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6|回复: 19

归去来兮的灵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7 23: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保罗 于 2013-1-15 16:59 编辑

许多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想起来信主了呢?我只是淡然地一笑,心中萌发了三个想法:一、全球60亿人口,有信仰的多达40多亿,为什么呢??二、什么样的人会容易进入信仰的世界呢??三、如果我们的灵魂没有真正真实的归宿,那我们存在的痛苦如何解决?

一、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了信仰归程?
在学习古代神话起源的时候,老师总照本宣科地解释着,“那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知道太少,科技不像今天这样发达,人为了克服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产生恐惧感,于是编一些故事与假说,来缓解心灵的焦虑”。老师这样说,我也这样学,更是这样信。到了十年前,我开始思考,并得出一个结论,“先有了人,人再造了上帝,于是人又编造出上帝是所有的造物主”。随着我对主耶稣的认识,我要对自已的这种认识进行一万倍的道歉,我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我太骄傲了,我太自以为是了,我仅是浩瀚宇宙中被上帝赋于灵气的尘土,仅是茫茫人海中被上帝拣选的子民,我怎能如何不肖呢!!
有人说,科学如此发达了,那许多所谓的神造人的事应该是荒谬的,有这种认识也是愚蠢的,可是放眼科技发达的地方,人们对“神存在的信仰依然地是那样地坚定”,美国基督徒多达80%,韩国40%,英德法有北欧国家等都是基督教成为价值主流的国家。

