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A 扇形建筑再现汉代江南民居风格 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新南京千日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首个完工的重点项目。8月10日项目开工,仅用了120天时间,一座朴实庄重的纪念馆便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梅花山东麓原寿星宫地块,整个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83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座扇形的环抱式建筑,主馆前方是一片半开放式广场,东吴大帝孙权雕像立于广场的中心位置。 整个纪念馆的建筑布局和形式,采用院落式组合方式和汉代——南朝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穿斗屋架,直坡屋面,屋脊起翘,黑色筒瓦,浅灰色外墙,外露框架饰以汉代通常使用的深栗褐色,突出了汉代建筑古朴雄浑的特点,体现出东吴建筑文化主题。 据介绍,此次孙权纪念馆改造建设,充分利用了地块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精心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的一些文化元素,如对寿星宫牌坊进行原址保存,原先位于寿星宫一侧的孙权故事画廊内的孙权历史故事浮雕,也被保留在展馆内。 在建材的选用上采用“钢木”材料,即柱、梁等受力构件采用钢结构形式,外包饰面的材料采用木结构。这种设计不仅使纪念馆在外观上具有传统建筑的风格,而且可实行工厂化生产,现场焊接拼装,从而有效缩短了工期。 建筑墙面则采用的是ALC 墙板环保新型建材,隔音效果好,吸水性强;屋顶的黑色筒瓦采用防锈铝瓦,具有重量轻、抗疲劳强度大、耐腐蚀的特点。 B 巨大沙盘再现赤壁之战场景 孙权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英雄少年、三国争雄、建都立业、魂系钟山,以图文、视频、场景组合的形式,再现了孙权的主要事迹以及孙权与三国、孙权与南京、孙权与钟山的历史画卷。 纪念馆序厅正面台阶上放置了一张吴大帝孙权议政时的桌案,左右是孙吴十位文臣武将张昭、周瑜、顾雍、鲁肃、吕蒙等人的绣像,序厅地面上雕刻的大事年表则列出了孙权于公元182年出生至公元252年去世71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汉末三国、吴大帝孙权在朝堂上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场景。 主题展厅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用电子小人书、影子戏等手段全新演绎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相亲”等历史典故,还可以通过电子屏、图片文字等了解孙权在南京兴修水利、推动农耕、发展学术、供奉佛教的历史。 在展示馆南侧的展厅内有一个数十平米的巨大沙盘模型,再现了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场景。游客站在一个仿古的船头,就可俯视整个战场,声光电手段的综合运用,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C 展馆播放3D电影《东吴大帝》 为增加参观趣味性,展厅中还设置触摸屏,安装了“草船借箭”、“华容道”等互动游戏。多媒体《南京建城史》,制作精良,气势恢宏,从追溯孙权“留霸业震古烁今”的史迹开始,全面展示了东吴建都建业以来南京城市的发展变迁,表现今日南京“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伟业。 在纪念馆内还能看到一部3D电影《东吴大帝》,该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片长15分钟,内容讲述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割据江东、建都南京、发展东南的历史业绩,场面大气磅礴,震撼视听。 同时,作为孙权纪念馆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红楼艺文苑也同步实施了景观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西侧围廊及部分园区基础设施的出新改造工作。据介绍,孙权纪念馆本身不设门票,但其处于明孝陵景区内,所以市民参观须先购买景区门票。 ■延伸阅读 孙权建都南京,奠定石城发展基础 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缔造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承父兄未竟事业,统领江东。先与刘备携手火烧曹操大军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后与曹氏结盟火烧刘备大军于猇亭(今湖北宜昌市猇亭镇),三分天下局面由此确立。 在位期间,孙权以建业为统治中心,大规模开发江南,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后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神凤元年(252)病逝,享年71岁,葬蒋山(今钟山),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吴大帝。 孙权实际统治江东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帝王。追溯南京近2500年的建城史,首次中兴当属东吴大帝孙权建都于此,史称建业,孙权也由此成为在南京定都建城的第一人。建安十六年(211),吴主孙权把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今南京),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被定为国都,成为南京城市史上的重要的转折。 孙权创建的建业城,不仅是当时东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为后世历代奠定了城市的基本格局。东吴以下,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等王朝相继在此建都,南京遂有“六朝古都”之誉;此后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均定都于此,故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可以讲,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基础,始于孙权。
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