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9|回复: 5

面对丹阳的反击,武进人又坐不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8 00: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请看6月4 日的《武进日报》http://news.idoican.com.cn/wjrb/html/2009-06/04/content_36291558.htm
齐梁故里在常武
——齐梁文化研究成果综述之一

□ 池银合

  齐梁故里在常州武进(“古武进”关今“常州”什么事?),古今文献记载和实地考证,早有定论。近年来,少数学者提出“齐梁故里丹阳说”(少数是什么概念?学术研究是比人数多少的吗?!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呢),对古籍进行重新诠释,并以一些地方志书中的记述矛盾作立论依据,将历史上的南兰陵县由武进县改为今丹阳市,把齐梁萧氏祖居地由“武进县之东城里”改为“今镇江丹阳市东城村”(故意混淆古今地名概念),把齐梁开国皇帝萧道成、萧衍由南兰陵人即江苏武进人改为江苏丹阳人。这一纷争的焦点集中在齐梁皇室萧氏祖居地、南兰陵治所和齐梁两代皇帝籍贯上。

  南兰陵治所在何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史为乐在《对南兰陵治所的探索》一文中指出,从里距来看,地处“丹阳县东五十里”的武进县,应该就在今常州西北的万绥一带。而作为萧齐郊祭之所的青城,即今万绥东南、常州市西北的青城,就方位而言,这是证据确凿的(其实“青城”根本不属于南兰陵而属于南莒县,说青城是“萧齐郊祭之所”更是贻笑大方)。正史所载丹阳城东五十里的南兰陵(东城里)与丹阳城东二十里(或二十余里)的东城村绝不可能是同一个地方,依此看来,南兰陵故城故址,不可能在荆林乡三城巷一带(仅凭《元和郡县志》一书的记载就能论定“南兰陵”的具体位置了吗?同样是该书还说“新丰湖”在丹阳东北三十里,其实是在偏西北二十五里!再说比《元和郡县志》更早更权威的《舆地志》中明确记载兰陵故城故址在金牛山-丹阳经山西南[万绥可在金牛山东南呀],从陵口沿萧塘河北上可以直达兰陵城[到万绥需要沿萧塘河走吗?],这不正是丹阳东城村的位置吗?!)。清《镇江志》或《丹阳县志》与宋常州《咸淳毗陵志》、明清《武进阳湖合志》对梁武帝旧第记载截然不同。地方志书的记载一般对当地当代史事的记载较为准确,而追记往古的事往往靠不住。在各种地方志的记载有不同时,还是要以正史记载为准。(正史《梁书》《南史》记载就是丹阳的“东城里”啊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王文楚教授在《南兰陵郡与兰陵县》一文中也指出,兰陵世家士族萧氏南渡江南寓居于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东晋大兴元年(318年)侨置南兰陵郡,治兰陵县,并加以南名,以区别于北方的兰陵郡。侨南兰陵郡,治兰陵县,即在今常州市西北的万绥。(常州的西北就只有万绥吗?丹阳的东北难道不在常州的西北吗?)

  上海辞书出版社资深编审薛国屏在《让历史说话——兰陵辨析》一文中从《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四部全国最有影响的地名工具书为依据分析指出,东晋侨置的兰陵县治,基本一致,治所在今常州市新北区西北万绥。(老调重弹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则认为:萧道成、萧衍作为齐与梁的开国皇帝,原先祖上在山东兰陵,后来祖上(萧整)在“永嘉之乱”后迁到南兰陵即武进县,也就是今天的常州市,加以“南”名,称为“南兰陵人”。从此,常州成为萧齐、萧梁的子孙移往我国南方各地的出发点。史书记载,最初即说齐梁始迁祖居武进东城里,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兰陵就是武进,武进就是常州。 (逻辑混乱!从地域上看,兰陵即古武进,而古武进除小部分属丹徒外,大部分属曲阿(丹阳),根本没有丝毫属于晋陵县(常州、阳湖)的地块!隋朝时期,古武进(兰陵)全部并回曲阿,虽然唐以后又在古武进(兰陵)的一小块角落复置今武进,但古武进的绝大部分已经留在了丹阳,今武进的地域已经是绝大部分属于古晋陵县所属地块了(这从武进所属乡镇距离常州-晋陵县城的距离及与丹徒县毫不接壤可以看出)!