此刻,我要说自已的一点看法。无论到何时,人们都无法摆脱三个问题,人类自身的孤独感、恐惧感、虚无感。
1恐惧感。
恐惧感伴随着每个生命的每时每刻,他对自身命运、生活境遇、婚配选择等,都是自已很难作主的,都是各种情况下复合产生的,所以宿命论成为人类一直不变的自我安慰。
这里我要讲一个人,那就是被人喻为人类大魔头的希特勒先生,早年看了他的两三本传记,知道一点皮毛。根据个人的理解,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即是一个恐惧感很强的人,他想谈恋爱,可是当一个女孩跑到他面前时,他竟然可以吓得跑到一边,还打翻了牛奶。他想好好地活着,可是他只能租住在那一间小房子里过着流浪的日子。在战场上,他极为勇敢,他的勇敢并不仅因为他爱国、他想得十字勋章、他想做英雄,从他的内心来说,他极其地恐惧。我想起一个很小孩子的心理机理:他如果怕大灰狼,他第一反应是,“妈妈,妈妈,赶跑它”。他的潜意识是急切地求他的母亲,让母亲使那个恐惧的对象立刻消失。这种孩子的心理,也是大人的心理。当我们对一些东西恐惧的时候,我们的就是不想看到、不想接触到、且想让它立马消失掉,同时“恐惧也让我们对那恐惧的对象产生极其的仇恨”,恐惧的心理也会变得极度的变形——勇敢。
有人说,胆大的人勇敢,我们不可否认,但恐惧的心更让人勇敢。这样,我们很容易解释色厉内荏的正常存在。
为了克服恐惧感,人类总是努力地去探知自然界、思维世界、生物世界的未知领域,可是最终的结果——人类求知的欲望与行为到达的结果是:无知。所以,许多越有知识的人,对世界有见地的人,越会常常微笑淡然,并谦虚地说,“我不知道”。苏格拉底,这位伟大的智者,最后说了一句震撼人心的话“我唯一知道的——我是一个无知者”。既然拥有如此人类智慧的人都可以讲这种感慨,那没有太多人类智慧的人更应该认同这样一个认识。如同研究宇宙起源一样,现在的结果,是“在没有时间的九度空间里,宇宙是一个基点在亿万分之一秒间爆炸而成”,我们不关心这个结论对与错,而是过程与结果呈现给我们的是,我们求知的结果是神奇与不可思议,相信这个(霍金)结论是科学的,比较而言,相信这个科学结论还不如相信圣经要容易得多。既然科学知识并不能让我们找到“我们来自何处”的依据,或是找到的各种情况不能使我们相信,那我们能相信什么呢??对外界的恐惧就这样无法让我们的灵魂安宁。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恐惧的事与境况,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焦虑而不安。如果说,人们没有恐惧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实中,战争、瘟疫、流行病毒、地震、海啸、异常天气、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都在困扰着我们,折磨着我们;一个小感冒,都会让婴儿的父母急出眼泪。随着世界的大动荡、人流的大动荡,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心灵将越来越不安静,甚至会超过人们所说的“原始社会”。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发现,我们缺乏一种安全感,如果我们还需要安全感,那我们的恐惧感一直存在。这种恐惧感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其积极方面不仅被消极方面所抵消,而且还可能让消极方面做大。求知心让我们造了船只远行,恐惧感造了救生艇,这是恐惧感的积极利用;而希特勒先生的恐惧感没有得到及时的认知修正,而酿成了世界的灾难,这是恐惧感的消极方面。当我们走进患抑郁症的人的心里,我们就会发现恐惧感在他们心理占多大的份量,如果一旦爆发,将会给自已与别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所以,因为恐惧的存在,人类是无法克服的。于是,许多人选择了信仰主耶稣。在此正解一点,信主并不是信教,主是圣洁无瑕慈爱公义的神,教会是人的组织充满着罪恶与纷争。引用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先生一句话,目前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罪恶,有上帝,有忏悔;另一个是有罪恶,没有上帝,没有忏悔。相较而言,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有上帝的世界。
2孤独感。
人人都是孤儿。我找到生命的确据之后,有一个认识,无论一个人多有权势、多有财富、多有健康、多有才华……如果没有信仰支撑,他永远是一个孤儿。他一个人独处时,他感到孤寂;在众多的人群中,他更加孤单。他心底有外人永远无法触及那根弦,有时很痛很痛。许多有才华的人都选择了自杀,这是不无道理的;美国柯达公司的老板可以将技术成果第一个应用到太空,他家有万贯,可是他也选择了自杀而去。
因为孤独感的的确存在,让人类成为群居生活方式的可能。一个人存活的方式,人几乎是活不下去的。科学家在研究人类早期时,说人是靠群居的方式原因是“打猎劳作,相互帮助”等,这仅是物质世界或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解释的,并没有说明人先验的孤独感。人选择群居绝不仅是“协同劳作”那么简单,如果是的话,我们可以根据结论推导一下:那现在许多人都群居在一起,而且许多人还是感到莫大的孤独;同时,有许多人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协作与帮助,人之间没有利益往来,可是许多金石之交的人或知己依然地一小撮地信靠在一起。抱团取火式的群居,信靠在一起,尽管如此“信靠在一起”地寻求,但也是只能是缓解孤独感而已。所以,人类个体本身存在一种孤独感,是无法克服的。
亲情、友情、爱情,我们选择了这些东西去构筑一道堤坝来抵挡孤独感之魔鬼的侵犯,这道堤坝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现实中,这道堤坝有时也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这让我想起许多的伟人或是大人物或是大魔王,他们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孤独感,且难与人道。
我们总是容易地以为,日子困苦的人孤独感较重,这仅是一种说法,如果认真地去考量的话,其实上帝是那么地公平,每个人都恩赐得一样多。如一个大作家周而复先生,他生活得依然很好,可那时他却说,“爱人在身边,孩子在身边,日子也不错,可是许多时候,孤单感总是常常袭来”。形容人孤独的还有那种自赏式的咏叹调,“曲高和寡”。我们还总是容易以为,压力感较重的人孤独感较浓,这也仅是一种表述,其实孤独没有偏爱谁,也没有亏待谁。应该说,经常思考的灵魂,孤独感会重一点,这是当然的。
