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8|回复: 10

江苏卫视 成长栏目——丹阳脑瘫男孩元元的成长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0 16: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2-1-21 12:50 编辑

应“天今”网友之请 特约转播 欢迎丹阳人都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12-1-20 1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看不到什么啊!
     
发表于 2012-1-21 12: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1-21 13: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中央台也播出了!央视{夜线}脑瘫男孩18岁成人礼
http://video.baby.sina.com.cn/v/b/55464938-1509319941.html
     
发表于 2012-1-21 13: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2011年11月19日晚镇江民生频道播出的是我们丹阳本地残疾男孩(脑瘫患者)元元的故事,因为是有关于丹阳本地人的故事正好转至此台的我于是从头到尾将这则新闻看完并深深被这位身残志坚的男孩所打动!我不知道丹阳本地媒体是否也有过报道,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位男孩!我也和这位男孩素不相识,但今天我想把他的故事写出来让丹阳有爱心的人志知道,也希望“拒绝冷漠”这不会是一句空喊的社会口号,关爱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做起!!!

以下有关元元的故事来自于网络相关报道文摘:

    盼望奇迹出现

  1988年11月12日,元元来到人世。

  不到半年,元元的母亲发现大胖小子的发育赶不上其他孩子,医院确诊为脑瘫,致二级肢体伤残。全家的幸福被一纸诊断书撕碎。父母带着年幼的元元踏上了漫长、艰辛的求医之路。

  亲戚朋友都劝夫妻俩放弃这个孩子,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放弃”,他们先后去过省内外很多医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治脑瘫,都会去试试。

  结果多年求医,一次次地失望而归,元元除了头歪眼斜的症状稍好之外,其他再无效果,仍瘫坐在床上。元元很想治好病,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但他实在不忍心看着父母为他到处奔波,四处欠债。在元元的再三要求下,父母放弃了全国求医之路,在本地采用针灸、气功等疗法。元元每天克服种种痛苦,坚持站立半小时,锻炼身体,盼望奇迹出现。

  上不成学,自学成为最大爱好

  “元元从小就很懂事,也非常好学,但先天残疾,没有学校肯接收他。”元元的母亲说这话时眼圈发红。

  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元元也闹着要进学堂,“儿子是残疾人,但绝不能是个废人。”妈妈做起了他的老师。“语文基础知识都是妈妈教的,最初每一个字都需要死记硬背好几天才能记住,一本一学期就能学完的语文书,我两三年才学完。”“至于数学我还可以,可能是老天的眷顾,让我对数字比较敏感,我五六岁就会做两位数的加减法,七八岁时,九九乘法表倒背如流,隔壁邻居上小学的孩子做不出的数学题还来问我。”元元得意地说。

  “父亲给我买了学拼音的光盘,我慢慢学会了汉语拼音,这样查字典方便些,对我自学很有好处。”元元说道,“学电脑没感觉有什么大困难,会上网后,不懂的问题,百度上搜索一下,大部分都可以找到答案,自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元元的母亲回忆说,5岁时教元元的第一个汉字是“人”字,她希望元元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但是幼小的元元学“人”字时问:“‘人’是站着的,我为什么站不起来?”让元元的母亲心酸了好一阵子。

  15岁左右,元元基本将小学课程自学完成,这让只有初中文化的妈妈为儿子感到骄傲。

  爱,支撑一切

  13岁那年,元元曾一个人摸爬到家中楼梯顶,打算跳楼自杀。他觉得活着是父母的累赘,母亲及时发现,把他救了下来,哭着告诉他,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把身体锻炼好,把书读好,再苦再累他们都毫无怨言。元元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过轻生的念头,一家人的爱支撑着我,我要好好活下去。”

  2007年7月,父母用省吃俭用一年的钱给元元买了一台心仪已久的电脑,他为此兴奋了好多天,在博客中写下自己的心情:“电脑是一扇窗户,我能透过这小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天下做父母的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我心知肚明父母为了我付出的一切,也许我永远成不了龙,但我已成人了。我能自食其力,能结婚生子,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才是最好的回报!”元元在发给jizhe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

