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1|回复: 5

毕节亡童的“五七”悼词:严禁人畜入内?【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1 1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日前,因为12个红色警示大字,贵州省毕节市的垃圾桶再度引发网友热议。此时距离毕节市5名少年儿童闷死在垃圾桶内已有一个多月。19日,毕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光星向记者表示,印字的垃圾桶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内,有关部门已经了解到了网友的相关言论和建议,将尽快做出回应。(12月20日《潇湘晨报》)
  
  毕节垃圾桶的红色警示让人联想起《三毛流浪记》中的一幕:三毛赤身走在寒冷的街道上,猛然看到一幅标语:“禁止赤身上街,违者严惩”。虽说两者相隔那么多年,但情景却是何等的相似?诚然,“赤身上街”的确不雅,钻垃圾箱更是有损人的“底线尊严”。但正所谓“仓廪足而知廉耻”,对于那些无依无靠的“现代三毛”们来说,温饱求生尚且困难,哪里还有心思顾及什么礼义廉耻?更何况,他们有无接受过教育,是否认得“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这12字警告本身也是令人存疑的。
  
  发生流浪儿童闷死于垃圾箱这样的悲剧,对于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刻骨铭心的耻辱。虽然家长、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毫无疑问,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作为流浪、赤贫人群最后的庇护者,政府的失职是其中最大的祸因。故而,面对悲剧当务之急是应全面检视相关救助机制,尽快弥补存在的管理漏洞,而不是本末倒置,以警告代替管理,将责任一推了事。从某种意义上讲,毕节此举不仅起不到警示人畜的作用,反倒是将当地政府冷血冷漠、推卸责任的不堪嘴脸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前。
  
  不过,愤懑之余,笔者更担心的是,此举是否意味着当地已开始着手“清除”流浪儿童闷死于垃圾箱事件留下的痕迹?下一步,那些因此而受到“牵连”的官员们会否一个个悄然复出,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了?毕竟,当时对他们的处理就只是“免职”、“停职”,无一是被撤职的。既然犯下“公考改分”这等严重错误的何金寿局长都复出了,咱们毕节这些仅仅负有“间接领导责任”的官员岂有不“东山再起”的道理?
  
  倘若真是这样,那么等到一切“善后”工作全部完成就绪,这起曾经引发“舆论地震”的人间悲剧,岂不就算是彻底地被掷进了时间的废纸篓?毕节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老爷们又可以“酒照喝、马照跑、舞照跳”了。问题是,“闷死事件”真的那么容易翻篇吗,人的生命真的如鸟雀般“飞过无痕”吗,良知尚存的公众真的会如此健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都懂得“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何况是如此切近的悲剧。
  
  屈指算来,这两天已是毕节亡童的“五七”之日。该拿什么祭奠这些往生者,难道就是刷着警示标语的垃圾桶?又该怎样让冷漠、冷血、冷酷的官员记住“世界会依据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儿童而对它作出评判”这个朴素的道理?关于毕节事件的追问还在继续……
  
  文/王垚烽
发表于 2012-12-21 14: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27:}
     
发表于 2012-12-21 15: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09:}可怜的孩子,可怜的家长!
     
发表于 2012-12-22 14: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猪脑子想出来的,应该写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发表于 2012-12-22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这有啥好大惊小怪,楼主是没瞧过“严禁焚烧秸秆”之类的语录吧,唉,还是书念得少啊。
发表于 2012-12-22 14: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巧乃成书,无禁不为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31 12:18 , Processed in 0.1305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