许多的歌曲与经典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之所以传扬久远,那里面总是透露着一种难以释怀的孤独感。柳宗元的佳作《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王安石的佳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文字里寄托了多少非本人难以理解的孤独与痛苦。
龙应台肯定会被写入史册的人物,她讲过一段话:我在生命中等候,不知在等候什么,同时我又在急忙追赶,不知在追赶什么。我已跋涉千里,天涯赶尽,但生命的本质并不曾超越亘古的轨道。中国的贤哲,当然也是疯子屈原,他几乎不能承受那份孤独感,人间已经没有与他对话的人,他选择仰望,〈天问〉。最伟大的天才开普勒,在人间很孤独与烦躁,已经不想研究地上的事物,他仰望星空,发现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成为最伟大的天文学学家,他也是上帝的孩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归人,不是匆匆过客,孤独的过客,而已罢了。被主耶稣拣选,我相信他一定不是孤单的,他时常会过到“在地如在天的生活”,喜乐与快乐常常相伴而来。
3、虚无感。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集荣华、富有、智慧于一体的犹太君主所罗门王,上帝借他的口传达了这段经文,同时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虚空。
在我们经典名著中,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下了《好了歌》,一切都是虚空,所以在作品中到处洋溢着“人生的虚空”,于是出家不断,惜春、宝玉等。
在我找到了信仰之后,我感觉生活有许多的美好、生命有太多的精彩与欢乐。记得当年我毕业后两年后,还和一个报社的编辑通通了一封信,她曾似姐姐般地照顾爱护着我一段青春时光。她看到我信里充满了灰色,由于我忘记了写地址,她通过信纸的标识,查到了我的单位,电话打给我,“XXX,有空过来一下,你太灰色了”。虽然我没有前去,但我开始调整自已的心态……可是调整的结果,就是没有出路。学生时代读什么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罗素〈幸福是什么〉等,在我生命中看来,一切都没有丝毫的意义。
我自已的虚无感来自于1989年。1989年夏天我生病退学回家,四处寻医问药。到了秋天,天气渐冷,我蜷缩在一个灰暗的病房里,打着吊水;打量着周围的病人的痛苦、医生的繁忙、照顾者的愁容,没有挽回的生命、即将调零的生命、夭折的生命……这一切让贫病交杂中的我感到生命的脆弱与不可理解。休学看病对我而言是成了我生命永恒的转折点,我总认为这是我生命重大的挫折,没想到三年后的一场持续近四年的病痛比早来的这场病更凶猛、更残忍、更毒辣影响更深,几近夺尽了我所有的信心与存在的勇气……后来病痛过程中,我已经看不到身体的前程、看不到人生的前程、活跃阳刚的青春被虚弱与病痛所代替,日记本上到处都充斥着万念俱灰与生不如死。我不断地思考人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看到了那些承受着苦难的生灵与陪痛的生灵,我感到人存在简直是多余的,于是我开始观察现实并开始在书本上寻求答案。经过多年的寻觅,结果是没有答案。
我起想摆脱虚无感,越去求知,看一些书藉,可是结果更感到虚无。看了罗素《幸福是什么》等,更让我感到迷惘。
多年之后,也是1997年的暑假吧,我到外公家去,在田间干农活。在此几年前,两个深爱我的舅舅一个五十多与一个四十多相继非正常步入天国,外公也接着走了……他们都息了地上的劳苦,回了天家。我和大舅妈在田间,我说,“人活着真没意思”,舅母却笑呵呵地回答我说,“过去讨荒要饭都要生活的,现在比过去好多了。”看到乐观的舅母,我却只是淡然地笑笑,我没有任何资格可以与舅妈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她是忙碌了大半生,生养了许多的孩子,肯定经过不少痛苦,包括丈夫的离去等。
在外漂流多年,我不住地观察我经过的每一个生命,敏感的我觉察到每个生灵都是那样的痛苦而难以自拔,同时也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为了那样的一个存在着,人要付出多少的眼泪与痛苦,多少的不得已与无奈,这是为何??如果人要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是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历史上的许多故事更让我觉得生命到来就是一种偶然,存在就是一种荒谬。我去寻找答案,“为吃为穿,为儿为女,为名为利……立言立德立功……超越自然属性”等等,都是荒谬的。小学三年级,我就告诉父亲,我不需要什么新衣服,只要有的穿就可以,哥哥穿过的可以给我,干净整齐就可。经历了一点点病痛之后,更是淡然这些,“吃喝玩乐”没有任何值得我追求的。
“虚空”占据了我的脑海,读一点“古文观止”,我就自大起来,觉得人生苦海,回头无岸;“晨钟慕鼓,经声佛号”较为入心。可是,当我不断地去看出家皇帝顺治、革命圣僧苏殊曼、才子李叔同等个人的生命历程时,我又是找不到人生存在的信心,盼望与真爱。
在上帝的感召下,我觉得上帝才是真正的主,在天执掌王权、在地执掌万国万民,是公义的神,慈爱的神,丰盛生命的神,又真又活的神。
通过上帝对我眷顾与圣灵对我的引导,我试着确信人类永远不可能摆脱与克服人类自身的存在三种感受:恐惧感、孤独感与虚无感。这三种感受让人永远地活在一种人间地狱里,如果不找到信仰,他内心很难有平安、宁静,所以世界上的一大半以上的人都选择了有信仰的生活。全球三分二以上现存的生灵都活在信仰中,这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大事。许多人说,信仰之争与宗教之战给人类造成了太多的苦难,其实相较而言,没有宗教与信仰生活,我确信人类社会将会有更多的苦难,比现在更糟。
对于归主的我而言,经过思考,我是从科学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上帝的,不!是耶和华是好牧人,他认识他的羊,他的羊也认识他,现在,我已经确信上帝存在是那样的真切。对于其他信仰的人,我们要保持尊重,在我眼里,无论他权位多高、多富有、多低微、多贫穷、多疾病,都是一样的,只要是一个生命都需要敬畏,因每个生灵都是上帝的宝贝,上帝一直深爱着他们,直至归了天家。

