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殷村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启动暨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开工仪式,昨天在武进区邹区镇殷村隆重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省住建厅纪检组长张宁宁和市长姚晓东共同为殷村职教园启动暨省建校新校区开工按下启动球。市领导徐缨、赵忠和、尚建荣、张晓霞出席。副市长居丽琴主持。 姚晓东在讲话中说,我市在城南建成高职园区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殷村职业教育园,以城乡一体化的全新思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做到“园、村、区联动,学、游、居合一”,建设“东方剑桥式”新农村、4A级生态休闲旅游区和文化道德体验区,这是市委、市政府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内涵的又一创新举措,也是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整体发展的全新探索。 姚晓东强调,“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继续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这一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牢固确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必须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各类人才培养水平。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广泛促进就业创业的摇篮。发展好职业教育,高水平建成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将常州打造成为中国职教名城,对于常州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姚晓东希望全市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为殷村职教园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创设良好条件的同时,确保生产安全、质量过硬,共同将园区建设成为立足苏南、辐射全国、面向全世界的实验田和示范区,为助推经济转型、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殷村职教园建设已列入常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重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特邀长江学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教授领衔承担规划设计任务,按照“园区村联动、学游居结合、政校企共建”模式和“资源集约化、标准现代化、办学国际化、服务社会化”的理念,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常州范例。同时,将以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打造乡村风貌浓郁、服务功能完善的“东方剑桥式”新农村和宜居社区;以职业教育带动旅游资源开发,打造4A级生态休闲、文化与道德体验型旅游景区。园区建成后,可容纳全日制学生2万人,每年可提供社会培训4万人次,提供体验和实践教育以及网上学习100万人次。 目前,园区概念性设计方案、基础设施外围衔接概念性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建设序时进度表已经形成。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区已开工建设,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进入设计阶段,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和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建设筹备工作正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服务创新产业区建设等专项规划正在制定。核心园区四校一基地2013年8月正式启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
2012年3月9日上午,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建设启动暨我校新校区开工仪式在殷村隆重举行。仪式由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主持。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江苏省纪委驻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纪检组组长张宁宁,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杜学伦,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常州市、武进区领导姚晓东、徐缨、赵忠和、尚建荣、张晓霞、周斌、臧建中,以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能和,常州市、武进区部委办局相关负责人、园区四校一基地代表、施工单位代表等参加了仪式。 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建设管委会主任、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常州市武进区委书记周斌,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姚晓东,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等领导先后在仪式上讲话。 作为殷村职教园内首个开工建设的学校,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志良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要将我校新校区建成一个生态的绿色校园、开放的社区学院、产学研的科技孵化园、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家园。
伴随着喧天的锣鼓,漫天的礼花,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姚晓东,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江苏省纪委驻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纪检组组长张宁宁共同按动启动球,标志着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区和我校新校区正式拉开开工建设大幕。 据介绍,常州市殷村职业教育园区是常州市职业教育服务苏南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建中国职教名城的重点工程。园区整合我校、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和江苏省常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并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4A级旅游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