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6|回复: 4

丹阳革命纪念地之三——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 19: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丹阳城河路宝塔弄5号。50年前这里是戴家花园,当年上海战役总前委就驻扎在这里。邓小平、陈毅住在这座两层小楼的楼上楼下,总前委的其他领导也多次来这里参加会议。
  踏进5号大门,院子里甬道两侧几棵银杏树、冬青树郁郁葱葱,仿佛是历史永久的见证。小楼门楣上,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当年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题写的“总前委旧址”牌匾。小楼二楼里间,是邓小平同志卧室,外间是会议室。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就是在这里指挥了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
  1949年5月23日,正是上海前线战火正酣的时候,陈毅就在这座小楼里,亲自给准备突击上海市区的9兵团27军军长聂凤智打电话,明确指示:“一定要军政全胜,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是上海啊,晓得吗?毛主席和中央看着你们啦!” 一阵早春的清风拂过,带起银杏树叶簌簌响动,那仿佛是历史的回声。
  在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里,总前委驻扎了30多天,为解放上海精心部署,点校兵马,然后挥师东进,一举创造了“军政双丰收”的奇迹。丹阳,是总前委解放上海“沙场春点兵”的前进基地。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处邓小平纪念景点。
      戴家花园位于宝塔弄5号,建于1934年。1949年4月24日至5月26日为总前委驻地。总前委离开丹阳后,一度作为丹阳县人民广播站、丹阳市广播电视局的办公场所。1996年旧址得到维修,1998年成立纪念馆,作为江苏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丹阳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穿过古旧的门楼,踏进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前方一座两层高的青灰砖墙的小楼。小楼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总前委旧址”,系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当年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题写。1949年,时任总前委常委、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同志,与时任总前委书记、华东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分别于5月3日和5月6日由南京来到丹阳,就住在这座小楼里。中央全权委托陈、邓二人全力筹备接管上海事宜。邓侧重主持华东局的全盘工作,陈侧重主持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
      进入楼内参观,有房间若干,每间都标明了当时的用途。陈、邓二人的卧室一般大小,只有不足7平米,邓住楼上,陈住楼下。楼中其他房间则宽敞明亮许多,分别作为机要室、作战处、参谋处和工作人员室使用。从二楼参谋处的窗外望去,楼前那株105年树龄的高杆女贞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清风拂过,树叶簌簌响动,一如60年前的那个春天。
      就是在这座素朴的小楼里,以邓小平、陈毅为首的总前委、华东局和华东军区的领导们与三野前委领导粟裕、唐亮详细讨论了解放上海的具体作战方案,特别是明确了在军事上不使用重武器,保证上海这个大城市不被破坏的重要精神;讨论了上海地下党如何配合解放军进攻上海、接管上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此期间,总前委与中央军委的往返通电,与三野指挥部、各兵团的通电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从进入丹阳开始,陈毅便正式进入了他所要上任的上海市长角色。在这座小楼里,他亲笔签发了上海市军管会的第一号命令。5月23日,总攻上海市区之日,还是在这座小楼里,他亲自给担任进攻任务的九兵团27军军长聂凤智打电话,切切叮嘱道:“一定要军政全胜,一定要把人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小楼前开阔的空地上,他曾安排放映露天电影,招待原国民党资源委员会随军服务团的全体人员。当年受邀观看电影的谢佩和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看电影前,在银幕后面的空地上,放了一圈约二十余张座椅,要我们坐下随便谈心。陈毅同志给大家介绍了邓小平同志,并说,过去恩来和小平和我都是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学习工程的,后来我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要进行工业建设必须先行革命,于是就从事革命斗争了。在谈话中,我曾提到关于黄泛区的开发利用问题,邓小平同志回答说:北平已在考虑此问题,即将着手进行。我听了,对共产党更加钦佩不已。”
      走出戴家花园,来到车水马龙的东门万善路上,贾馆长指给我们看远处一座美丽的宝塔。“那是明代的万善塔,驻丹阳期间,陈毅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走出戴家花园,沿着河岸散步到万善塔,有时与几位首长在宝塔跟前交谈。”


     
发表于 2012-8-10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学习。。。。。。。
     
发表于 2012-8-10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曾经去参观过。
     
发表于 2012-8-13 09: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怎么不去建设下茅山老区啊,你看看延陵、九里、行宫等地方都成什么样了?干部怎么想的啊??
     
发表于 2012-8-13 1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真理前进一步即为谬误!
最后一段话不知海员自创或是贾馆长杜撰,史料依据何在?前方尚在打仗,总前委领导虎帐谈兵,运筹帷幄,绝非是到丹阳来休闲的。
现在的河岸是到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步形成的,万善塔在当时也是荒芜一片。小时候我们往东门游玩,到了那边的河埂异常难走,好多地段根本无法通行,更不消说解放初期了。
当时的领导出行都有军车、有警卫护驾,还要防备国民党军、警、匪、特、宪等残渣余孽伺机捣乱,哪里能是经常散步这等轻松悠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7 14:12 , Processed in 0.1091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