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23|回复: 20

与你再相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4 15: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小竹子 于 2012-7-30 20:58 编辑

        明朝人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六年前,我慕名为你而来,只为一睹你如何兼容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的传奇。而有关那次游览的记忆在时间的流逝里已渐渐不再清晰,只依稀记得那是个雨天,浑身都湿透了,弄得很狼狈。那峰、那松、那石,还有那满满的渴望,也最终在雨中模糊,模糊成了深深的遗憾。六年后,我化身一名背包客,带着沉甸甸的装备和天为盖地为庐的豪情故地重游。黄山,我又来了!但愿这次天气是晴好的,我在心里默默祈求。
        雨在黄山似乎是常有的事,据说一年之中有两百天左右是阴雨天,而我和黄山或许注定是要与雨结缘的吧。当大清早大家伙儿打点好行装准备启程时,细雨又如丝般飘洒下来,我的心一阵儿凉。“没事儿,山里的天气阴晴不定,变化多端,说不准待会儿会怎样呢!”领队的一番话让我又看到了希望。背上装备,穿上雨衣,柱上登山杖,我们的攀登就从玉屏楼开始吧。
        游人乘缆车上山,而小驴向来是用双脚来丈量的,和大多户外路线不同的是,我们这次走的是游人路线。顺着蜿蜒绵长的台阶,我们拾级而上,见到的除了为数不多的和我们一样的背包客外,更多的便是或轻装或徒手的游客了。一路上,我们的装扮显然吸引了无数的眼球,那里面除了好奇,更多是钦佩。曾经的我,亦如他们,每每见到这样一个背包走天涯的Backpacker(背包客),总会生出许多的惊叹和羡慕来,幻想着有一天我也是其中之一。而今,角色互换,“背这么大的包,好厉害啊!”是惊叹;“你说他们包里都装了什么?”是好奇;“我们空手爬还喊累呢,你看看他们!”是敬佩……我们友善地一笑,继续自己坚定的步伐。傍晚前要到达1860米的光明顶附近扎营,等待我们的是6个多小时的山路。跋山涉水,餐风饮露,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下裹在身上的湿漉漉的雨衣;不知道湿透全身的到底是汗水还是雨水;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体力可能会透支……路在脚下,调整好呼吸,控制好节奏,一步一步向前。因为我们知道凭着坚定的信念、不轻言放弃的毅力和队友的相互协助,一切问题都不会成为问题。
        许是老天爷的眷顾,不忍让我再一次无功而返吧,在细雨中跋涉了近三个小时后,天慢慢转阴,大家迫不及待掀掉了雨衣,终于可以舒展舒展筋骨了。空山新雨后,空气格外清新,心情也一下子明朗了起来。“快看,远处有云雾,好美啊!”队友的这一嗓子,收住了大家攀登的脚步,转身望去,一座座起起伏伏的山峦清晰地展现在视线中:或巨或纤,或直或欹,如笔,如笋,又如刀戟。片片云雾缭绕在山峰间,或近或远,或浓或淡,渺渺又袅袅,如轻纱般。我看得出神,恍惚间在那飘渺的烟霭云雾之上,仿佛有一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仙子正舞姿蹁跹,袅娜娉婷。“云来山如画,云去山更佳。”似有一阵清风拂过,那云雾悠悠地涌动起来,似烟非烟,似云非云,似海又非海,随风飘移的还有黄山突兀的危崖、纵横的幽壑。在这样的风中,在这样的云里,山的形态,松的身影,时隐时现,虚无缥缈。手中端起的相机变换着不同的视角,却始终无法定格下眼前的飘逸与灵动、真实与虚幻来。
        黄山在钱谦益眼里“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是的,黄山的松是奇特的。你看那黄山之上,绵延数百里,千沟万壑之间,满目皆松,它们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缝之中,毫不畏惧山峰的险峻。黄山的松或倚崖挺拔,或独立巅峰,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或绕石而过,或穿石而出,它们忽悬,忽卧,忽横,忽立,任凭你怎样地努力,都无法寻出两棵相同的松来。或许你不敢相信,就在你不远处崖缝间的那棵不起眼的小松,已长了百年,乃至千年。黄山的松树,长在山和云之间,长在前世和今生之间,长在循规蹈矩和标新立异之间,长得这样的千姿百态,这样的千奇百怪。
        常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号入座的话,我该算是仁者了。山,自然之杰作,巍峨、险峻、厚重,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震撼和敬畏。莲花峰,黄山的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周围小峰簇拥,宛若一朵初绽的新莲而得名。忍着双腿的酸痛,我们一鼓作气爬上了陡峭的百步云梯,到达莲花岭。许是之前一天多的攀登已几近体力耗尽,许是两日的睡眠不足以致状态不佳,在从莲花岭登顶莲花峰的这1.5公里竟爬得出奇的艰难。没走几步已呼吸急促,口干舌燥,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而平时健步如飞的双脚此时异常笨拙,似有千斤,每迈出一步都要拼尽全身的力气,速度之缓慢绝不亚于耄耋老人的蹒跚步履,我真想一屁股坐下来,再也不走了,可那终究是一厢情愿,开始了,就无路可退。登山是一种毅力的磨练,人于山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却也是无穷而不容小觑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而况这区区1.5公里乎?伴随着前面老驴清晰而急促的喘气声,在通往峰顶的道路上,我坚定了自己的步伐,虽然双脚的每一次抬起与放下都很艰难,但我知道登上了一个台阶,就离峰顶近了一步。我用意志和信念支撑着,克服着身体的极限,前进,再前进,攀登,再攀登。“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终于站在了莲花峰顶!极目远眺,虽然因雾气笼罩,所见只是茫茫一片,但此时看到了什么似乎已不再重要,我成功了,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我把黄山的最高峰踩在了脚下。这一段艰难的路程,我坚持下来了,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没有什么是坚持不了的,我坚信。
        有人说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次旅行呢?当我哆嗦着颤抖的双腿站在慈光阁前回望,黄山啊,轻轻地,又将与你分别了,我还会与你重逢吗?第三次、第四次……或许永远不,也或许就在“明天”,就让一切交给缘分吧!