二、什么样的人会容易进入信仰的世界呢??

我们再探讨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会容易进入信仰的世界呢?事实上,提出这个问题,是对神的不忠,人永远不可能有权利有能力选择是不是去拥有信仰,被造之物有何德何能去选择造物主?所有拥有信仰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也全然并不是自己作主,人如果可以作主,那主又何来管教这些人呢?所以,按照万能全能我主的旨意,那些拥有神之子民的身份是主拣选来的,是迷失的羔羊被主寻回,回到梦寐以求的家园。
不过,作为自大且又骄傲无比的人,总是把自已当神来看,觉得自已就是神,自已就是主,会用逻辑与推理等一点皮毛的知识去揣摩、分析、论证这一切。我是不想也不敢去冒此不违,而是想通过理性来揣摩一点皮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主的全能与伟大,在此我请天父原谅我的行为。

什么样的人会容易拥有信仰呢?我理性地认为,绝顶聪明的人、劳苦的人、独自面对过自已死亡的人、灵魂痛苦的人、追求真理的人等,我对前三种进行一点点梳理。

1绝顶聪明的人容易拥有信仰。
说绝顶聪明的人容易信主,并不是说信主的人大部分是绝顶聪明,也不是说不信仰主耶稣的人愚笨的。事实上,通过观察本人发现太多聪明的人容易信主了,而且都是世界绝顶聪明的人,而且绝顶聪明的人还是较多。
让我们看看一个聪明群体拥有信仰的事实。有一个事实无法否认,一些获得诺贝尔的科学家,1900年至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有93%是基督徒,400年来各个自然学科的奠基人大部分都不是无神论者,且大部分是基督徒。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培根的一句话,“真正的科学,是让人认识神”。
现在世界上较为认同这样一个结论:犹太民族这个民族是最聪明的,这个民族大部分人拥有上帝信仰:世界曾经的首富,捐款建设中国协和医学院(现大学)与北京协和医院的洛克菲勒;现任以色列央行行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花旗集团副主席Stanley Fischer先生被喻为世界银行业行长的行长,现任美联储署一把手伯南克就是他的学生。以色列80%以上的人是信仰犹太教,20%大部分是信仰基督教与天主教的,都是可见都信仰上帝的。
中国的温州人被喻为中国的犹太人,当我们去审视的时候突然发现,温州这个地区在20世纪中叶时恰恰中国基督徒密度最多的地区。这不得不让人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温州人的打拼与智慧及取得的成就,与他们作为上帝儿女较多有没有关系。前段时间,我接触了一个来自温州的郑弟兄,他是第四代信主了,父亲开了厂,父亲对神的敬虔程度较高,把自已的儿子全然地摆上,献给神,他四处传经布道,带领许多人信主。
除了犹太人外,世界上公认的科学巨匠,至今无人超越的牛顿,又是一位谦虚的神学家,而且也有造诣,一位IT兼商界才子、也是世界不会遭人忌妒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是基督徒,政界中的人更是多了去,华人中史无前例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如今,东西方如果选出唯一一个文学家,那基督徒托尔斯泰是争议最少的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现今的马英九先生与蔡英文女士也都是基督徒;哈佛高材生、NBA的少年俊杰林书豪,他从不敢骄傲,也从不觉得在为谁而战,他总虔诚地告诫自已,“为上帝在打球,所有的荣耀都要归给上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这犹太民族中亦有极少部分人且聪明绝顶的人也有不信仰上帝的,如人类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科学界的第二座峰顶代表人物爱因斯坦,可他不是无神论者;还有一个无神论者卡尔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学有着极大贡献,再一个是揭示人类心灵奥秘的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试图是解释上帝。另外还有许多人!其他民族中许多优秀的人也是不拥有信仰的。但无法否认的是,世间的顶尖人士还是信仰上帝的占了大部分。
有人说,他们是利用神来激励自已、安慰自已,以期完成自已的理想,或是说科学界总是在向无知的领域中宣战与探索,找不到答案与明确的结果将因归于上帝等等。其实不是如此,而是上帝安排他的孩子在世界上,来荣耀神,并完成神赋于他们的使命。

在此,强调一点,我是信主,不是信教。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都不是我需要信的,只要认识耶和华,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绝顶聪明的人容易信主”,许多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无关紧要,因为事实在那里放着;也许我认识的事实并不准确或不正确,但神监察与掌管的事实才是真正的事实。