  用行动改变世人的看法

  元元说,谁愿意自己是次品呢?逃避只能逃避一时,逃避不了一世。只有自己正确面对,才能改变它。

  2006年12月6日,行动困难的元元没有告诉家中任何人,只身一人摇着轮椅前往北京,身上只带着700多元钱。这对他而言,是一次挑战自我的难忘之旅。

  其母告诉jizhe,当时她在医院照顾元元生病的奶奶,家中没人。发现元元不见了,她骑着自行车满丹阳找了他一整天,晚间元元打电话回家,告知当晚不回家。次日,他们接到元元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他在天安门看升国旗,他们都难以置信。原来元元从丹阳到镇江,坐火车去了北京,在北京火车站呆到天明,当天游玩了故宫和天安门。7日晚上他一个人摇着轮椅行走在北京寒冷的街头,被巡逻车发现后送至救助站。在求助站呆了两晚,他因水土不服被送到医院治疗,后他自行买票返家。一路上他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返程车上的列车员更是不断打电话通知他父母到丹阳接站,还给他拿来泡面。

  这是一段常人难以想像的旅程,元元带回了一张在故宫门口的留影,更带回一颗不服输的心。之前元元在16岁时就独自去过南京,今年助残日又和网友一道游览过青岛。

  结缘网络,倍增自立信心

  18岁以前,元元主要在电视上接收大量信息,了解到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2006年8月,在表哥、表姐的介绍下,元元开始去网吧“尝鲜”。“别的家长反对孩子去网吧,而我爸妈特别支持我,经常给我钱,买上饮料,接送我进出网吧。”

  元元在网上了解到很多人在网上开店挣钱,觉得这对他是个绝好的机会。他在网上搜集资料,很快学会了“网页三剑客”等软件操作,在“淘宝”注册了会员名“阳光男孩元元”,设计了自己的网页。

  jizhe在“元元超市”看到,有皮包、毛巾、童装、床上用品以及内衣等各式商品。元元说,他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做生意的网友将商品图片发来,他将信息放上“货架”。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线接订单,通知网友发货。“元元超市”每天早上10点左右“开门”,晚上10点多“打烊”,元元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铺”。jizhe看到,元元的QQ好友就有139个。

  “我想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减轻爸妈负担,为家里分忧,我不会被时代‘OUT’。”元元说,“我有一个小目标,能自食其力;一个大目标,成为一名成功的网络商人。假如只给我一天行走的机会,我要爬上大山的顶峰。”
   
   以上是笔者摘自网络的相关报道内容,但笔者昨晚看了电视后加了元元的QQ,了解到因为网店生意并不好,因为元元所卖物品都是一些小饰品饰物因此可能很多客户出于运费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都并不会首要考虑在网上购买这些东西,所以网店这块经营已停止,现在元元主要靠不定期在丹阳市区摆地摊赚收入!

元元曾在一篇日志中写到如下这样一段话:
“人生有两条路要走,一条路在脚下,是用脚前行;另一条路在心上,要用心前行。
  现在,脚下的路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心路,不可避免地制约了我的前程。时光在一点一点过去,尽管我离驾驭行走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距离,或许此生也无法抵达,可我从来没有想过打消“学会走路”这个念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锻炼,虽然成效甚微,可能希望非常渺茫,但我从几年前学会的独自站立,到如今能站立时间更久、更稳重,看到了自己在进步。即使不知道从站立到行走还有多远、多苦、多难,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顽强地走下去……”
  
希望好心的人能尽已所能帮助这个渴望绽放生命的孩子!

希望“冷漠的人”能叩响心灵深处的良知之门,让实质的“温暖”照进您的心门深处!
     
