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灵水寻梦来
——游句容瓦屋山
到句容瓦屋山,真正惊诧于瓦屋山的山和水了! 一直以来就觉得江南没有真山真水。印象里江南的山都是零零星星、散散落落的,小,矮,难有气势,偶看到有点山的意思的,却不幸遭到开采,秃了山头,豁了山体,就如一健硕处子,被活生生地剜去了头颅手臂,让人触目生痛。江南应是水乡泽国,河塘湖泽,遍于江南大地,只是遍地寻去,苏州园林里的水是墨绿的死水,无一丝生趣,太湖的水确是早就被污染了,就是乡野,也早没了“可以濯我足”的水,更遑论“可以濯我缨”了。那种清泠泠蓝莹莹的水只可梦中找寻了。 去瓦屋山,是在国庆长假期间。十月季节,正是秋意渐起时候。恰逢薄阴天气,隔天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里满含着水汽,不时有三两滴雨飘在人的脸上。觉着有凉意,却也不冷。单就这样清爽的天气,就让人心中畅快了。 心悦路短。当路边的林荫越来越密,当从林间飘来的桂子的香越来越浓,当如黛的瓦屋山脉真真切切地在眼前展现出秀色,当一泓泓的水清泠泠地铺在身边,心中生起惊诧和激动也就很是自然了。 瓦屋山的山是真山。大山口是瓦屋山的门户。车在大山口外,就见车外群山连绵,一重又一重,不见边际,是江南难以见到的山外又青山的景状。车入山中,自是峰回路转。忽在山谷,忽在山腰,忽又在山脊,让人不辨西东,真有“只在此山中”的味道。 《 乾隆句容县志》“山川志”记载:“瓦屋山在县南七十五里政仁乡,山形连亘,两崖稍起,状如瓦屋,李白曾登此山望长荡湖”。可惜,县志中只收录了诗仙李白的一首“宝公 赞”,诗云:“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之心,寥廓无主。锦幪乌爪,独行绝侣。刀齐尺梁,扇迷陈语。丹青圣容,何往何从。”诗仙登临茅山之时对大好山川的嗟叹,脱离了俗世红尘的空灵,尽付其中。 站在主峰丫髻山脚,抬望眼,有巍峨之势。主峰与左右的瓦屋山、马山山势相连,竟是一张生动的巨型“太师椅”,让人感到沉稳厚重。古时风水堪舆术士,堪将此等山喦地势风水称之为至尊无尚之品,与奉化蒋母墓地位置相仿。去过浙江奉化蒋母墓地之人,听过导游介绍蒋母墓地的风水,只不过此地不知为何未能成为某些贵人的“万年吉壤”。进入山林,是山林野夫踏出的山间小路,没有台阶,只有碎石嵌在泥中。青苔侵石,路上滑湿不平。路边是参天的古木,古木间是奇异的怪石,怪石侧是葱茏的荒草,荒草下是潺潺的流水。无人声嘈杂,耳里有的是鸟鸣声,有的是秋虫的嘶叫声。身在山林中,心中油然感到的是山的真实,山的真切,山的真诚。 瓦屋山的水是灵水。站在高处四望,瓦屋山的湖泽塘坝,星罗棋布,就似大大小小的明珠撒落在群山之中。上杆湖是这些明珠中最大的一颗。临湖伫立,望去颇有烟波浩淼之态。清风吹过,拂起的水波一波连一波汹涌至脚下,又顽皮退去。湖中的水是清的,清得漾人的心。水面有白鹅,白鹅悠然凫波;水上有白鹭,白鹭轻盈掠水。水面和水上的移动的点点白色更增添了这一泓闲水的飘逸灵动。山中有溪水长流不绝。积水成潭,潭水一碧见底,水底游鱼空翔,若无所依。瓦屋山的水演绎的就是水的灵活,水的灵秀,水的灵动。 有媒体评论,瓦屋山是长三角最后一块净土,身在真山灵水间,深感此语“与我心有戚戚焉”! 回归之时,采撷一撮瓦屋山间的野菊花,装灌满瓶瓦屋山间的溪水,插花于瓶,摆放在家里的书桌上,就当是与真山灵水相伴,聊以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