的肖像刺绣让老外们如获至宝,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人工刺绣竟能绣出如此精美的作品!

想建一座刺绣艺术馆
   如今,朱军成的大华绣庄由当初的20多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如果加上城乡的5个加工点,已经达到300多人的规模。对如何振兴全县的刺绣产业,朱军成显得忧心忡忡。他说,如今,全县的大小刺绣企业已经上百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除了政府对刺绣产业尚不够重视外,刺绣行业的内部恶性竞争也令人堪忧。由于缺乏行业自律,互相压价导致了质量参差不齐,这对“宝应绣”的加快发展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朱军成对如何发展宝应的刺绣产业有着自己的构想。他告诉我们,他想建造一座宝应刺绣艺术馆,把这里建成全县的刺绣产业研发、培训基地,实行“一个拳头”对外,实行统一报价方式,让“宝应绣”真正走精品之路,使之发展成为宝应的富民产业。
     《父亲》、《秋雨》、《母亲》、《橡树林》等众多的金奖作品,依然悬挂在朱军成的办公室里。台湾、香港等地的收藏家出价二、三百万元购买他的原作,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这是“宝应绣”的灵魂所在,是宝应刺绣艺术馆的镇馆之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对刺绣近乎痴迷的朱军成,依然在振兴宝应刺绣产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他说,尽管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但他会继续坚持下去,因为有坚持就会有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图片:A.jpg



图片:B.jpg



图片:C.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苏州十万绣娘有八万在绣正则绣(乱针绣)!

 曾得到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女士真传的我市著名乱针绣工艺美术大师狄静,从媒体得知始创于常州的乱针绣艺术这回被苏州纳入“苏绣”的保护范围,心里很不是滋味。据狄静工作室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已经有1个多月看不见狄老师脸上的笑容了。记者在采访狄静时,她的口吻落寞中不乏激动:"最主要的还是感到很可惜。因为乱针绣发源于常州,创始人也是常州人,而且现在常州应该说一直有人在从事乱针绣的传承工作,把乱针绣归纳到苏绣中去,总是有一点不能接受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能纳入苏绣呢?这个乱针绣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少,规模也小,宣传的力度又不大,另外扶持政策这方面也有一定因素。"

  记者了解到,苏州号称有“十万绣娘”从事苏绣,目前其中已有近八万绣娘改做乱针绣,而常州目前只有100多名绣娘在从事乱针绣。但谈起苏州的乱针绣,狄静却连连摇头:“我们乱针锈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就是西洋画的效果,那么苏绣它历史相对悠久,表现出来的是以前那种中国传统绘画的效果,所以说风格完全不一样,艺术效果也不一样。”

  据介绍,同样一幅小型的绣品,正宗常州乱针绣绣法至少要花去1个绣娘半个月的时间;而苏州乱针绣绣法,1 个绣娘1天就可以“大功告成”。

  这种差别也体现在绣品的价格上。同样一幅绣品,苏州乱针绣的价格不到常州乱针绣的一半。这种所谓的“价格优势”,使苏州乱针绣绣品迅速打开了市场。“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当更多的人只能承担价格相对较低的苏州乱针绣绣品时,苏州乱针锈绣品就势必走进越来越多人的家中。时间一长,人们认为乱针绣是苏州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乱针绣应该正名为“丹阳正则绣”或简称“丹绣”!


离我家不远有一家“任嘒闲刺绣艺术展示中心”,我经常走过它门口,可是因为它门脸太窄又很进深,所以从来没有进去过。苏州刺绣名家很多,这位大师的名字却很陌生。今天下午我到展示中心参观了一次,不但大开眼界,还学到一些有关的知识,说来给各位听听。
原来任嘒闲大师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早年师从杨守玉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杨教授发明的“乱针绣”的基础上独创了“虚实乱针绣”为苏绣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资料介绍,十九世纪末沈寿先生创造了“仿真绣”(即平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守玉教授发明了“乱针绣”。因此可以说她们三位是苏绣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任嘒闲大师已经去世,但她的学生们继承了她出神入化的刺绣技法,不但在大陆而且在香港和台湾发扬光大。
因为展示中心不允许外人摄影,所以我只好从资料上翻拍几张任大师的作品,以使各位可以对任大师的艺术有一点了解。


齐白石像,绣于1979年。(乱针绣)


列宁在拉兹里夫河畔,绣于1952年。(乱针绣)


墨荷,绣于1997年。(虚实乱针绣)


白猫头,绣于1983年。(虚实乱针绣)

大红花,绣于2002年。(虚实乱针绣)
乱针绣绣出的作品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强,它的特点是丝线布满衬布全部面积。虚实乱针绣就是绣品上有一些留白的地方,表现的风格不一样。沈寿先生的仿真绣则重在表现细腻。一般人像大多采用乱针绣法。
由于篇幅有限,无法向各位介绍中国四大名绣各自的特点了。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详情,请到苏州十全街641号任嘒闲刺绣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来参观(我不是给它做广告喔)。
下图是公司大门口的宣传牌,上面的题字是已故苏州著名书法家谢孝思的手笔,时年就九十八岁,也是高龄人瑞了。





刺绣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500万人民币


对话人物——
沈德龙:
刺绣艺术家,乱针绣创始人杨守玉第三代传人,古吴绣皇工艺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曾历经八年亲自绣制肖像绣品《蒙娜丽莎的微笑》,被视为“乱针绣”的当世杰作。古吴绣皇品牌继承了近代“乱针绣”、“平针绣”和独创“三散针法”技法,以求传统刺绣和现代绘画的完美复合。





     
发表于 2012-1-19 15: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欠债太多了
     
发表于 2012-1-19 2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悲么???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3 06:10 , Processed in 0.0552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