发表于 2012-1-21 13: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这是21年来最好的生日礼物”
元元昨天惊喜连连,我市一健康中心称可助元元圆梦


  本报讯  昨天是“告诉世界‘你行我也行’”的脑瘫大男孩元元21岁生日,一连串的惊喜让元元乐得合不拢嘴。
  昨天早晨,元元在“镇江新闻网”搜索到本报A6版有关他的文章,致电记者说:“我收到了21年来最好的生日礼物。”元元的母亲说:“当时元元高兴得连忙叫我在电脑面前一字一句、一遍一遍地读。”
  中午,《丹阳日报》记者前往元元家对他进行了采访,邻居纷纷来祝贺说,“元元都成了丹阳名人了。”让元元心里美滋滋的。
  下午,本报丹阳记者站工作人员朱美娜、佘记其冒着风雨带着生日蛋糕和《京江晚报》来到元元家,元元当时正专注地经营着他的网店,朱美娜的一句生日祝福,令元元回过头来,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激动不已,元元说:“我最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大家一起为他点燃了21根生日蜡烛(见图  佘记其  摄),祝福元元能美梦成真。元元的网友看到本报报道后,纷纷从QQ上给他发来了祝福。
  记者离开元元家时,元元接到在句容打工的爸爸打来的电话,他开心地告诉记者:“今晚,爸爸会赶回来陪我过生日。”
  晚间,中脉道和健康生活馆负责人,我市第一位高级健康管理师万峻燕通过本报联系上元元的母亲。万峻燕说,像元元这样的脑瘫患者,想像正常人一样走路,通过理疗和系统的健康管理是有可能实现的,不过过程会很痛苦,需要很强的意志和信念。她说,半年前,她的健康生活馆接收过一名13岁的脑瘫患者,刚来治疗时,两只脚根本站立不住,更不会走路,通过半年的健康管理与机器理疗,该患者已经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行走,目前该患者已经回家继续治疗。元元知道后非常兴奋,他说他有了行走的希望。
  万峻燕称,她可以帮助元元最大程度的康复,得知元元目前的状态,她很有信心。元元从丹阳来镇江理疗期间,健康生活馆可以免费提供地方给元元和他的母亲住,并且提供电脑,让元元在镇江一边理疗一边继续经营他的网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据悉,元元和他的母亲打算安顿好元元上小学的妹妹后,近期前来镇江接受治疗。
  (记者  童本宽  张辉  见习记者  王爱敏)
     
发表于 2012-1-21 13: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江苏丹阳:脑瘫男孩开网店 五个月竟升“两钻”
  歪着脖子、斜着身体坐在板凳上,用还算灵活的右手食指敲击着键盘。这就是笔者2009年11月26日在江苏丹阳开发区郭家村见到脑瘫男孩——元元(赵正元)。
  先天残疾的元元没进过学校没上过学,靠自学基本将小学课程自学完成。靠学拼音的光盘学会了汉语拼音的元元在接触了网络之后在网上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2009年上半年,元元了解到很多人在网上开店挣钱,觉得这对他是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他在网上搜集资料,很快学会了“网页三剑客”等软件操作,在“淘宝”注册了店铺,设计了自己的网页。
  笔者在“元元超市”看到,有皮包、毛巾、男装、床上用品以及内衣等各式商品。元元说,他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做生意的网友将商品图片发来,他将信息放上“货架”。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线接订单,通知网友发货。“元元超市”每天早上10点左右“开门”,晚上10点多“打烊”,元元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铺”。
  元元很聪明,网店开张了5个多月,现在已经升“两钻”了,“网页全部是我自己制作的,网店进出货都是我亲自谈的。”元元说。
  “虽然我是残疾人,虽然我是脑瘫患者,但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丹阳市罹患脑瘫的元元,抱着自强不息的信念,选择了可以自食其力的方式,徜徉在网络海洋,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做一名成功的“网商”。
  “我想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减轻爸妈负担,为家里分忧,我不会被时代‘OUT’。”元元说。



























脑瘫男孩元元的网店已经升“两钻”。

     
发表于 2012-1-21 13: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元元自己写的文章:

阳光男孩元元 发表于:11-03-24 17:10 [只看该作者]


我也曾作过学生

       2006年4月24日9时,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成长》栏目的帮助下,18岁的我终于能有机会走进校园,坐在了南京市郑和小学的教室里,与同学们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这节课虽然短暂,也可能是唯一,但却实现了一个少年最朴素、最迫切的愿望。它是那样让我盼望以久,让我激动不已,让我难以忘怀,更让我心往神驰……

