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向阳花 于 2013-1-18 14:57 编辑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缘 隆冬时分,时光也变得闲散下来,恰遇双休日午后小憩,呆在自家阳台享受那一份冬日暖阳的时候,那喧嚣的环境仿佛离我久远,于是,端出家里富有情调的藤椅摆到阳台,铺上垫被,在这份幽雅安静的氛围中将浮躁的心灵沉淀下来。一小撮菊花,轻置于杯中,沸水冲泡,不一会儿,水面浮起春暖花开的色泽与芳香,心便随春色而暖。书,此时成了我的急需,仿佛你就是我今生的缘。俯拾手边之书,不由得思绪回到了久远泛黄的记忆中。 从小因家境贫困,难能有闲钱买书,小学班主任送我一本《数学附加题集》,我视若至宝,回到家一有空就一题一题奋战,心中总想: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深切期望,不过这也是我兴趣所致。每每攻克一道难题,心中那份愉悦无语言表,至今仍怀念那本题集,怀念我的老师。 渐渐长大了,进了丹师,有幸我作为班级的图书发行员,职务之便,每次图书总能先睹为快,各种类型的书我都翻阅一遍,特别喜欢上了《演讲与口才》,总认为自己笨嘴拙舌,必须得改变自己,为今后教师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几年中,《演讲与口才》几乎一期不落全部看过,时不时和同学交流也会幽默一下。 工作了,秉持一句“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在学生心目中,我们应当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传播者。而事实上,扪心自问,我怎敢自称自己为文化人?我距离文化人的要求太遥远了。但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就是当初无意识的读书使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什么教育理论书籍《给教师的建议》《今天怎样做教师》《不做教书匠》《细节决定成败》,和学生共读书籍《简爱》《环球八十天》《资治通鉴》,甚至诗集《女神》等,我都去读,家里、学校里、车里、书城,凡是闲下来,我都会去读一读,书本、杂志、网络下载的电子图书……走近一个又一个生命,阅历一段又一段岁月,感悟一份又一份心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有高山仰止、如沐春风的感觉,生动的实际事例,精辟的理论分析,我觉得找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的纽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让我看到了历史这面镜子,明白了人生不轻言放弃,但也要懂得知足;《女神》中郭沫若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的文学表达形式让我更知文学是情感与艺术的碰撞…… 文字飘香纸墨含情,用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收拾美好心情,读水墨泼洒的情怀释放,品妩媚古词浓浓的古风,我怅惋词人的婉约,慨叹诗人的悲怆。淡淡的情意,浅浅的伤怀,怀揣淡泊与宁静,笑看人间。所有的往事,都依附那些文字的连续和表白,遥远的记忆,渐渐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又越来越遥远。 日落西下,余晖跟随着斜阳默默地坠落,悄悄地寻找自己的归宿。我掩上手中的书,意识又一点一点回归到现实,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个人,一颗平和的心,就着往事,就着温暖的阳光,静静的享受生命的醇厚与芳香。 原来只要心情恰好,随处随时都是可以读书的。书,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