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南一剑 于 2012-12-8 11:24 编辑
曾经听过许多人演讲,不过我总觉得他们与其是在演讲,反倒不如说他们正在演戏,夸张的表情,做作的动作,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诉说,故意挤出的眼泪,空洞乏味的内容,实在惹我发笑,纯属浪费我的时间。但是今天在网上聆听了莫言在瑞典的文学讲座上的演讲后,我对莫言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睿智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莫言的演讲题目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这个题目很朴实,一点也不煽情,更不生动。简直就是小学生的作文题目。联想到他的那些作品名称,如《四十一炮》、《蛙》、《檀香刑》等,真的一点不吸引人,在这点上和我这个标题高手来说,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了,标题应该像格律派一样,具有三美:建筑美、音律美、绘画美。不过,朴实的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长于制作标题的我还在混在文学版块里凑凑热闹。从莫言的思想深度、表现手法、叙事风格来说,我差他十万八千里,这也是他能获奖,我只能仰慕的原因。
莫言演讲时穿了一套中式的立领衣服,对此我很赞赏,寓意深刻。他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作家,其作品反映的是中国农民的痛苦与挣扎,命运和苦难。中国式的故事,中国人的命运,当然中式衣服最恰当了。而立领衣服,则说明了作家独立的人格,我真的不想害莫言,其实莫言的作品我是真的读懂了!他的想法、观点和我是一样的,这也是我喜爱莫言的地方。至于为什么是莫言获奖,而不是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我想这与莫言敢言有关,在我看来,文学就应该是站在上帝的高度,审视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再以我佛慈悲的宽容,运用哲学家的洞察力和医生锋利的解剖刀,最后才是文学家的表现力,来批判、揭露社会、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扒下那些伪君子的画皮。从这点来说,作家首先是思想家,是用虚构的故事反映现实的人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这个角度看,文学只是一件外套罢了!
莫言的演讲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全面反映了他的一生及创作一件件作品的过程。语言非常朴实,思想十分深刻,而且没有一句费话,他沉稳的讲述,不紧不慢的语速,浓缩了人生的精华,反映了苦难的人生,听了之后真有大快朵颐的感觉,有余音绕梁的体会,有发人深思的思考。真的是精彩之极!一个个小故事就是一个个人生的大道理,在这里我要帮莫言做个广告,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听一听。
非常有意思的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他本人来说,是天大的一件好事,说明了世界对他的作品的充分肯定,再加上还有白哗哗的银子,真是名利双收,高兴还不及,但是莫言的文学讲座俨然成为了他苦大仇深的诉苦会,没有一丝丝的喜悦。其实作家是最痛苦的职业,因为看透,所以痛苦!因为慈悲,所以悯人!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莫言的成功应该是苦难造就了他,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题材,给他带来了对人生的深深思考,在我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伟大文学家都是经历了苦难,才懂得人生,成就作品的。屈原的被贬,才有了《离骚》;司马迁的宫刑,才有了《史记》;苏东坡的牢狱,才有了黄州的作品;李白的不被重用,才有了狂放。正因为这些伟大的文学家的苦难经历,无法在官场、情场、商场上挥洒自如,只好寄理想于笔墨之中,汇牢骚于作品之里,聚才华在文章之上。才有了穿越时空、感动后人的不朽的伟大作品。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你的作品不够优秀,一定是你的痛苦指数不高有关。
莫言与其它作家不同的是,他的小说大量运用了他亲人、邻居及熟悉的人的真名,这在小说创作中是很少见的,莫言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宁可冒着人家找上门来算帐的麻烦?我想,我是看破他的小伎俩了,莫言的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莫言这么做就想暗示读者,他写的东西全是真实的!这些小说中小人物的苦难命运和悲剧结局都是真实的!这也是他现实主义题材、魔幻主义风格的体现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