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芦花荡 于 2012-6-21 07:41 编辑
冲冠一怒为红颜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吴梅村《圆圆曲》中的句子。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向北京发动攻击,明朝廷决定将驻防于关外的宁远总兵吴三桂撤回,来保卫京师。当吴三率军到了河北丰润时,北京已经陷落了,并得知崇祯已死于煤山,于是准备向起义军投诚。传说因为他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掠,才愤而投清,并引清兵入关。这一历史的骤然变化,使本来走向胜利的起义军归于失败,终于导致了清王朝的建立,也才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 最初见到这诗句是在高中的语文书中。因为吴三桂的行为导致了泱泱中华被外族所统治,所以读到这一句时义愤填膺,拍案而起,心里狠狠地骂着卖国贼。吴三桂竟为红颜而冲冠一怒,为了一己的私欲,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引外族入关,才有了后来的清政府的腐败,才有了鸦片战争、割地赔款、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进京……才有了中国灾难深重的百年近代史,似乎这一切的一切的国仇家恨都是他的冲冠一怒而起。其实历史并非如此,只是后人善于把过错归咎于女子身上而已。 再读“冲冠一怒为红颜”,已是婚后,有了家,有了孩子。私下里,居然敬佩起吴三桂来,为了自己所爱的女人,宁做卖国贼,承受千古骂名,何等的情义,何等的勇气;私下里,居然会用一连串的爱情故事堆积起来迁就他,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西厢故事,李靖的红拂女,司马相如的卓文君……无一不千古传唱,但他们与吴三桂皓如明月的爱情史相比,可谓是米粒之珠,“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似乎那才是英雄,那才是豪情,那才是英雄的豪情! 三读“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在人人都说要低调的今天。说低调得有资本,有资本才会高调,才需要低调。吴三桂能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因为他有资本,他手下有宁远五十万兵民,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吴三桂是一布衣,亦只能“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联想起如今的土地房产开发中所发生的与民争地的流血事件,心痛那些没资本的布衣,实在是以卵击石,无往而不败。所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得有豪气,得有气魄,更得有底蕴。 其实“冲冠一怒为红颜”是爱情的力量,是人性的使然,是政治的牵强附会。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对此句都有着不同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