  齐梁两代皇帝乡关何处

  常州工学院储佩成教授《南兰陵桑梓本乡 武进王业所基——齐梁故里考》一文,通过对大量古今文献资料的阅读、研究、分析,通过田野实地调查,在广泛听取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方志与谱牒专家、萧氏宗亲和知情民众意见的基础上,以正史记载为主,结合齐梁诏书,方志印证,《中国通史》、《辞海》等书籍诠释,考证古今著作、诗文佐证,寺院、祠堂碑记或墓志、民间故事传说、山川地名源流、萧氏后裔访谈,立体论证了万绥东城里就是南兰陵萧氏始迁祖居住之地。(以今论古,以现在证明古代?

  重庆《科学》杂志编审萧仲洋在《齐梁故里考》一文中指出,所谓“齐梁故里”系指齐梁皇室的原籍所在地。关于此一问题,《南齐书·高帝上》首段有一清楚的叙述,“中朝乱(永嘉之乱),(何二十世孙)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郡)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只是郡加,县不加),于是为南兰陵(郡)兰陵(县)人也。”他还据商务印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中关于万绥有如下叙述:“晋为武进县治。为萧道成出生地,故名万岁镇。明末清初名阜通镇。1912年后改名万税镇,又名万绥。为万绥乡人民政府驻地。”他认为至东晋、南朝时的武进县及其改名后的兰陵县为今常州市区的西北部和丹阳市的东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县治则为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所在地。(没有任何新意,只是终于也承认兰陵县包括丹阳的东北部

  中华萧氏宗亲总会秘书长萧风在《萧氏家族和齐梁故里的交往》一文中也指出,齐梁故里是萧道成公和萧衍公的祖籍地。实际上就是指江苏省常州市孟河镇万绥这个地方,其名称多次更换,但地点未变。最早在史书上出现叫“阜通镇”,后来改称“东城里”(看原来说亦名“东城”,现在干脆牵强附会为“东城里”了,变色龙啊),即阜通镇的别称。以后,从东晋到清代,分别更换为“兰陵”或“南兰陵”、“万岁”、“万税”、“万绥”等。而“万绥”一直沿用至今。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原处长张尚金在《浅论武进县(今常州西北)为齐梁故里》一文中明确提出:“齐梁故里”即齐梁两朝、萧氏15位皇帝的故乡,也是他们的籍贯或出生地。“齐梁故里”的地域有大中小的范围:大范围是属毗陵郡、晋陵郡、兰陵郡;(明明是南徐州南东海郡南兰陵郡却说是什么毗陵郡晋陵郡)中范围为武进县、兰陵县;小范围是武进县东城里。

  江苏省常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薛锋在《论齐梁故里属地及争议辨析》一文中,通过引证古今文献记载,考察常武西北地区众多齐梁遗存,对齐梁故里争论中的若干问题逐一进行辨析,论证了历史上的(南)兰陵县就是武进县,齐梁萧氏祖居地在“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这里的晋陵可绝对不是现在的常州,而是现在的镇江),即今江苏常州市西北的万绥,齐梁萧氏为南兰陵人,即今江苏常州武进人,齐梁故里在常州武进。(混乱逻辑已经驳斥

  历史遗存引人入胜

  南京出版社编审卢海鸣《齐梁帝王陵墓石刻的价值和成就》一文,对现存的齐梁帝王陵墓神道石刻的种类和现状、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及艺术成就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他认为齐梁陵墓石刻上承汉代石刻艺术传统,并吸收了北方和海外的艺术营养,拓宽创作题材,丰富传统技法,在造型设计、雕刻技法等方面,达到了新境界,实现了继汉开唐的历史性转变,并对后来唐宋时代的石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全部说的正是“丹阳”而非“常武”啊

  常州市孟河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郭重威在《齐梁文化、齐梁故里乡土调查的报告》一文中,对齐梁时代留在故里的遗址、遗迹,齐梁时代留在故里民间的各种传说和故事,当代和现代萧氏家族在南兰陵的分布和萧氏宗祠等做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汇总。

  常州市武进区图书馆的谢达茂在《“齐梁故里”万绥地名考》一文中对至今已有2000余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万绥地名,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先后使用过“七里井”、“阜通”、“武进故城”、“东城、东城里”(这是牵强上去的)、“兰陵城、南兰陵镇”(从来没有历史记载的事情)、“万岁镇”、“万税”、“万绥”等分别在国史、古籍、地方史志、国家权威辞书、词典中的记载,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遗存史迹佐证,进行了逐一考证。(典型的望文生义