2劳苦的人容易信主;
一个人有十个儿子,九个过得较好,有地位、有金钱、有健康等,较为的体面;一个儿子混得没得吃、没得穿、四处讨饭,被人抛弃与鄙视。当远游的父亲回家看到这一切时,他会先照顾哪一个呢?他会更疼爱哪一个呢??不容置疑,他会先照顾这个最没有本事、最受苦、最受人瞧不起的孩子,对他的爱会多一些。
在世间许多劳苦的人,会更容易得到上帝的垂怜与照顾。当一个人陷入绝境当中,他看不到明天,看不到脚下走的路,在他没有办法承受的时候,主的使者会伸出慈爱的人。然而,许多时候拥有自由意志的人却不辨真伪,可能会跪在堕落的天使的脚边——土地庙、菩萨庙、观音庙、关公庙、道观。
我们总是看到欧洲的中世纪,看到北欧的野蛮,在苦难中上帝的大手一直拉着他,并带领他朝前走。而当时,中国可能会好一点,自以为是,就悖逆上帝,同时也下层的劳苦的百姓去寻找神——求佛问道。如今,上帝让我们看穿了牛鬼蛇神,赶走了堕落的天使之后,终于福音再一次大大临到了我们,并可能结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魔咒!
有一个叫林英的姊妹,她3岁时父亲被打成右派,后来母亲改嫁,她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她总以为靠着自已的努力会掌握自已的命运,文革后考取了大学,学习进化论与遗传学知识,读了研究生后取得加拿大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后来定居美国,房子、儿子、票子、帽子车子都有了,实现了她的美国梦……可是,劳苦从来没有离开她。她又回国,在武汉某高校教书并传神的道。在别人眼里看,她可能是个幸福幸运的人,可是她心灵上是一个劳苦不堪的人,于上帝拣选了她,让她放下所有,去四处宣教,自已蒙福之后,想让更多劳苦的人、患难的人得着安慰与救赎。
有人说,因为她的选择,所以劳苦;其实不然,因为劳苦,所以如此选择。她现在是“小草诗歌”的词曲作者,神的忠实的仆人。实在地讲,自从她归主后,她已经不再劳苦,拥有强大的内心与使不完的力量,并快乐开心地生活着。
许多人悖神的人,很多时候都患了忧郁症;相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离主越远的人,忧郁症的患病率越高。许多忧郁症的患者,不是非本人很难能体验到他们内心的那份劳苦的、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焦灼万分。当忧郁症者一接触到主耶稣,相信他得救的几率较高。
所以,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28节,我们的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许多真正的劳苦的人,总容易去亲近神,总容易被神拣选,反过来说,容易去信主。
3独自面对过死亡的人容易信主
如果一个人曾经独自面对过死亡,他很容易去信仰主耶稣。这种面对,不是从画面与书本里看到,不是从别人口中听说与传讲,也不是亲眼看到过人死亡的过程,而是自已面对过自已的死亡,如自杀未成功、病痛几近无救、无呼吸无心跳昏迷后再醒来、自已被推进手术室自已知道不一定会活着出来;敌人的机枪一直在扫射可能马上阵亡……即自已接近或历经生死的边缘,这个时刻会发现神离自已有多近。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许多的宇航员从太空中回来之后,他们都归主,成了上帝的儿女。虽然升空时的豪言壮语与各种激励都是自我勉励与信心支持,其实他们内心一直在告诉他:说不定就是在向地球说“再见”,再见的时候,自已已经没有任何气息。
“人为什么活着,懒着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人都怕死,说不怕死的,仅是一种标榜或是一种自欺。所以,人要整天拼命地忙碌、拼命地争名夺利、劳苦奔波、绞尽脑汁,都是为了活着,或是想有目的地活着。在没有濒临过死亡边缘或独自面对过自已的死亡,他是没有资格来评判这个简单的问题。
虽然说面对过死亡的人容易信主,但也有独自面对过死亡的人并没有选择信主,这样的人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如中国的末代皇帝,他老年时性病缠身、彻夜失眠、便秘难治……他受尽了人间地狱的苦,虽蒙蔽人们且博取了一段时间的“英名”,但历史却早已对他的生命进行了宣判,定格在万古罪人位置。
生不如死的人,我们也认为他每天每时都面对着死亡,如果他找不到神,那他可能容易精神分裂;我们可以断言的,一旦这样的人遇到主,或认真地对待,并思考过后,他归主是极其容易的。

三、人生无主,痛苦何解

有些人认为自已的灵魂并不痛苦,自已可以活得情趣其乐;若果真如此,那我们就祝福他。既然他们不需要主,或是主不拣选他们,那就让他与主无缘吧。在《马太福音》10章14节说,“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按此,既然他们不接待福音或使者,那就没有必要与他们宣讲什么啦!
对于灵魂痛苦的人而言,还是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存在的痛苦”。想想看,如果没有真正真实的精神归宿,那存在的痛苦如何解决?

1在追求中迷失自我
法国的哲学家萨特说,人有欲望,有欲望就有追求,追求得不到就是痛苦,得到了就是无聊。人苦苦地就这样存在着,找不到自已的家园,太多时候更是找不到自已。看看眼下,我们国人的光景,“你幸福吗”成为最大的讽刺,“幸福指数”成为一种噱头,还不如去追问人们,“你活得痛苦吗”“痛苦指数有几多”,那样会得到更多肯定的答案。但就是这种讽刺与噱头也可以说明问题,正因为不幸福,才去追寻幸福,正因为痛苦指数偏高,才去另一头筑起重量。
从现实的层面上讲,我们过去的精神家园完全没有上帝的家园好,但拥有总比没有强。如今的光景:旧伦理所剩无几,新伦理尚未建立,在这样的空隙中,太多的人已经成了迷失的羔羊,以致物欲纵流、道德沦丧、荣辱皆无成为自然的常态。当不确定自我存在的意义时,就会陷入一种空虚状态,空虚中失去坚守的标准。旧的主流价值观已经破碎了,新的主流价值观尚未建立,或者说新的主流价值观(专制主义、唯物主义、进化主义、过度的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封建主义混合体)暂时进入了一个盲区正在修正中,而现实导致的结果是乱象丛生,许多的事匪夷所思,如贪腐成风、男女关系混乱、仇官仇富等问题。
在天没有主,在地没有主,在已更无主,所以说这是一个无主时代,这里的主,是公义、慈爱的主(霸主、帮主不是主)。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一个人都找不到自已的位子,都难以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已理直气壮地存在。大千世界中,一切都是雾里看花,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我们过去以“三纳五常”、“三从四德”、“家国天下”、“耕读文明”、“忠孝仁义”、“无后为大”等伦理来构筑我们的精神世界,落实到现实层面上,从宗族中去寻找自已的个体存在感,在“家国天下”社会中要去“立功、立言、立德”,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体现自已的社会存在。
而现在,我们都已经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已来自哪里,自已是谁,又走向哪里?迷途中,找不到回家的路,只是默默地哭泣,望着天上的星星。迷惘的痛苦没有信仰作依靠,何以能解决?

