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00|回复: 25

现代快报抽疯,宣扬齐梁故里在武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7: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今日现代快报抽疯,宣扬齐梁故里在武进
       不知道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在哪里?这种定论还值得再瞎说八道。
      丹阳人,行动起来吧,用脚投票,不买,不定这个不付责任的报纸。这样的报纸厚此薄彼,南京厚厚一叠,丹阳才几张纸。
未命名.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7: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现代快报满纸荒唐言

res01_attpic_brief.jpg

22.jpg
孟河古街

        常州自古以来素有“龙城”之说,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则神话,相传古时候,东海龙王8个儿子斗法,两条为首的天龙失败后逃往宜兴山里,其余六条则降临常州郡城,百姓得知消息后,就在每年端午节建造六色龙船,在白云溪竞渡。于是常州便有了“六龙城”、“龙城”的美誉。另一种说法是,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国南部半壁江山78年的齐朝和梁朝的15个皇帝都出自常州,所以被誉为“龙城”。
       民间传说已经无法考证真伪,但齐、梁两朝的15个皇帝却是真实存在过。据说齐、梁统治者萧氏一族,正是发迹于常州万绥一带。一个普通的小乡村为何走出了这么多位皇帝?近日,快报记者走进这个村落,为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现代快报记者 姚斌 李梦雅 文/摄
       传说中,唐太宗为保江山改“万岁镇”为“万绥镇”
       如今的万绥村在距离常州市区50多公里的孟河镇,与丹阳市相距不足3公里。地处常州西环线与北环线交汇处。
       据记载,万绥村最初叫阜通,后改名为东城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录,萧整从兰陵过江,居住在“武进故城”之东,故称“东城里”。后来又相继改成“兰陵镇”、“万税镇”、“万岁镇”。
        另有记载,“万绥”之称源自清朝,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二十余年。清两江总督怡良移居常州,为盼早日结束战乱,将当时的“万税”改名“万绥”并一直沿用至今。
        民间传说则给“万绥”的由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说唐太宗统一中国后,惊异地发现有个叫“万岁”的小镇,居然连出15个皇帝。担心日后这里再出皇帝,威胁到唐朝的统治。为保唐王朝永世不灭,下令把“万岁镇”改为同音的“万绥镇”,即绥靖镇压之意。贞观5年,唐太宗又下令建一座方形东岳庙,宛若盖上一颗玉玺大印,泰山压顶般镇住帝气皇根。如今东岳庙依然还存在,大殿呈正方形,在全国实属罕见。
        萧氏一族出了15个皇帝,创立两代王朝
        日前,记者来到了孟河镇万绥村。虽历经千年风霜,但古时遗留下来的房子依然随处可见。
        在这里,一条562米长的古街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街道两侧的民居延续着明清两代的建造风格,白墙黑瓦、木格花窗。历史上,这里是孟河镇的发源地及商业中心。相传齐、梁两朝的统治者萧氏一族,沿江南下,从这里上岸。万绥现有十多条巷子,主要道路有兰陵路、齐梁路及戏楼路。在戏楼路北边,有传说唐太宗为灭万绥皇气而修建的东岳庙,占地约2888平方米,由门厅、子孙堂、大殿等组成。
        常州齐梁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郭重威先生向记者介绍,永嘉之乱后,大约公元318年,汉朝相国萧何的第20代子孙萧整,带领族人从山东兰陵迁居到苏南的阜通(今孟河镇万绥)居住,为了保持北方南徙士族的统治特权,便把阜通改为“南兰陵”。萧家这一支脉在此定居后,逐渐兴旺发达。
        直至南北朝时期的宋王朝末年,大约公元473年,萧整的后人,也是萧何第二十四世孙萧道成时任宋朝辅国将军,留驻建康(今南京),掌握了统领中央禁卫军的大权。后因多次遭到宋王刘昱猜忌,担心被杀,在公元477年起兵,攻入皇宫将刘昱杀死,立刘凖为宋顺帝。公元479年,萧道成又废掉顺帝,自立为王,改国号为齐。到这里,齐王朝正式踏上历史舞台。萧道成也成了齐朝的开国皇帝。
       齐朝从公元479年建立,到公元502年灭亡,短短23年时间,由于皇室内斗,同胞残杀,先后经历7个皇帝。齐朝最终被萧道成的侄子萧衍所灭,改立梁朝。梁皇朝持续55年,共有8个皇帝,其中梁武帝萧衍一人就执政了48年。
      萧衍登基后执政有方,减赋税兴农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梁朝国力盛极一时。但至晚年,萧衍笃信佛教,花费大量钱财建造寺庙,以致耽误朝政,引发战乱。后东魏叛将侯景于公元548年发动政变,围困建康城130天后破城,萧衍也在围城期间,饿死宫中。之后,侯景虽然被杀,但梁朝以后的几个皇帝均是傀儡短命,相继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公元557年,大将陈霸天起兵,攻破江陵、建康,灭梁朝而建陈朝。至此,萧氏一族创建的齐、梁两朝,在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数十年后,黯然谢幕。
       虽然齐梁只有短短数十年,但齐梁文化,特别是萧衍执政期间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为江南开创了一个璀璨的齐梁文化。
      万绥为何会成为“帝王故乡”
      孟河镇万绥村,这个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5万的乡村,为何会相继走出15位皇帝?
      郭重威先生向记者介绍, 原因有二。第一,从孟河地理风貌上看,孟河镇处于宁镇山脉一段。该山脉从南京紫金山出发,经长江向东,到孟河镇出现断点。但是出了孟河区域后,又恢复走向。从地图上看,在嘉山和小黄山之间的断点,恰是孟河镇所在地。因此形成了“双龙戏珠”的地形格局,孟河镇因此又称为“珠城”。郭重威说,从道学上说,山脉象征龙脉,山脉出现断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断裂消失,而是山脉从地下穿行。道教上的说法是“山断等龙补”。寓意断掉的山脉像一条沉睡的巨龙,隐于地下。孟河镇就处在出现断点的地方,万绥又是孟河的风水宝地,所以才会“盛产”皇帝。“当然这只是道家说法,不足全信。”郭重威说道。
      第二,由于齐、梁两朝皇室内部斗争,同胞间为了争夺皇权互相残杀,两朝皇帝走马灯似的上任。其中不乏一些傀儡皇帝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郭重威说,这必须和当时历史的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习惯等大环境联系起来。 自汉朝末年开始,皇室内的斗争、夺权、残杀愈演愈烈,在那些皇帝、皇族和权臣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这种思维逐步被现实中的残杀和夺权强化后,继而演变成一种心理惯性和约定俗成的规律。皇帝日夜提防别人来杀他夺权,于是不断残杀有可能夺权的兄弟、子侄等皇亲大臣,以保住皇位;而作为皇族成员、手握兵权的重臣们,一些野心家想着通过弑君谋反夺取皇权,一些则为了自保不得不篡权夺位。在这种情况下,残杀、夺权就时有发生,皇位更替也就频繁了。