  常州市洪亮吉纪念馆馆长邵玉健在《南朝萧氏皇族陵墓释疑》一文中,对南北朝时期,武进县境内形成的萧齐、萧梁两朝皇陵区10多座墓主人身份进行逐一梳理考证。----(又在继续睁眼说瞎话,并且瞎话越说越离谱不脸红,竟然说武进境内有皇陵区,有皇陵10多座?!面对丹阳拥有几乎所有齐梁皇陵的确凿历史事实,他们无法接受不堪忍受,仍然拼命想在现常武的辖区内绞尽脑汁无中生有拼凑古迹!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6-13 15: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0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仅凭《元和郡县志》一书的记载就能论定“南兰陵”的具体位置了吗?
       同样是该书还说“新丰湖”在丹阳东北三十里,其实是在偏西北二十五里(今丹徒辛丰)!
       再说比《元和郡县志》更早更权威的《舆地志》中明确记载兰陵故城故址在金牛山-丹阳经山西南(万绥可在金牛山东南呀),从陵口沿萧塘河北上可以直达兰陵城(到万绥需要沿萧塘河走吗?),这不正是丹阳东城村的位置吗?!!---顾野王《地志》载:“泰安陵、景安陵、兴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其中邱埭西,为齐梁二代陵。陵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夹道,茔户守之。四时公卿行陵,自方山下乘舴艋,经此入兰陵,升安车以至陵所,旧迹犹在。”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2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顾野王519581),梁时吴郡人,生活在梁、陈两朝,陈时“掌国史,知梁史事”,他所编撰的《地志》应是当时人说当时话,可信。

地志》载:“泰安陵、景安陵、兴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其中邱埭西,为齐梁二代陵。陵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夹道,茔户守之。四时公卿行陵,自方山下乘舴艋,经此入兰陵,升安车以至陵所,旧迹犹在。”似乎应该断句为:“泰安陵、景安陵、兴安陵,在故兰陵东北金牛山。其中邱埭西,为齐梁二代陵陵口,有大石麒麟、辟邪夹道,茔户守之。四时公卿行陵,自方山下乘舴艋,经此入兰陵,升安车以至陵所,旧迹犹在。”
注解:1、其中的“兴安陵”疑是“休安陵”之误,因“兴安陵”不在金牛山而在“东城里山”,而“休安陵”则是著名的金牛山三皇陵之一。
2、“故兰陵东北金牛山一句中古兰陵可以理解为兰陵故城,因陈朝时兰陵县还存在,由此看来兰陵县城似乎不止一处,东城村一带则是较早时期的兰陵县城。

3、“中邱埭”为古代江南运河上的水坝,在今丹阳陵口镇东,据元代《至顺镇江志》记载“中邱埭在丹陽縣東二十四里 【 輿地志埭西有齊梁二代陵口】”。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6-8 21: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21: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如果还是停留在所谓保护的层面上,不加紧开发挖掘那些已经湮灭或消失的齐梁文化,那肯定会一直被常州方面甩在后面被动应付挨打的!
东城村一带不能再随意搞建设了!要尽快统一规划、挖掘深层次齐梁文化!
齐梁镇(齐梁文化特区)、齐梁湖(兰陵湖)规划建设要及时跟上!起点要高,举全市之力打造丹阳第一个4A/5A级景区!!也可吸引本地民资及外来投资建设景区!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5: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6月13日,常州日报转载武进日报文章,又拿齐梁文化对常武地方文化的影响说事,文中委婉地强调“常州是齐梁故里”!
齐梁文化对常武地方文化的影响
时间:2009-06-13 【来源:武进日报 池银合】
  齐梁文化是常州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从此齐梁文化的遗传因子在常州地域上经历了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到了清代常州地域上又重现了一个文人学者辈出、学派林立的文化高峰。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基因的渊源在一个地方的传承,犹如人类的DNA在血脉中得以代代相传。