2无畏亦会造成“无存在”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上帝,什么坏事我都敢干,也都会去干”。我们只是说,无畏曾被人们标榜,或是十分正面的词,从简单的个体上讲或特殊情况上,我们应给予肯定,但过分地肯定就出现消极的方面。想想看,当一个社会中,人人没畏惧,人人都不愿意有畏惧,那人性的恶之花就会盛开天涯每一个角落。
在这种过分之无畏的意识支配下,给他人造成的苦难罄竹难书,而施害者何尝又不是一个受害者呢!当你无畏时,你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极端的思维——我即正确我即正义,这种思维人类本来都是具备,在无畏意识的主导下,得到了强化并实践开来。什么坏事都可干,还以正确的名义,甚至是“正义”的外衣,其内心也可能以为真是正义的,这一点,上帝早已告诉我们,罗马书第7章第18节,“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回顾一下曾经一段历史。那时的社会,人们对苍天厚土的敬畏没有灭绝,在重大事件上,专政君主遇到地震还会发出“罪已诏”,还会反叛等问题反思施政思想与执行情况,遇到重大社会喜庆等还会特赦天下;民间许多百姓还会礼让,遇到问题或别人不信任,还会拍拍胸脯“凭良心”,还会发毒誓……那时人虽然是“皆若空游无所依”,“飘飘何似,天地一沙鸥”,灵魂在孤独中旅行,但还灵魂还可以依附在宗族与家国上,不厚实真切的个体存在感仍是存在着。
没有敬畏,自已也不值得敬畏;灵魂中没有“主”的存在,个体的灵魂的存在没有一个参照物,或没有可以依附性地存在,“它”只能是一个游魂,四处飘零,无依无靠,即如此无畏某种度抵消了存在感的真实性。同时,无畏也让报应成为虚无,排除了作恶遭报的后顾之忧,人极易成为就是一个有思维感情的畜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什么都可以不讲原则
当我们拥有了主,一切都变得不在一样,主让我们拥有敬畏他,从而制止我们少去犯罪,以致减少我们的罪念与罪行,从而也能减少自已给别人给社会带来的痛苦。
3内心有窍,何以添满
存在着,就是存在着。没有目的与意义地存在着,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语)。科学天才与思想天才帕斯卡曾在他的随笔中论述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中世纪欧洲伟大的思想家奥古斯丁说过,人类心中总有个洞,非得信仰可以添满;罗素也曾说过,人总得信点什么,如果没有正统有益于人类整体的,那他们就会信仰乱七八糟。
而我们内心的洞如何添满呢?那我们就要找寻真实存在的确据,否则的话,我们活着,除了痛苦地活着,是没有任何办法解决的。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曾说,除了死亡,我的痛苦没有结束。所以,我们总是要找一个信仰来作为信靠,作为支撑。
有人会反驳我谈论信仰问题,“好好地活着,努力地活着,想法将今生过好,才是正确的,不要谈信仰之类的事,那都是永生的事”。其实,拥有信仰与谈信仰不是为了将今生过好吗?甚至将今生过到极好程度为努力的方向吗?2001年夏天,我到解放军精神卫生医院102医院拜访一位姓孙的心理学博士,他向我谈论到,现在许多人内心不平安,这种人在遇到一些大病时,很容易被吓死,疾病没有将人寿命夺去时,内心的恐惧已经将他吓死,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病人不低于60%。可见,灵魂的痛苦加重速了人生老去的进程,没有信仰今生又是多大的遗憾。
有人还会不屑地对我言之凿凿,“我没有信仰过得挺好,你就是呆鸟一只”,其实没有必要如此嘲讽,上帝赋于你自由意志不是用来嘲讽别人的,而用来尊重每一个生命与灵魂的。
我们许多痛苦的灵魂需要信仰,没有信仰作为支撑,他很难在“内心平安宁静”中度过他的一生的,同时更肯定会缩短他在人间的寿命。看来,没有内心的平安宁静,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痛苦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都是糟透了的人生。
4安然地面对死,才能安然地面对生。
因为无法面对死亡,或是刻意回避死亡的问题,导致我们无法面对生之问题。
母亲的痛苦实在太重了,她的内心被黑暗的权势所掌控,她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她,丈夫不能使她满意、孩子现状使她失望、孩子们的婚姻使她失望、自已的娘家人没有一个可以使她满意、邻居家族统统都使她失望……她陷在忧郁症中而不自知,别人更无从知。其实,按照她现今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讲,应该是不错的,高级教师的父亲退休的薪水完全可以让她过得不错的日常生活。可是,她还是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痛苦。我每一次离开家,她总是哭着送我离开,听她唠叨一些陈年旧事,听多了听重了,尽管我耐着心,但我还禁不住听烦了,如同听祥林嫂的诉说一样,让人难以承受。我想过,母亲如果给我指定婚约,我会完全像《家春秋》里的觉新一样遵守的,而像我这样一个在她面前如此驯良服从且爱她的孩子,都听厌了她的“悲惨故事”与“人生苦境”,哪谁还能承受她的倾诉呢?!我相信已经没有人了。所以,我十几年都被希特勒写给他母亲的那首诗感动着,“听她说吧,听她说吧”。
我多么希望,旧时的庙宇没有被拆,一些神龛没有被毁,同时她也十分地相信。她遇到自已难解的结,可以到那里哭诉、向神埋怨,向神灵寻求、许愿等。尽管那些都是假的,哪怕是欺骗她的或是自其欺的,只要她内心获得平安与宁静,不要整日以泪洗面,不要让痛苦死死地捆绑着她,让她的脸上有笑容,有喜乐与活着的美好……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呢!可是,现实中,她没有办法来寄托自已的痛苦。
1989年起,安表姐开始信主了,当时我并不知。今年,当我接触基督并认真地去看一些相关的书与思辨的观点时,我确信上帝存在是无可推诿的。“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第1章第20节)于是,我就打电话给安表姐,“给你安排个任何,你向你姑妈传传福音,一定要让她信主”。母亲的痛苦,我觉得非得解决不可,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的痛苦,孩子的心又是何等的痛呢!!
母亲的痛苦可能与遗传有关,与遭遇有关,如舅舅等亲人的离去,使她不能安然地面对死亡问题,于是生之痛苦越来越重。如果她知道人走了之后,都去了哪里,许多的问题都会解决,许多的痛苦都会减轻。