  相关链接
关于“齐梁故里”、
“帝王故乡”的争论
      近年来,对于哪里才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哪里才是名副其实的帝王故乡,镇江和常州的学术界有过激烈争论。镇江方面专家认为,与万绥紧挨着的丹阳才是齐梁两朝开国皇帝萧道成和萧衍的故乡,主要依据有两条。第一,丹阳现有南朝陵墓12座,陵墓石刻11处26件,其中10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另外《南齐书》、《梁书》中也有记载,把南徐州(今镇江)和齐梁陵墓所在地称为“桑梓帝宅”即包含有“皇帝家乡”的意思。第二,根据众多史料记载,齐梁萧家老祖宗萧整过江居住地东城里南兰陵,并非在现今的武进孟河境内,而是在现在的丹阳市内。南朝时期的武进县也不是光指现在的武进,而是今天的丹阳市东北部胡桥、访仙、建山等地以及现在的武进市境内西北一带。因此,镇江的专家认为齐梁发源地应该在丹阳。
      对此,常州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薛峰和储佩成认为,早在2009年3月,在常州召开的全国性齐梁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已达成共识,东城里南兰陵郡应属武进孟河,虽然南兰陵郡下属各县,有的曾发展到现在的丹阳境内;但自古以来南兰陵郡的行政中心、发源地始终属于武进,也就是现在的孟河镇万绥村委一带。而且南兰陵自古以来是常州的称号。古代文献、文学诗词作品中也多有提及。万绥一带更是齐梁皇室的祖居地,这些在《南朝五史辞典》中也有记载。
      薛峰和储佩成还提到,在《辞海》、《江苏省志》、《中国古今地面对照表》中关于齐梁萧家起源地南兰陵的注解也都是今天的常州西北。
      对于常州、镇江的“齐梁故里”、“帝王故乡”之争,业内专家表示,齐梁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割裂开来,单独看成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常州、镇江既然传承的是一脉文化,两地就应该放弃争论,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开发、保护齐梁文化。
    http://kb.dsqq.cn/html/2012-06/25/content_188849.htm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7: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储佩成之流也算专家吗?
     
