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来的打工妹安有芳,独自一人定居丹阳。她童年就一心痴情于泥塑艺术,2006年她的“泥塑”创作已作为我市成功申报的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从2000年起,安有芳先后进入开发区中心小学、正则小学成为一名编外教师,毫无保留地将泥塑技艺传授给丹阳的孩子们。系列报道《园丁颂》今天播出,安有芳:双手塑出多彩人生。
记者来到正则小学时,安有芳正在手工室教孩子们做泥塑。很快在安有芳的指导下,孩子们也创作出了形态各异的小猪作品。
安有芳说,她进入学校担任泥塑老师12年,虽然不是在编教师,但她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由于自己先天存在语言障碍,导致她性格很内向、不爱开口说话,但是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她总是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孩子,在手把手、心与心的交流中,她重新在孩子们身上又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充实的价值。
工作之余,她一边搞创作,一边编一本教小孩子泥塑的书。她说,虽然自己很穷,住的是车库,可是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而就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安有芳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她的生活困难可以得以解决了。安有芳也更坚定了她对泥塑创作和传承的信心,她说生活稳定了之后,她要安安稳稳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采访中,安有芳透露说,她的最大心愿就是开一家泥塑工作室或艺术淘吧,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这项又能动手又能益脑的艺术活动中来,培养出一批泥塑接班人,使丹阳泥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衷心希望她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她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