6.JPG


7.JPG

DSC07570.JPG

3.JPG


2.JPG

5.JPG

DSC07466.JPG

DSC07492.JPG

DSC07484.JPG

DSC07591.JPG

4.JPG

DSC07522.JPG

DSC07513.JPG

DSC07501.JPG

DSC07593.JPG

2012跟小驴再游黄山8.jpg

2012跟小驴再游黄山16.jpg

2012跟小驴再游黄山17.jpg
发表于 2012-7-24 16: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7-24 16: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抢到沙发首席欣赏
发表于 2012-7-24 16: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楼梯好陡啊
发表于 2012-7-24 16: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仙境,真美
发表于 2012-7-24 16: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迎客松永远都那么站立着迎接着游客
发表于 2012-7-24 16: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感谢老师与我们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1: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梦想之心 发表于 2012-7-24 16:37
楼梯好陡啊

谢谢您,那是黄山最险的天都峰,现在暂时封闭,2015年后开放,和莲花峰轮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梦想之心 发表于 2012-7-24 16:38
仙境,真美

的确很美,“登黄山则天下无山”并非虚名{:1_628:}
发表于 2012-7-24 2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写的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小竹子 于 2012-7-24 22:15 编辑
梦想之心 发表于 2012-7-24 16:39
迎客松永远都那么站立着迎接着游客

前世、今生、来世,就这么一站,站成了永恒{:1_63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2: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任我行游侠 发表于 2012-7-24 21:31
写的真好。

版主过奖了{:1_556:}
     
发表于 2012-7-27 1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写得真好,黄山去过几次了,觉得旅游就是到一个陌生地方放松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2: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嘉阳 发表于 2012-7-27 17:34
写得真好,黄山去过几次了,觉得旅游就是到一个陌生地方放松心情

从一个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到一个别人呆腻的地方,看陌生的景,见陌生的人,换回一份崭新的心情。
{:1_556:}
     
发表于 2012-7-28 2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十年前去过黄山,现见文仿佛就在昨天!{:soso_e179:}
     
发表于 2012-7-29 17: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好山、好景、好心情,美色、美图、美滋滋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书中浪子 发表于 2012-7-28 22:57
十年前去过黄山,现见文仿佛就在昨天!

问候浪子{:1_55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典藏丹阳 发表于 2012-7-29 17:11
好山、好景、好心情,美色、美图、美滋滋

典藏老师藏经典{:1_556:}
     
发表于 2012-7-30 22: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12-7-30 22:06 编辑

竹子行者子斑竹
发表于 2012-8-1 1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 12:43 , Processed in 0.0637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