       儿时的我总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能背上书包去上学,可我却偏偏留下来,孤独地坐在门前呢?渐渐的才明白,因为自己是一个残疾人。懂事后,当想用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弥补自己身体的缺陷时,却发现,上学成了横在我面前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些年来,可以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情并不是残疾,而是因为残疾不能上学,去享受学校的正规教育。

       1988年初冬,我出生在京杭大运河流过的江南小城丹阳。因为胎儿过大导致严重难产,降生时没有哭声并伴有假死。进而在我6个月大时,被诊断为脑缺氧后遗症俗称脑瘫。从此,父母带着年幼的我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求医之路。有段时间几乎每周都要抱着我乘上开往百里之外省城南京的列车,让我接受如同上刑场般的物理治疗。随着一次次希望而去失望而归,家里经济已是债台高筑,不得已放弃了治疗。

      转眼间我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望着比自己小一岁的表弟都背上了书包,而父母却从不在我面前提起关于我上学的事,那段日子里我特别着急,整天跟家人吵着闹着哭着,我想上学我要上学,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学就我不能上学?可妈妈总会对我说:“好孩子,妈妈知道你想上学,可是你的身体不好,去普通学校不方便,爸爸正在给你找适合的学校,等找到了你就可以去上学了。”妈妈为了安慰我,还给我买回了唯一的书包。

      其实,我住的村子里就有一所小学,离家不过150米。每当做早操时,耳畔总会传来广播里的音乐声,这好似天堂发出的声音,仿佛在召唤着我,使我想上学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冬去春来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妈妈见我对学校朝思暮想,就决定背着我去那所离家不远的学校,央求校方接受我这个特别的孩子。我们先找到了教一年级的班主任,妈妈对老师说:“您就收下我家元元吧,他虽然身体不好,智力和别的孩子没有两样。另外,他思思念念都想着上学,我做妈妈的看在眼里实在不忍心。我可以陪读,保证不会妨碍别的孩子。”妈妈的一席话,感动了班主任老师,她说:“他是挺聪明的,我刚刚问了他几道数学题,他都答上来了,我可以试着带带他,不过这要取得校长的同意才行。”随后,我们等到了校长,没想到遭到了校长不容置疑的拒绝。就这样,我被学校拒之门外。回家的途中,我爬在妈妈的背上嚎啕大哭,妈妈也是边走边哭。妈妈对我说:“人家不愿意教你,我们自己学。”此后,我再也没有提过“我要上学”这四个字。

       我们当地也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只招收聋哑孩子和智力低下的学生,没有专为脑瘫孩子开设的班级。小时候我的自理能力很差,生活样样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爸爸给我问过,他们的答复也是异口同声地说不行.

       那时候,妈妈为了照顾我已经辞退了工作。在上学无望的情况下,妈妈做起了我的启蒙老师。她向表弟要来了用过的一年级语文书,又买回了铅笔和本子,像模像样地教我读拼音、认汉字。妈妈希望我能做个真真正正的人,教我写的第一个字就是“人”字,好奇的我问妈妈,这个“人”字是可以站起来的,为什么我就站不起来?这话令妈妈伤心不已。我的手也很不灵巧,在“田字格”上每留下一笔一画都是那样的力不从心。妈妈读过的书也不多,在教我时没有好方法,只会告诉我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怎样写,不会告诉我怎样组词造句。自学之路伴随着的是艰辛,甚至是泪水。在常人看来很容易学会的东西,对我来说却是超乎寻常的难。比如,从自学开始,妈妈就一直在教我学拼音。她告诉我,学会拼音就可以自己查字典了。但由于疾病导致我的发音不标准,妈妈不知教了多少遍,我都不能掌握应用技巧。就在我感到灰心丧气的时候,爸爸买回了学汉语拼音的光盘,我在电视机跟着播放的光盘一步一步学发音,总算过了拼音这一关。由于身体原因,学习的进度也非常慢,别人一册一学期就能学完的语文书,我用了两三年才学完。等到十三四岁时,爸爸给我买了第一本字典,之后我认字有了能够请教的“老师“,再也不需要妈妈教我了。从此,我独自踏上了自学之路。