5找到“信望爱”才是人解决痛苦的根源
2002年,我感自已抑郁症较为的厉害,有空就跑到书店里,去看基础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使我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后来,自已竟做起了一件事,在当地的一个信息媒介上,登载了一个消息,“免费心理咨询”。本来是觉得玩玩的事情,可是那个“小灵通”彻夜不会停止,我感到这样自已接受不了,影响自已的工作,爱人也比较讨厌,于是只开通几天,就关了。当时接到好多电话,有失意的商人、有恋的年轻人、有讨债不得的业务员、有理发店的老板、有在供电局就职的北大高材生、有寄居的打工妹……据我观察,许多人都生活在极端的痛苦当中,都失去的信望爱。
许多伟大的人物给出过解决人痛苦的答案,佛洛伊德就给出过,“爱情、宗教、音乐”;罗素也给出过,“求知、爱情、怜悯”。而悲观哲学家叔本华《论人生的痛苦》让我感受更深,甚至让记起张爱玲的《造人》那篇文章来:
无怪生孩子的可以生了又生。他们把小孩看做有趣的小傻子,可笑又可爱的累赘。他们不觉得孩子的眼睛的可怕——那么认真的眼睛,像末日审判的时候,天使的眼睛。
凭空制造出这样一双眼睛,这样的有评判力的脑子,这样的身体,知道最细致的痛苦也知道快乐,凭空制造了一个人,然后半饥半饱半明半昧地养大他......造人是危险的工作。做父母的不是上帝而被迫处于神的地位。即使你慎重从事,生孩子以前把一切都给他筹备好了,还保不定他会成为何等样的人物。若是他还没下地之前,一切的环境就是于他不利的,那他是绝少成功的机会——注定了。
当然哪,环境越艰难,越显出父母之爱的伟大。父母子女之间,处处需要牺牲,因而养成了克已的美德。