发表于 2012-6-25 17: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抽死你!!!
     
发表于 2012-6-25 17: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尼玛,乱造谣,抽死你
     
发表于 2012-6-25 1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神话一直在传说!
发表于 2012-6-25 1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抽死快报瞎写的记者。
发表于 2012-6-25 20: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应该去维权,告死丫快报。
发表于 2012-6-25 2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拒绝快报,明年我单位就不订了
     
发表于 2012-6-25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光愤慨没有用。如果丹阳把齐梁文化发展好了,得到了天下萧氏的认可,常州想拿都拿不走。只可惜丹阳的领导不知道干什么吃的,竟然守着宝贝不作为,就像葛城遗址,论证过后就没有动作了。而常州淹城就几道水沟,却做成了旅游大文章。与其守着宝贝不作为,还不如送给常州来开发!

点评

讲的很中肯,也很实在!  发表于 2012-6-26 09:37
发表于 2012-6-25 21: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人顶起来
发表于 2012-6-25 21: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soso_e180:}
     
发表于 2012-6-26 07: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的领导行动起来吧
     
发表于 2012-6-26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这还是历史吗?专家否定24史啊。
发表于 2012-6-26 09: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作为主流传媒,应注意文章的真实性,现在史学界也在争论这个问题,你凭什么说是常州的,丹阳政府要想想了,中华齐梁文化旅游区要加快建设步伐,萧氏宗祠要对外开放,塘头村梁武帝故居,皇业寺等项目抓紧实施,文化是丹阳软实力的体现。
     
发表于 2012-6-26 09: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发表于 2012-6-26 0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丹阳人顶起来!!
     
发表于 2012-6-26 09: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南京大学历史系张学锋教授力证
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在丹阳


▲萧衍


▲萧道成


名词解释:齐梁故里
  分别建立南朝齐(479-502)、梁(502-557)两朝的萧道成、萧衍都是南渡北人,且属于同一家族,学界称两朝帝王故里为“齐梁故里”。史书记载,渡江南下后,萧氏家族卜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有的史书又称萧道成、萧衍为南兰陵郡兰陵人,那是因为萧梁建国后,梁武帝为突出曾经的故乡兰陵郡兰陵县,改南徐州管下的南东海郡为南兰陵郡,改武进县为兰陵县,“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在萧梁时期隶属南兰陵郡兰陵县。