      我想上学,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我10岁时,父母征得我的同意,又生了妹妹。父母常常告诉妹妹:“哥哥身体不方便,你要多照顾哥哥。”从此,听话而又善解人意的妹妹,就成了我生活中的小助手,她总会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比妹妹整整大9岁,在她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数学也好语文也罢,只要她遇见不会做的难题,在一旁的我都能给她出谋划策。那时候,我会因为自己没有上过学,却能辅导妹妹而感到高兴。可我自学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妹妹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超过了我。每天清晨,看着妹妹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我虽然嘴里不说,心里的羡慕却溢于言表。此时,我总在想,哪怕只是一天或者是一节课,只要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我都会感到心满意足。

       感谢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成长》栏目,帮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当我走进向往以久的校园,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全班同学都为我热烈鼓掌,一名同学还给我带上了红领巾。听着老师的讲课,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参观学校的黑版报和操场,我始终无法按捺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我的等待已经太久太久了。虽然只是一节课,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也曾做过学生!昙花一现格外美丽,同学们送给我的那条红领巾依然鲜艳。

        时间匆匆而过,那次走入校园又过去了五年,如今回想起都历历在目,我还清楚地记得,那节课老师讲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中的老者为了天游峰的清洁,每天都坚持扫石阶,这种精神也深深地鼓励了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那个扫路老人的身影,让我顽强地走下去。

       三年前,父母为了给我创造更好的自学条件,分期付款给我买了一台电脑,通过电脑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更让我惊喜的是,完全凭着自学,我还在淘宝开了网店,生意好时每个月能有数百元的收入。当地媒体报道了我自强不息的事迹后,在广大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镇江“大爱之星”的荣誉称号。我还将我的所思所想,写成《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在《京江晚报》上发表。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虽然身体残疾是难以避免的天灾,但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却可以用毅力去克服。我曾经做过学生,我还要永远当学生,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真正做到自信、自强、自立,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发表于 2012-1-21 13: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没读过书的元元写的感想:

我是一名脑瘫患者,今年已经22岁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思考,去生活。很多非常简单的动作,对我来说却相当困难,而且困难到常人难以想象,但是大多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虽然做得不是很好,但至少可以做到。比如:我虽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打字,但我通过右手食指敲击键盘,也能打出一个个字符,虽然有些慢,但却可以用文字去表达我的思想;我说话口齿不清晰,只要我努力把意思表达出来,并且双方都能多一些耐心,日常交流不会有太大问题。
唯独走路这个难关,努力了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办法度过去。
小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只想着如果我会走路了,就可以自己出门找外面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嘻闹。听着外面小朋友的笑声,我这个愿望就更加强烈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走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会走路,就没有办法去感受这个世界,没有办法去追寻自己的梦。于是,“学会走路”就成了我根深蒂固的心理渴望。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二十多个春秋有过很多梦想,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我很欣慰,很满足。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实现,其中在我心里最难以割舍的梦想就是学会走路!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我会付出我毕生的努力!因为能走路,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象,假如真的有一天,自己能走路了会是什么样子?或许走路的姿势会有些怪异,偶尔会有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模仿我走路的样子。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能走路,我愿意承受别人“或是鄙夷或是同情”的目光!因为,如果我真的能走路了,不仅生活上能完全自理,能帮家人做更多的事情,出门也更方便了,能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再也不用因为用轮椅而担心不方便上下车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感受生命里最多彩的情感!可这一切仅仅是如果……
人生有两条路要走,一条路在脚下,是用脚前行;另外一条路在我们的心上,需要用心前行。
现在,脚下的路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心路,不可避免地制约了我的前程。所以,尽管我离驾驭行走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距离,也许永远也无法做到,但我没有过一丝一毫想打消“学会走路”这个念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锻炼,很辛苦,成效谨小慎微,希望也很渺茫,但是我看到了自己在进步,在离走路更近了一点。就是这一点点希望,始终鼓舞着我!
几年前我已经学会了独自站立,相对以前的站立,站的更稳,站的更久,不知道从站立到行走还有多远?或许此生也无法抵达。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无论有多远,无论有多难,我也一定要坚强地走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云曲简丹 发表于 2012-1-21 12:50

老兄光加亮 还得加粗才行~~
发表于 2012-1-29 14: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3 08:06 , Processed in 0.0617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