“生的孩子也会死的,我们生出死来”,张爱玲选择不生孩子;卢梭不敢面对孩子、不愿担当父亲的责任,将孩子送到福利院。张爱玲于1995年去逝孤独去逝一周后被人发现,我觉得自已是能够体会到张爱玲的那份歇斯底里的“人生之痛”——失去了“信望爱”:对一切失去了信心,生命生活没有希望与盼望,人间与世间没有爱的存在。
做事,没有信心;做人没有信心,对别人也没有信心;人生大多情况是希望,对许多人与事寄托了大的希望,其实慢慢地都在收获失望,失望之后,都是绝望,于是开始勉励自已,生活有多苦难,自已有多坚强;人生最大的苦莫过于没有爱,没有爱的人生,无疑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没有人爱自已,自已也不敢不愿去爱别人,造成的结局,就是孤寂痛苦无边。
当我们选择了基督信仰时,我们就会重新找回“信望爱”;我们知道我们来自哪里,也知道我们百年之后到哪里,也解释了我是谁。
靠着主耶稣,我们对一切都有了信心,对生命有了殷切的盼望,同时也拥有了高贵而不离不弃的爱,会感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生命有意义,活着也是有价值与快乐!
     
发表于 2012-12-18 0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不错,又占了一个沙发!
     
发表于 2012-12-18 10: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是应该有信仰!
发表于 2012-12-20 09: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人之所以会迷路是因为太在乎路...恭喜老木调整好了心态找到了归宿还起了新名字保罗~您一定也认识这两位:Dan(Daniel的简称哈)&Johnny ,聃先知和仲尼,跟你一样都是负有使命的人啊!{:1_57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7: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成若缺 发表于 2012-12-20 09:56
人之所以会迷路是因为太在乎路...恭喜老木调整好了心态找到了归宿还起了新名字保罗~您一定也认识这两位:Da ...

说实话,我还真不是太了解,我只是知道一点皮毛,谢谢您的指导,我会努力滴!
     
发表于 2012-12-29 16: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尊重木材的选择!
但是老木,相互尊重吧。{:soso_e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7: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月下漫步 发表于 2012-12-29 16:45
尊重木材的选择!
但是老木,相互尊重吧。

敬畏每一个生命与生灵!
     
发表于 2013-1-8 08: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人,相互尊重吧。
     
发表于 2013-1-14 15: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我信。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6: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保罗 于 2013-1-15 16:28 编辑
游骑兵列洋 发表于 2013-1-14 15:04
我信。


<Amazing Grace>中文翻译为《奇异恩典》,也有人称《天赐恩宠》是美国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村福音歌曲,也是全世界基督徒都会唱的一首歌,被奉为基督教圣歌。最初由英国牧师REV. John Newton作于1779年,开始是一首传统的民谣,或黑人灵歌,它表达了宗教的忠诚,其中包含着一个平淡但是极富深意的赎罪的故事,它成了基督徒每次祈祷忏悔时必唱的曲目,后来它流行越来越广,超越了宗教,成了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成为人们祈求和平的经典歌曲,是人民精神世界的赞歌,歌的主题和《圣经》的主旨相符:忏悔、感恩、赎罪、重生,现在在任何庄严隆重的场合、在仪式上、在很多流行音乐唱片里、在国家级的典礼以及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你都能听到这首圣洁,祥和,庄重,优美的歌曲。

     
发表于 2013-1-16 15: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各有各的追求而已!{:soso_e181:}
     
发表于 2013-1-16 1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材哥最近有点闲{:soso_e11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13: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我信故我在
发表于 2013-3-19 16: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你和上帝的对话是通过你的思考和追寻来实现的,可能是通过书本通过自己的观察通过与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的交谈,然后萃取出适合自己的养分来浇灌,只能说别灌到脱离现实,认为信仰能治疗各类疑难杂症。可以适当的煲一些心灵鸡汤来让自己有一个良性的生活态度,令自己鼓起勇气去面对现实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PS:教会的那些活动如果居委会大妈乐意也能组织,只要你加入,我就提供舞台,完完全全的尊重你哦,以DANG的名义。{:soso_e112:}
发表于 2013-3-19 16: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信主也好,信佛也好,任何信仰的前提是爱自己。
发表于 2013-3-19 16: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其实是想说对“度”的把握,爱自己也要有个度,对不?好像特意来跟您抬杠{:soso_e113:}
     
发表于 2013-3-19 17: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信仰,是人生之树之雨露和太阳。信仰,滋润着生命之花。
     
 楼主| 发表于 2013-3-19 2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筠之 发表于 2013-3-19 17:06
信仰,是人生之树之雨露和太阳。信仰,滋润着生命之花。

如果没有上帝(神),那人类会找个物来敬拜,也会“造神”,也会无限地高举某个人,从而也导致了无限地贬低与践踏人、生灵。我相信,没有信仰的世界,绝对比现在更糟!
发表于 2013-3-19 2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保罗 发表于 2013-3-19 20:37
如果没有上帝(神),那人类会找个物来敬拜,也会“造神”,也会无限地高举某个人,从而也导致了无限地贬 ...

建设新农村顺带配套建设教堂,让农民兄弟姐妹先过上幸福生活。{:1_594:}
发表于 2013-3-21 09: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eraphim
{: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6 06:20 , Processed in 0.0644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