    “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是南朝齐、梁两朝帝王的故里,这一具体地望位于现在的何处?有的学者认为在镇江丹阳(以下简称“丹阳说”),有的学者主张在常州(以下简称“常州说”)。最近,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撰文《“齐梁故里”研究中的史料学问题——兼论“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的地望》(以下简称《齐梁故里》),站在史料学的立场上,本着史料不辨不能遽用的态度,对“齐梁故里”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史料进行了批判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即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这一说法的史料源流、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认为“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与今常州万绥无关。依据史料学的原则,利用可信度较高文献,张学锋教授对“齐梁故里”的地望进行了推断,认为这个地点位于今丹阳市东北张巷村迤北至胡桥、建山一线以南,即沿六朝金牛山(又称彭山,今水经山)东西分布的萧齐帝陵与沿六朝东城里山(今无名)南北分布的萧梁帝陵区之间。
  张学锋教授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颇有研究,是江苏省六朝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在《齐梁故里》一文中,张教授根据史料学的一般理解,将“齐梁故里”研究所涉及的众多文献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其中又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宋书》、《南齐书》,这两种基本史料是同时代人编同时代史,在与“齐梁故里”研究有关的籍贯、世系、地理等基本内容上最接近史实。二是《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等五种,均编定于唐初,距南朝灭亡仅半个世纪左右,也是探讨“齐梁故里”问题的关键史料。第二级:《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新唐书》。这三种文献成书于中唐及五代北宋,保存了丰富的唐代史料,是厘清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分晋陵县重置武进县的重要文献。第三级:《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嘉定镇江志》、《咸淳毗陵志》、《大德毗陵志》、《至顺镇江志》等宋元时期编纂的全国性志书及各地方志。第四级:明清以降全国性地理总志、相关地方志、舆地图、学者著述。第五级:当代编撰物及言论。
  张学锋教授认为,对“齐梁故里”这个研究课题来说,第一、二级文献无疑是最重要的,主要的问题都应该在这两个等级的史料中解决。第三、四级文献虽然也保存了部分“齐梁故里”的相关资料,在保留地方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编撰时代较晚,距离六朝时代久远,加之参编人员较杂,穿凿附会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谨慎使用的同时要避免据以断事。在经过严密的史料批判后,一些史料可以作为前者的补充和辅证,但很难作为惟一的证据。第五级文献只能用作学术史的整理和回顾,根本就不在史料的范畴之内,引以为据,尤不可取。
  张教授在《齐梁故里》一文中,对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写的《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史料汇集》(以下简称“镇江《故里史料》”),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编写的《南兰陵桑梓本乡  武进王业所基——齐梁故里考》 (以下简称“常州《故里考》”)、《对镇江〈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史料汇集〉的评析》 (以下简称“常州《评析》”),所涉及的史料进行分类发现,镇江《故里史料》的史料分析以第一、二、三级为多,个别使用了第四级,几乎没有涉及第五级。常州《故里考》及《评析》,除分析了第一、二级的基本史料外,精力主要放在第三级文献以下,在第五级文献上用功尤深。常州《故里考》所引用的当代编撰物及言论多达到数十种,从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等名家的相关著述,到《传说中国皇帝》等通俗读物,从各种工具书到与“齐梁故里”争论关系不大的学术论文,从莅临常州者的题词到与会者的发言,无所不包,只要是在某个场合注明或言称萧氏家族为“今常州人”、“今常州西北人”、“今常州武进人”的,能用上的都用上了,鲜有遗漏。
发表于 2012-6-26 1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的悠久历史古迹,政府投入多少精力去保护去宣传的?现在人家来抢了才去谴责人家,真的是你丹阳的,人家想抢也抢不去。
发表于 2012-6-26 1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记载,万绥村最初叫阜通,后改名为东城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录,萧整从兰陵过江,居住在“武进故城”之东,故称“东城里”。后来又相继改成“兰陵镇”、“万税镇”、“万岁镇”。
这个明显就有问题,请写文章的读读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0 13:04 , Processed in 0.0855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