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12-8-21 20:54 编辑
一提起喀纳斯湖,人们便会想到“湖怪”,其实那里的风光之美,魅力要远远超过那些“装神弄鬼”的“湖怪”之说。 喀纳斯,蒙古语意谓“美丽而神秘莫测”,地处新疆阿尔泰山中部的布尔津县境内,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交界,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位联合国环境保护官员说:“喀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开发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喀纳斯湖为复合冰川融汇而成,四周雪峰耸峙,植被茂密, 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是鱼类和水禽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 在旅游部门的大喀纳斯的概念中,喀纳斯湖是其核心,禾木和白哈巴是它的两翼,双湖和白湖、友谊峰是它的后院。喀纳斯湖其独特风光被国内外旅游者誉为“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它不仅自然资源和生物物种非常丰富,而且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也别具异彩,喀纳斯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有南山水之娇秀,加之这里还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堪称是西域之绝佳之地。 我们团队人马根据意愿被分作两组:一组参加飘流,另一组则登上游艇畅游喀纳斯湖,大多数人选择了后一项活动。 游艇不是很大,挤满了也就30个乘员左右。当游艇起锚之后,船上配置的女导游便开始侃侃而谈。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处达198米左右。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 喀纳斯湖呈弯豆荚形,湖东岸为弯月的内侧,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中第一道湾的基岩平台有一个巨大的羊背石,恰似一只卧羊昂首观湖;三道湾的观湖台,是赏湖上落日的最佳地点;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看到时隐时现的神秘“湖怪”。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带,大片沼泽湿地与河湾小滩共存,地形平坦开阔,各种草类与林木共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喀纳斯湖上端,有湖心岛浮于水面,四周皆森林茂密,湖水碧绿纯净。 由于最后一道湾的湖尽头较为接近国境线,所以游艇只能开到四道湾便止步不前了,令人不能尽兴。我们的游艇也是如此,一到达既定位置,船长便熄火假寐,任游人到艇顶拍照留念,观赏静静的湖边美景。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每至秋季层林尽染,景色如画。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昆虫类300多种。喀纳斯湖水中生长的有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哲罗鲑,体长可达2-3米,重达百十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称为大红鱼。有专家考证,喀纳斯湖怪应当是所谓的哲罗鲑。 1985年7月下旬,新疆大学动物学教授向礼陔率领的考察队在湖边工作时,突然发现数十条巨型鱼在湖面出现,两天后,袁国映带领的新疆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考察队也在“一览亭”上观察到了湖中的巨型鱼群,并摄得了许多照片和一段录相,从而开始了喀纳斯湖“湖怪”之谜的研究。 喀纳斯湖的神秘大概和湖怪的传说有关。据一些专家经过考察推断,所谓湖怪其实是那些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的大红鱼。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其寿命最长可达200岁以上,而且行踪诡秘,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当地的图瓦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在他们的传说中,湖怪能吃掉整头牛。但湖怪到底长什么样,谁也说不清。他们的前辈还有过两次捕捉湖怪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至今图瓦人不到湖里打鱼,也不在湖边放牧。至于“湖怪”与大红鱼(哲罗鲑)是不是一回事,因为没有拿出铁证来,所以至今还是个谜。 有趣的是, 我们结束新疆之旅回到家乡之后,喀纳斯湖又因 “湖怪”重现而又一次纷纷扬扬。根据有关媒体的报道:“7月29日下午16点45分,湖北游客龚海燕一行七人在新疆喀纳斯湖一道弯游冒雨游玩时,在距湖面30米处的岸边拍摄到了不明水生物。据龚海燕介绍,不明水生物现身处水体呈红色,水面漩涡持续了约1分钟左右。”同一篇新闻还指出:“今年6月21日,又有游客在观鱼台拍摄到了喀纳斯神秘湖怪”。 看来,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不甘寂寞,频频在湖中现身,屡屡成为媒体的追捧中心,而且其身影与哲罗鲑一般无二,相信其验明正身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