  上海社会科学院叶舟博士在《清代常州士人眼中的齐梁文化》一文中,借研究清代常州学者眼中的齐梁,一方面可以给齐梁文化的研究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可以为研究清代常州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中的内在脉络提供一些线索。他在文中说到,元代《常州路儒学兴造记》称:“齐梁之际,以是为陵邑,将相大族,占籍并居,名世之士,累累有焉。”元末明初的谢应芳《龟巢稿》中写道:“齐梁故里迷榛棘,登高望远散离忧。”毗陵七子之一的赵怀玉在其《云溪乐府》自序中也称:“延陵在周属吴,秦属会稽郡,齐梁以后,人物辈起,帝王名臣,吏治儒林,忠义孝友,节烈高行,卓卓可纪,称极盛焉。” 从以上引文可知,人们对齐梁在常州历史上重要地位的认同。清代诗人查慎行在称赞常州诗学昌盛的时候,也用“诗脉今属南兰陵”来形容。用“南兰陵”这样一个与齐梁文化密切相关的名词来指代常州,一方面是暗示常州齐梁故里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常州与齐梁诗学的历史渊源。
苏州大学杨旭辉教授在《齐梁文化的基因特质与明清常州文化之繁荣》一文中,在文献调研和资料整合的基础上,对照齐梁和明清时期常州文化的发展,梳理出两者之间深厚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基因的渊源关系,发掘出“务博”、“务通”这一极具生命张力的文化基因特质,进而详细论述了“博通”基因特质的内涵。他认为,纵观2000多年来常州府的文化发生、发展、繁荣历程,形成了齐梁时期和明清两朝的高峰。江左齐梁,常州一府的文化滋养尤为丰厚,特别是齐梁萧氏家族在政坛、文坛上的活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学术、文化集群,积渐而成毗陵一郡久盛不衰的人文传统。齐梁文化的法乳滋养在唐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表现得十分抢眼,就连欧阳修和宋祁在编修《新唐书》时,竟情不自禁地作赞语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作为常州本土的后来者,面对乡邦悠久的历史、繁荣发达的文化,自然都会像赵怀玉一样油然而生强烈的自豪感,形诸文字则盈溢着对家乡的深切挚爱:“延陵在周为吴,秦属会稽郡,齐梁以后,人物辈起,帝王、名臣、吏治、儒林、忠义、孝友、节烈、高行卓卓可纪,称极盛焉。然则延陵虽百里地,实于东南百城中为望郡也。”作为清代常州学术文化的代表人物,赵怀玉的这段话表达了朴素的乡曲之情,在一定程度上追溯了清代常州人文风气蔚然盛况的历史渊源,其中蕴涵了赵怀玉对齐梁文化基因遗传和发展变迁的历史省视和总结。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纪玲妹博士在《论齐梁萧氏文学的“新变”特征》一文中,也谈到了萧氏一族“新变”的文学理论与创作,有利于促进后代诗歌的发展,对常州诗歌发展的影响尤其深远,直至清代,文人们也肯定齐梁遗风对常州的影响。如“毗陵四家”之一的董以宁曾云:“念吾兰陵之地,接南徐,距北府,而城东则梁皇之故居也。其在当日无论已迄今数千年来,类多以文章自命为不朽盛事者,是萧梁遗风继此犹将未歇也。”清代常州的毗陵诗派,重创新是其诗歌理论中很明显的特点。“毗陵六逸”之一的董大伦有“诗句新于乍放花”,赵翼提倡“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洪亮吉作诗力求道“前人所未道”。重创新的特点在清代中叶复古模拟成风的时代风气中,堪称目光独特,标新立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齐梁诗风的影响。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臧秀娟在《论齐梁骈文对清代常州骈文兴盛的影响》一文中,从常州骈文的传承脉络视角来分析齐梁文化的传承情况,她认为:南朝齐梁时代是中国骈体文发展到极致的阶段,名家辈出,对后代骈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清乾嘉时期常州骈文臻于鼎盛,齐梁骈文对该地区的影响乃是重要因素之一,清代常州骈文是在齐梁骈文的基础上的承传和出新。

  常州市文管会朱达明的《阳湖文派对于齐梁文学的认同》一文,也从阳湖文派对齐梁文学家的认同,对骈文的肯定和认同,对齐梁文学在文论和创作上的认同,对在语言美上的认同,对齐梁文学在文统观方面的共鸣和认同等方面分析了齐梁文学与阳湖文派之间的传承关系。

------要说大的文化影响,齐梁文化对整个中国的文化都是有重大影响的呀!没有看出齐梁文化与阳湖文化有丝毫关系,有的只是攀龙附凤、牵强附会和乱点鸳鸯谱!
------齐梁文化最大的遗产地是丹阳!从天禄、麒麟、竹林七贤图、梁皇升天图到唐代丹阳诗人辈出!

[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09-6-13 15:52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4 1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victory: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5 16:08 , Processed in 0.0674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